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6篇

时间:2023-05-01 13:20:0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摘要】

  国家的富强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本文就目前在培养中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论述了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措施。

  【关键词】

  师范生;教学技能;改进措施

  一、提高师范生技能的重要性

  国家的富强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流的国家需要一流教育支撑,而要创造好一流的教育,必须把师范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教师.任何社会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对人的培养和教育,于是教师的职业被赋予了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要成为一名出色教师,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师范生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不负时代的期望?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善于在培养能力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言谈举止修养和情感智力;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培养自信、自立、友爱乐观、尊重他人和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等品格。面对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教师应经得起挫折和困难考验,应有良好的心理制约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善恶分辨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担起此重任,就必须提高教学技能。那什么是专业技能呢?专业技能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构成。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教学技能;组织指导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其中,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1]那什么是教学技能呢?教学技能是指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教案、教学板书、教学语言、教学技术等技能性的教学能力,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对

  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手段。[2]

  二、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

  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因此,教学技能的培养对师范生而言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师范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能否胜任本职工作。

  本人作为一名政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试讲训练和实习的具体实践中,我发现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理解不够

  在与同学的交谈中,我切身感受到很多师范生之所以选择教育类专业都是因为教师工作稳定,假期多,工作轻松,而不是真正的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不理解教师职业的涵义,只是从肤浅的层面去看待教师职业,而没有真正理解师范和教学的意义,认为教学很简单,只要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他们不了解中学生的教学规律、学生特点,从而导致心理准备不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抬不起头,有损教师的仪表;有的女生说话细声细气,却少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激情;有的面对调皮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能力差。殊不知,现在的教师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了。

  (二)

  教学准备不充分

  1、对教材研究不够

  很多师范生认为现在都是提倡新课改,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是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很多师范生都认为教师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多讲,不需要进行教材的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很少,很多插图,一看就会了,导致了对教材内容不熟悉,讲不深,讲不透,而且由于新课程改革删减了很多偏、难、繁的内容,相应地增加了很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总体上难度是下降了,可是很多师范生却难以描述到位,如同狗咬乌龟,不知从何谈起。

  2、不能把握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很多师范生拿起中学的教材如同狗咬乌龟无从下手,不知该写些什么,把握不住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学的教学要求不熟悉,没有把教材和教学大纲读通读透,导致不能掌握教学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重点、难点以及不同

  章节之间的联系,备课时总是讲一节备一节,没有把内容贯穿起来,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不会备课写教案

  很多同学备课写教案只是对着教材去写,视野不开阔,课外知识补充少,也没有参考其他内容,结果内容简单不充实,既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突破难点。而还有一些同学借鉴他人的优秀教案却不能领会这些教案的编写意图,结果好教案也成为差教案。另一方面,很多师范生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说,把课堂交给学生。要引导学生多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问题给学生,但很多师范生却误解了新课改的理念,认为多设问题给学生是顺应课改要求,导致了在备课时盲目的设问题,有些问题没有引导性甚至超过了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

  (三)、教学方法缺少创造力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很多师范生知识面太窄,不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对其所处的科技背景和教育背景了解甚少,没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的迁移能力差,不善于从那些具有创造性的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发现闪光点,从而导致了在教学方式上,不能把传统的“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中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四)

  把握不住教学过程

  1、教学时间控制不住

  很多师范生对教学时间的把握存在很大问题,准备的教学内容不是讲不完就是太少内容讲。因为很师范生在备教案时,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范围去估量学生的知识范围,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出发,总是认为某某内容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多讲,而不知,有些知识对教师自身来说是旧知识,而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知识,这就导致该备的内容没备,不该备的却备了很多或是觉得无内容可讲。

  2、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欠佳

  教学语言是现代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很多师范生不理解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其特定的职业内涵和要求,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教学语言如何把握并不清楚,在运用教学语言称述时不够简练、生动、准备性较差、语言罗嗦、习惯性口头语较多、提问语及演示语等欠准确。

