“十大工程”主要内容

时间:2022-08-07 12:10: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大工程”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

“十大工程”主要内容

 

 附件一 “十大工程” 主要内容 一、 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到 2015 年, 关键新合金品种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高端铝合金材 30 万吨、 高端钛合金材 2 万吨、 高强镁合金压铸及型材和板材 15 万吨的生产能力, 基本满足大飞机、 轨道交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需求。

 主要内 容:

 组织开发汽车用 6000 系铝合金板材, 实现厚度0. 7-2. 0mm、 宽幅 1600-2300mm 汽车铝合金板的产业化; 加快完善高速列车用宽度大于 800mm、 直径大于 250mm、 长度大于 30m的大型铝型材工艺技术, 促进液化天然气储运用铝合金板材等重点产品产业化; 积极开发航空航天用 2000 系、 7000 系、 6000 系、铝锂合金等超高强 80-200mm 铝合金中厚板及型材制品, 复杂锻件及模锻件。

 开发高强高韧、 耐蚀新型钛合金和冷床炉熔炼、 型材挤压技术, 推进高性能Φ300mm 以上钛合金大规格棒材, 厚度4-100mm、 宽度 2500mm 热轧钛合金中厚板, 厚度 0. 4-1. 0mm、 宽幅 1500mm 冷轧钛薄板, 大卷重( 单重 3 吨以上)

 钛带等产品产业化。

 推进低成本 AZ、 AM 系列镁合金压铸, 低成本 AZ 系列镁合金挤压型材和板材产业化, 开展镁合金轮毂、 大截面型材、 宽幅1500mm 以上板材、 高性能铸锻件等应用示范。

 二、 高性能钢铁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到 2015 年, 形成年产高品质钢 800 万吨的生产能力, 基本满足核电、 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船舶及海洋

 工程、 汽车、 电力等行业对高性能钢材的需要。

 主要内 容:

 组织开发具有高强、 耐蚀、 延寿等综合性能好的高品质钢材。

 重点推进核电压力容器大锻件 508-3 系列、 蒸汽发生器 690 传热管、 AP1000 整体锻造主管道 316LN 等关键钢种的研发生产, 实现核电钢成套供应能力。

 提升超超临界锅炉大口 径厚壁无缝管生产水平, 形成年产 50 万吨生产能力。

 加快开发船用特种耐蚀钢和耐蚀钢管, 分别形成年产 100 万吨和 10 万吨生产能力。

 开发高速铁路车轮、 车轴、 轴承等关键钢材, 形成年产5 万套生产能力。

 开发长寿命齿轮钢、 螺栓钢、 磨具钢、 弹簧钢、轴承钢和高速钢等基础零件用钢, 形成年产 300 万吨生产能力。开展 DPT、 TRIP、 热成形、 第三代汽车钢、 TWIP 等高强汽车板生产和应用示范, 形成年产 300 万吨生产能力。

 大力实施非晶带材、高磁感取向硅钢等应用示范。

 三、 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力争到 2015 年, 高性能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生产技术迈上新台阶, 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推广应用达到 70%以上。

 主要内 容:

 组织开发高磁能积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等产品生产工艺, 推进高矫顽力、 耐高温钕铁硼磁体及钐钴磁体, 各向同性钐铁氮粘结磁粉及磁体产业化, 新增永磁材料产能 2 万吨/年。加快开发电动车用高容量、 高稳定性新型储氢合金, 新增储氢合金粉产能 1. 5 万吨/年。

 推进三基色荧光粉, 3D 显示短余辉荧光粉, 白光 LED 荧光粉产业化, 新增发光材料产能 0. 5 万吨/年。

 加快高档稀土抛光粉、 石油裂化催化材料、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材料产业化, 新增抛光粉产能 0. 5 万吨/年、 催化剂材料 0. 5 万吨/年。

 组织开发硬质合金涂层材料、 功能梯度硬质合金和高性能钨钼材料, 新增高性能硬质合金产能 5000 吨/年、 钨钼大型制件4000 吨/年、 钨钼板带材能 3000 吨/年。

 推进原子能级锆管、 银铟镉控制棒材产业化, 形成锆管产能 1000 吨/年。

 四、 碳纤维低成本化与高端创新示范工程 工程目 标:

 到 2015 年, 碳纤维产能达到 1. 2 万吨, 基本满足航空航天、 风力发电、 运输装备等需求。

 主要内 容:

 组织开发聚丙烯腈基( PAN)

 的原丝产业化生产技术, 突破预氧化炉、 高低温碳化炉、 恒张力收丝机、 高温石墨化炉等关键装备制约, 开发专用纺丝油剂和碳纤维上浆剂。

 围绕聚丙烯腈基( PAN)

 碳纤维及其配套原丝开展技术改造, 提高现有纤维的产业化水平, 实现 GQ3522 型( 拉伸强度 3500-4500GPa,拉伸模量 220-260GPa)

