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9篇)

时间:2023-05-01 19:55: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试卷代号:395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开卷)

  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00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与列宁主义的高度一致。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做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是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一、坚持马列主义

  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毛泽东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

  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三、建立统一战线

  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

  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四、实行人民民主专制制度

  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五、三大法宝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三)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

  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篇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议上,毛泽东回顾大革命失败和在革命低潮中奋起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说:“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当中,党员的最高数字不超过六万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这是一大经验。被人家打了一枪,发了气,再干,干得很好。”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政策和白色恐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怕杀头、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踏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历经艰难曲折,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地开展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大好局面。但受“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影响,中国革命又遭受严重挫折。这一时期,党积累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历程③永新三湾村对秋收起义余部进行改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支部建在连上”,有效解决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问题。从此,部队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岳麓讲坛首创“支部建在连上”,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1926年我们党就提出“一切工作归支部”的要求,但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部队中党的组织是支部建在团上,没能扎根基层,难以形成战斗力。为改变这种状况,1927年九十月间,毛泽东在江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创举与经验教训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党指挥枪的原则由此奠基。在艰险环境中开展工作,对党的支部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928年10月,中央提出“支部是党的政治达到群众的枢纽,支部生活是无产阶级党的基础”的重要论断,强调:“党员没有支部生活,党即永远没有基础。”同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告全体同志书》明确提出“健全支部生活”的要求,强调:“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无论是一工厂、一学校、一军营、一农村、一街道,范围虽小,都有他的不同的政治环境与工作的方法,要能把党的政策正确的运用,首先要了解一切实际的情形。这是每个支部的任务,每个同志的任务。必须能充分执行这些任务,然后支部才能成为群众的核心,每个同志都成为群众的领导者。”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针对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议要政治化实际化”“每个同志都政治化实际化”的要求,明确支部会议“第一是解决问题”“第二是教育同志”。这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强化政治功能、健全支部生活为重点,注重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遵循。47穆兆勇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岳麓讲坛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重大命题。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总结了创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是从加强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同时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为此,决议规定红军中必须健全加强红军政治工作,并对红军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的地位作出规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由此定型。出了“大熔炉”的思想,强调“应该使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又提主权利。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他发出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号召,要求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等各方面关心群众生活,担负起“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的重改善群众生活这两大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采取发展农业生产和教育文化事业、实行男女平等、破除封建陋习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发展。为加强政权机关的廉政建设,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先后惩办了谢步升等一批贪污腐化分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山歌,唱出了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各级党的组织,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许多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村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在党和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的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指明了方向。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任。为此,我们党把组织革命战争、48思想政治建设入手,通过思想教育,从政治上建军,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农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从而确立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严格执行纪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纠正极端民主化、各种非组织的观点和倾向。二是明确党的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起党的政治任务,着重从政治上提出了纠正组织松懈、怎样使党员到会有兴趣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三是第一次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强调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四是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服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出了重大贡献。一是要“在组织上,把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在局部执政的尝试中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初心使命1931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这苦群众的国家”,是党在极端残酷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治国理政的伟大尝试。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党领导制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兴国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任务和要求,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兵士劳“左”倾错误对党的政治建设的严重破坏及其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统治达4年之久,导致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依据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定并颁布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纲,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例,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运动,召开了两次全国代表大会,使苏区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劳苦群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明确了红军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任务,组织了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选举条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深入总结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走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这倾教条主义错误的要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地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绝对化,一切照抄本本,导致在中国革命性质、阶级关系、革命形势的判断和革命发展道路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都严重脱离了中国革命实际,犯了严重错误。在组织上,为推行其错误路线,“左”倾领导人大搞宗派主义、过火的党内斗争,推行严重扩大化的肃反斗争和组织上的惩办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坚持原则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大批干部战士或遭到杀害或受到诬陷、被错误批判和打击,严重践踏集体领导原则,极大削弱了党的力量。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必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开展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在同“左”倾错误作斗争并深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是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和关门主义,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使党在全民族抗战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作,深刻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着重揭露和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科学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极大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为党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保证。向复兴、再到遭遇严重挫折的教训,系统批判和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岳麓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讲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坛题,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坚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同分裂党的活动作斗争,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中心任务。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罗章龙等以反对四中全会为名义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31年1月被开除出党。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领导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大大膨胀。他先是阳奉阴违,口头上表示同意中央关于北上的战略方针,后又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最公然另立“中央”。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政治方向和错误指挥,南下红军遭受严重失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大局为重,一直没有放弃争取张国焘的努力,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严肃的党内斗争和多方的教育挽救,取得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使党和红军避免了一场灾难,有力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全党的团结统一,积累了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政治建(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就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指明了“左”主动权。毛泽东先后发表一系列著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与党的政治建设成就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党内错误思想,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胜利实现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可以说,一部惊天动地的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防范政治风险,从而赢得战略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是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党内矛盾充分讨论和严肃批评,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49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后一意孤行、利令智昏,坚持南下,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动、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历史。和问题的成功范例。经过激烈争论、设的宝贵经验。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的是