  3、教态不自然

  很多师范生教态很不自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紧张而放不开,教学过程比较被动且缺少活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自信,一节课多数时间都是低头教学,表情单一,语速过快或者过慢,以至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学呆板而缺乏激情,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还有一类学生过于散漫,或不注意仪表,或双肘撑在讲台上,显得毫无修养。

  4、课堂管理能力较差

  课堂管理是教师给学生树立威信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大多数师范生的课堂管理能力较差,面对闹哄哄的课堂不知所措,或者想管而不敢管,甚至被学生“欺负”,或是台下一片倒,仍然在自演自说,完全没有管理者的意识。

  5、教学板书不规范书写水平差

  板书是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板书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知识点而且可以留下一部完整的听课记录利于复习考试。但现今师范生板书基本技能普遍薄弱。书写水平差主要表现在三笔字不过关,尤其是粉笔字,字体不规范,错别字出现,板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板面设计不合理,重点不突出,不能充分体现授课的中心和关键。

  6、教学应变能力缺乏

  在我实习期间,我发现很多实习生都很依赖于教案教参,理论和实践脱节,课堂教学时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教案按步就班的进行,不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站在讲台上无所适从或者不理会。有些学生很喜欢问些看似不着边际却带着开放性思维的火花的问题,实习教师不能及时抓住给予引导,缺乏机智,不能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

  三、如何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对师范生而言非常重要,根据以上师范生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本人的试讲训练和教育实习的实践体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

  (一)

  加强理论研究,优化教学内容,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1、加强理论研究,优化理论知识的结构

  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理论是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师范专业的学生过程中,必须首先研究各种教学能力的内涵,研究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对师范生教学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训练,多给师范生创造训练教学技能的机会和场所,给他们更多提出假设和选择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辨证的眼光继承现有的理论知识,同时,创造性地将理论知识推向新的高度。

  2、理论联系实际

  杜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文中强调:“对于教师合适的专业指导不只是纯理论的而且包括一定量实际工作。”[3]这就强调了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所以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教学技能有关知识的理论培训,还要让师范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的试讲机会,多给他们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平时的试讲,指出试讲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多创造与学校的联系机会,通过参观课堂、交流课堂、操练课堂等活动,增加他们与外界的交流。

  (二)

  着力提高师范生自身的素质

  1、加强师德教育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职业是高尚而伟大的。但是一个教师不是真心认同自己的职业,就不能做到爱岗敬业,不能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门事业。所以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使其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责任,使师范生树立从教光荣,献身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热爱并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学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学的最佳时机开展以教师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同时也可以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多组织新生观看优秀教师的影片以教师情打动学生的心,也可以多请优秀中学教师到学校开讲座、观摩基本功表演、参观展览、毕业生汇报。通过以上的途径对学生渗透专业思想教育,逐步让学生明确教师的素质要求。

  2、加强“三笔字”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三笔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师范院校不重视“三笔字”的训练,但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还依靠黑板粉笔来完成,所以,加强师范生“三笔字”的训练是很必要的。因此,学校可以多开设些“三笔字”的选修课程,利用课余时间督促学生练字,开展以班为单位的黑板报评比活动,也可以开展书法竞赛。

  (三)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加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

  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教师的职业基本功,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多开设如《演讲学》、《艺术演播》这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开展演讲比赛或主持人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四)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强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会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是信息时代对师范生的必然要求。学校应该训练师范生掌握使用多媒体的手段和方法,如幻灯、投影演示等。同时也不能忽略辅助教学的功能,它只有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五)

  重视教育积习、实习的效果

  教育实习是指师范生在毕业之前集中一段时间到实习学校参加综合性的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是检验师范生教学技能高低的试金石,所以,学校应该认真抓好试教环节,提高试讲、试教、说课和教育见习工作的有效性。创造与中学学校联系的机会,让学生到中学见习,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引导师范生注重上课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而不是只注意知识内容本身。实习期间,多组织学生听实习学校的公开课,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借鉴实习学校上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引导师范生从思想、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对职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手段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为师范生早日成为一个“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作者: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63页第三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作者:吴一凡,《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68页第一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来自杜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M],125页第一段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友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3]、刘家访、刘海燕,《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4]、张大庆,《对提高教学技能水平的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5]、李芸,《职业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J],零陵学院学报,