 千吨级装备的稳定运转, 降低生产成本。加强 GQ4522( 拉伸强度≥ 4500GPa, 拉伸模量 220-260GPa)、QZ5526( 拉伸强度≥ 5500GPa, 拉伸模量≥ 260GPa)

 等系列品种技术攻关, 实现产业化。

 开展大功率风机叶片、 电力传输、 深井采油、 建筑工程、 交通运输等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示范。

 五、 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到 2015 年, 实现水处理用膜、 动力电池隔膜、氯碱离子膜、 光学聚酯膜等自 主化, 提高自 给率, 满足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主要内 容:

 积极开发反渗透、 纳滤、 超滤和微滤等各类膜材料和卷式膜、 帘式膜、 管式膜、 平板膜等膜组件和膜组器, 满足水处理需求。

 提高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生产工艺水平, 组织开发动力电池用 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配套含氟磺酸、 含氟羧酸树脂, 实现产业化。

 建成氯碱全氟离子交换膜 50 万平方米/年、动力电池用全氟离子交换膜 20 万平方米/年、 及其配套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羧酸树脂, 加快发展聚氟乙烯( PVF)

 太阳能电池用膜。

 六、 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先进储能材料、 光伏材料产业化取得突破, 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需求。

 主要内 容:

 组织开发高效率、 大容量( ≥ 150mAh/g)、 长寿命( 大于 2000 次)、 安全性能高的磷酸盐系、 镍钴锰三元系、 锰酸盐系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新增正极材料产能 4. 5 万吨/年,推进石墨和钛酸盐类负极材料产业化, 新增负极材料产能 2 万吨/年, 加快隔膜和电解液的开发, 积极开发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材料, 着力实现自 主化。

 开发高转化效率、 低成本光伏电池多晶硅材料产业化技术, 研发新型薄膜电池材料。

 加快推进超白TCO 导电玻璃等关键产品产业化, 形成产能 5000 万平米/年。

 积极发展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推动太阳能光热利用。

 开展大容量钠硫城网大储能电池研究, 完成大功率充放电, 电池寿命 10 年以上, 实现 10MW 示范电站并网。

 七、 新型节能环保建材示范应用 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到 2015 年, 高强度钢筋使用比例达到 80%, 建筑节能玻璃比例达到 50%, 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到 80%, 加快实现建筑材料换代升级。

 主要内 容:

 组织推广 400MPa 以上高强度钢筋、 高效阻燃安全保温隔热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 超薄型陶瓷板( 砖)、 无机改性塑料、 木塑等复合材料、 Low-E 中空/真空玻璃、 涂膜玻璃、智能玻璃等建筑节能玻璃。

 提高建筑材料抗震防火和隔音隔热性能, 加快绿色建材产业发展, 扩大应用范围, 推动传统建材向新型节能环保建材跨越。

 八、 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提高相关配套材料的国产率, 获取原创性成果,抢占战略制高点, 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主要内 容:

 着力突破大尺寸硅单晶抛光片、 外延片等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瓶颈; 大力发展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及石墨和碳素系列保温材料, 推动以碳化硅单晶和氮化镓单晶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进程; 积极发展 4 英寸以上蓝宝石片、 大尺寸玻璃基板、 电极浆料、 靶材、 荧光粉、 混合液晶材料等平板显示用材; 促进碲镉汞外延薄膜材料、 碲锌镉基片材料、 红外及紫外光学透波材料、 高功率激光晶体材料等传感探测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提提升; 突破超薄软磁非晶带材工程化制备技术, 加快高频覆铜板材料、 光纤预制棒、 特种光纤、 通信级塑料光纤、高性能磁性材料、 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材料等新型元器件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步伐。

 推动材料标准化、 器件化、 组件化, 提高产业

 配套能力。

 九、 生物医用 材料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生物医用材料自 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

 主要内 容:

 大力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陶瓷、 医用金属及合金等医用级材料及其制品, 满足人工器官、 血管支架和体内植入物等产品应用需求。

 推动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 临床医学等领域融合发展, 降低研发风险和生产成本, 提高产业规模。

 十、 新材料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工程 工程目 标:

 提升新材料产业主要环节自 主创新能力。

 主要内 容:

 进一步加大关键实验仪器、 研发设备、 控制系统的投入力度, 建设一批具有较大规模、 多学科融合的高层次新材料研发中心, 重点开展材料的组份设计、 模拟仿真、 原料制备等基础研究, 研发推广材料延寿、 绿色制备、 纳米改性、 材料低成本和循环利用等共性技术, 开发氧氮分析仪、 高温测试仪、 超声检测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专用设备。

 在重点新材料领域, 建立和完善 30 个新材料研究开发、 分析测试、 检验检测、 信息服务、推广应用等专业服务平台, 推动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设计规范制订, 促进新材料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推荐访问:“十大工程”主要内容 十大 主要内容 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