  A.张作霖B.冯玉祥C.张学良D.冯国璋

  2.经过新老军阀的系列混战,近代中国再度在形式上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是在。

  A.1927年7.15政变B.宁汉合流C.9.18事变D.东北易帜

  3.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喊出一句著名的口号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兵民是胜利之本D.没收一切土地

  5.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6.中共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确定的方针是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7.国民革命失败后,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8.1927年9月爆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

  A.周恩来B.毛泽东C.彭德怀D.邓小平

  9.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辟的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A.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湘鄂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鄂豫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左右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1.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D.《中国土地法大纲》

  13.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是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D王明“新投降主义”

  14.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开始实施战略大转移的万里长征是在

  A.1934年1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月D.1935年10月

  15.标志着毛泽东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的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六大”D.七大

  16.在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张国焘D.王稼祥

  17.1931年11月,在“国际路线”的旗号下召开的批评和指责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赣南会议D.遵义会议

  18.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思想和作风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政治和组织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D.《井冈山的斗争》

  2.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会议避免了“左”的错误

  C.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有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D.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政策的正确

  4.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著名起义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6.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有

  A.徐特立B.郭沫若C.贺龙D.彭德怀

  7.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

  8.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统一战线D.农村根据地建设

  9.在1930年到1931年的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领导红军采取的有效军事战术是

  A.诱敌深入B.避敌主力、打其虚弱C.消极防御D.全面出击、步步为营

  10.在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是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D.消灭地主阶级

  11.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先后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包括

  A.“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冒险主义C.“左”倾经验主义D.“左”倾教条主义

  12.1933年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后,在江西遭受到严厉批判的是

  A.邓小平B.毛泽覃C.谢唯俊D.古

  柏

  13.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全权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新三人团的成员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张闻天D.王稼祥

  14.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是

  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十五军团D.红四方面军

  三、简答题

  1.如何认识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2.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遵义会议有何重大意义和启示?

  四、论述题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中国共产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五、材料分析题

  下面是关于长征的一组材料: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肖华《长征组歌》

  “长征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美)里奥?胡柏曼?保罗?史威齐

  《伟大的道路?原出版者序言》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长征和长征精神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D;4.A;5.A;6.;C;7.A;8.B;9.A;10.A;11.A;12.B;13.C;14.B;15.B;16.A;17.C;18.C;

  二、多项选择题

  1.BD;2.ACD;3.ABCD;4.ABD;5.ABC;6.ABCD;7.AB;8.AB;9.AB;10.ABCD;11.ABD;12.ABCD;13.ABD;14.ABD;

  三、简答题

  1.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因此,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2.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答: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深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最主要的原因: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遵义会议有何重大意义和启示?

  答:第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二,遵义会议彻底改变了中共中央错误领导的行军路线,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第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会议,会议开的非常成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四、论述题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答:(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中国共产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答: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五、材料分析题:谈谈如何认识长征和长征精神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参加过长征的战士、我国的建国元勋以及外国记者对长征的认识以及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神勇,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

  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正是长征中保存下来的力量使革命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已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所谓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征胜利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篇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2020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作业终结性试卷二

  论述题: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形成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这是我们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好的“营养剂”。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参考答案一

  答: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加之党长期在农村发展,且处于战争环境之中,如果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就会组织松散、软弱涣散,不可能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不可能具备优良的作风,更不可能贏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革命胜利。这些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不断地结合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党的建设。

  参考答案二

  答: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1927-1937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土地法和宪法大纲。

  以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牺牲工农根本利益的方法来维持国共合作。1927年4月,在蒋介石反革命活动已经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反而和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听信“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等“谣言”,企图以此来拉住蒋介石。

  实际上是为蒋介石涂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蒋介石叛变后,他又吹捧汪精卫是国民党左派的“中心领袖”,更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结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问题上走向理论上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付出了血的代价。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本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党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理解还非常有限,因而还没有真正解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正是这种理论上的不成熟,使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并导致了党所参与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创造,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日益走向理论上的成熟。

  正是由于不断走向理论上的成熟,所以党能够不断排除和克服各种机会主义包括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带领人民坚定地走上了以农村包括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民主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完成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如果没有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理论上的成熟,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就不可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

篇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

  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

  评价: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

  第五章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

  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三、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一、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二、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三、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2、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二、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

  三、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28)

  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一、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

  三、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七章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P149)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篇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国开(中央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终结考试一[试卷一]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答: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加之党长期在农村发展,且处于战争环境之中,如果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就会组织松散、软弱涣散,不可能成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不可能具备优良的作风,更不可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革命胜利。这些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不断地结合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关键是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在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完成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的总政策,为全党的团结统一奠定政治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在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和路线中推进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大革命时期,处于幼年时期的党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因此党在这一阶段的紧要关头,没有能够巩固革命的胜利;党的组织虽然有过很大的发展,但是没有巩固;党的手里有了一批革命武装,但是没有掌握住。

  大革命失败后,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有了提高,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了农村游击战争,开辟了建立人民政权的道路。党创造了坚强的人民军队,逐渐掌握了战争的艺术。但在这一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仍主张“城市中心论”,特别是对统一战线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时,把中间势力当作最危险的敌人,把反对资本主义同反帝反封建相提并论,从而使我们党在革命战争的指导上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直接结果是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了以前两个阶段的经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党的组织已经从狭小的圈子里走了出来,变成了全国性的大党。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

  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篇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议上,1945毛泽东回顾大革命失败和在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革命低潮中奋起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说:“第一次大革命的七年当中,党员的最高数字不超过六万人。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这是一大经验。被人家打了一枪,发了气,再干,干得很好。”大革命失败后,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政策和白色恐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怕杀头、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踏上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历经艰难曲折,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造性地开展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大好局面。但受“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影响,中国革命又遭受严重挫折。这一时期,党积累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首创“支部建在连上”,加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作归支部”1926年我们党就提出的要求,但南昌起义和湘“一切工赣边界秋收起义时,部队中党的组织是支部建在团上,没能扎根基层,难以形成战斗力。为改变这种状况,1927年九十月间,毛泽东在江西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历程土③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穆兆政勇治建设的创举与经验教训永新三湾村对秋收起义余部进行改岳编,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支部建在麓连上”,有效解决了党对人民军队的讲绝对领导问题。从此,部队面貌焕坛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高。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是一个重要原因。”党指挥枪的原则由此奠基。在艰险环境中开展工作,对党的支部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928年10月,中央提出“支部是党的政治达到群众的枢纽,支部生活是无产阶级党的基础”的重要论断,强调:“党员没有支部生活,党即永远没有基础。”同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告47全体同志书》明确提出“健全支部生活”的要求,强调:“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无论是一工厂、一学校、一军营、一农村、一街道,范围虽小,都有他的不同的政治环境与工作的方法,要能把党的政策正确的运用,首先要了解一切实际的情形。这是每个支部的任务,每个同志的任务。必须能充分执行这些任务,然后支部才能成为群众的核心,每个同志都成为群众的领导者。”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针对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议要政治化实际化”“每个同志都政治化实际化”的要求,明确支部会议“第一是解决问题”“第二是教育同志”。这一系列规定和要求,以强化政治功能、健全支部生活为重点,注重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遵循。‘支部建在连上’

  岳麓讲坛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同时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为此,决议规定红军中必须健全主权利。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各级党的组织,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重大命题。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总结了创建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是从加强48思想政治建设入手,通过思想教育,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从而确立起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要“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严格执行纪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纠正极端民主化、各种非组织的观点和倾向。二是明确党的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起党的政治任务,着重从政治上提出了纠正组织松懈、怎样使党员到会有兴趣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三是第一次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任务和要求,强调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四是明确了红军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任务,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贯彻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服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加强红军政治工作,并对红军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的地位作出规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由此定型。出了“大熔炉”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的思想,强调“应该使又提党变为一个共产主义的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农村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在党和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的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把军队建设成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指明了方向。在局部执政的尝试中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1931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年11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这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兵士劳苦群众的国家”,是党在极端残酷激烈的战争环境中治国理政的伟大尝试。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党领导制定并颁布了自己的第一部宪法大纲,组织了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选举条例,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运动,召开了两次全国代表大会,使苏区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劳苦群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他发出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号召,要求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等各方面关心群众生活,担负起“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的重任。为此,我们党把组织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这两大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解决了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采取发展农业生产和教育文化事业、实行男女平等、破除封建陋习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发展。为加强政权机关的廉政建设,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央工农检察部,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先后惩办了谢步升等一批贪污腐化分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兴国山歌,唱出了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廉洁自律、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左”倾错误对党的政治建设的严重破坏及其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内连续发生了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内统治达4年之久,导致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依据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深入总结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走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这况”。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和关门主义,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使党在全民族抗战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向复兴、再到遭遇严重挫折的教训,系统批判和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岳麓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讲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坛题,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就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指明了“左”主动权。毛泽东先后发表一系列著倾教条主义错误的要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地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绝对化,一切照抄本本,导致在中国革命性质、阶级关系、革命形势的判断和革命发展道路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都严重脱离了中国革命实际,犯了严重错误。在组织上,为推行其错误路线,“左”倾领导人大搞宗派主义、过火的党内斗争,推行严重扩大化的肃反斗争和组织上的惩办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坚持原则的同志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使大批干部战士或遭到杀害或受到诬陷、被错误批判和打击,严重践踏集体领导原则,极大削弱了党的力量。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必须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开展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在同“左”倾错误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1930提出了年毛泽东在“没有调查,《反对本本主义》没有发言权”中的科学论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是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作,深刻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着重揭露和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科学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极大提高了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为党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保证。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与党的政治建设成就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年10月到1936年10月,我们党英雄气概,战胜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党内错误思想,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实现了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可以说,一部惊天动地的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定理想信念、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防范政治风险,从而赢得战略主动、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历史。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的,是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成功范例。经过激烈争论、充分讨论和严肃批评,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最重要的保证。坚定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同分裂党的活动作斗争,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中心任务。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罗章龙等以反对四中全会为名义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进行分裂党的活动,1931年1月被开除出党。红军长征途中,193549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领导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自恃枪多势众,个人野心大大膨胀。他先是阳奉阴违,口头上表示同意中央关于北上的战略方针,后又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最后一意孤行、利令智昏,坚持南下,公然另立“中央”。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政治方向和错误指挥,南下红军遭受严重失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大局为重,一直没有放弃争取张国焘的努力,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通过严肃的党内斗争和多方的教育挽救,取得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使党和红军避免了一场灾难,有力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和全党的团结统一,积累了开展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宝贵经验。(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篇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篇一:近代史纲要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

  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中编综述

  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第五章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其主要教训是什么?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

  经验是什么?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P128)

  6、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今天有何指导作用?(P149)

  论述题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

  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

  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地主阶级发起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也就是说,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其次,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进行之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再次,洋务企业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并无发言权,往往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徇私舞弊、贪污盗窃、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1、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

  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P63-68)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1)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2)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3)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篇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

  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党的十七大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在八十多年的历史上,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既是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武装工作搞好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了,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才有了根本的保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

  第二,理论武装全党首先是要武装党的领导干部。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历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远发展中,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为此,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专门创立了培训干部的中共中央党校、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

  第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达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为取得革命胜利

  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比做进京赶考,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马列著作,学习经济和城市管理,为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再次发动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五大部署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不仅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这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排除各种思想干扰、统一认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可以说,建党86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全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密不可分的。

  二、理论武装最重要的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最基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党员和干部。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

  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政治结论。党一成立,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作出结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立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叫做“有的放矢”。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脱离中国具体国情是死路一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抄照搬别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模式,同样不行。这就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经验和结论。因此,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而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过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武装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学会运用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实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所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武装的新任务就是学习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领导干部指导实践的理论指南。邓小平曾说:“现在,有些人发议论,往往只看现象,原因是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根底”,“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也曾经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现在我们在新形势下,全党仍然面临着学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项最迫切的任务。”所以,理论武装首要的是以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为重点,使他们能够站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教育。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前进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出发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以深刻把握世情、国情、民情、党情这“四情”为前提。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着力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各自工作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

  (三)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党校作

  为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干部到党校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注重发挥党校在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在这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党校教学应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主动地适应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要求。

  (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干部教育一定要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课的中心内容。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领导干部必备的各

  种知识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党的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着力实现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必备知识、开拓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等方面的干部培训要求,不断提高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建设学习型政党,指定干部必读书目,编写适合干部学习的教材,开展全党学习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组织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几代领导的原著原文,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我们党每次开展学习运动,都根据各时期的任务和干部特点、需要,按照“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适当指定一些必读书目,供领导干部学习使用。当前,要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根据理论学习需要,精选精编一两本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几代领导的原著原文选编,编写一套体现干部教育新要求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阐述的教材,形成充分体现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干部教育相适应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材体系。特别要尽快编写适合领导干部使用的科学发展观等教材。此外,还要及时组织编写适合干部使用的其他教材。当然一定要精选,少而精。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教育党员和人民,需要一大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骨干人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培养造就一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入研究、了解和熟悉中国情况的理论大家,战略重点是培养中青年理论家。建立

  适当的激励、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理论名家大家的作用,牢牢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领导干部的过程中,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从“五个高度”上下功夫:一是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纠正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二是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是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在内的软实力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四是要从改革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深化改革;五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前瞻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落实。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掌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的本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

  设各个方面。建议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几代领导关

  于发展问题的论述,供全党学习。

  篇三:近代史论述题

  (3)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

  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

  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

  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的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建设,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

  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

  了道路。

  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4.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

  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

  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

  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5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经验是什么?

  (1)从实力对比看,抗日战争使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2)从战略对比看,抗日战争使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中国虽弱,但很大,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兵源和物资补给充足,能长久坚持抗战。日本虽强,但很小,且是深入中国的广阔领土,使得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3)从战争性质看,抗日战争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得道多助,会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而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失道寡助。

  (4)从战争结果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经过14年抗战,以3500万人的伤亡和5000多亿美元的损失,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来抗战的最后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

  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有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三)

  试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答: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1)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二、《井冈山土地法》的缺陷主要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的土地,容易侵犯中农的利益;

  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而《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三、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即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了这个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中国人民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土地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194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四、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

  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五、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根据建国后新形势确定了土改的新政策,对待富农,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改运动的顺利完成和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从1950年冬起,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春,全国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新解放区土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并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农业合作化的三个步骤:我国在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人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在初级社的基础上,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推荐访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思想建设的 革命战争 思想建设 时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