篇二: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师范生师范教学技能的培养途径

  作者:吴小林

  来源:《卷宗》2019年第15期

  摘

  要: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因而使得大部分师范生在就业后不能很好地直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本文针对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强化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有所帮助,提升师范毕业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培养;教育教学;培养方式

  教师运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形成相对稳定而熟练的一系列行为表现,最终形成比较稳定而综合的、能准确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总称,就是教学技能。较好掌握它是师范生的基本任务,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不仅是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是师范生不断提高自我的要求。具体来说,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运用能力、书面表达及书写能力、教学设计技能、说课评课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

  1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与否。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一般需要经过考试、试讲等选拔环节,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较高水准的专业技能;而且,与综合院校学习文秘、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相比,师范生在这些方面也不具有优势。2)教学技能的高低也会影响师范生将来在职业方面的发展。它不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

  但是当下部分师范院校在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通过不少实践锻炼才能真正逐渐掌握专业技能。探究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提高的培养机制,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任务。

  2目前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理论为主,实践重视程度低

  目前,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师范类高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中,理论内容的比例占据绝大部分,而实践内容很少。在三年或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前两年半或是三年半都是在进行理论学习,重在思想品德、综合知识和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在最后一学期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这无法很好地使毕业生实现技能的质的飞跃。理论素养高是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这会造成理论

篇三: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摘要:师范生培养对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背景下,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训练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X师范大学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该校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提升策略:充分利用学校的媒体,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调整课程设置,完善专业技能培训课评价方式;提高导训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师范生专业技能是指师范生专业学习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各种技能,[1]教师专业化是师范生专业性的直接表现,它的优劣关乎到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主流,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的趋势,师范院校应重视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成为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样本校地处中国西部地区,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紧随时代潮流,在师范教育改

  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校于2008年7月3日发布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文件,规定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本功、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三个部分,是学生的必修内容,具体以导训课的形式开展。导训课安排在周末,不同的年级分别进行不同的专业技能训练,在内容上呈现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层级递进关系,让师范生有效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技能。由于学校重视不够、教学资源有限、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训练的效果很不理想,如粉笔字比赛中,接受过该项训练的学生并没有出色的书写能力;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中,接受了专业普通话训练的学生只有少数同学取得了二级甲等及以上的优异成绩;举办的年度从师技能大赛、本科生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及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并未表现出师范生应有的优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X师范大学进行调查研究,力图全面深入了解样本学校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X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对18个学院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13份,其中理科746人,文科1,367人;大一学生966人,大二学生729人,大三学生410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487人,女生1,626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五维一体”创新型师范生培养目标为导向,[2]以样本校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为维度,开发了《X师范大学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调查问卷》,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学生访谈提纲》《导训员访谈提纲》《毕业生/技能比赛获奖人员访谈提纲》,选取20名师范生进行访谈。依据研究设计,对师范生专业技能导训课和专业见习课进行参与式课堂观察,从四个维度——教室环境、导训员/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辅助材料/教学资源——制定了课堂观察提纲,随机选取22个不同的训练课堂,累积观察66课时。

  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统一列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态度

  1.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要求的了解程度

  表1可见,样本学校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要求的了解程度,选择“完全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5.3%,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43.3%,选择“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两项的人数共占到总人数的21.4%,可见,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了解,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了解程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5.497,P=0.001<0.05),不同专业的师范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F=2.157,P<0.05)。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包括导训员在内的部分师范生都表示对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不太了解。“班里只是通知要我们分小组自己来这里培训,大家对培训的内容和要求都不太清楚。”(来自样本校师范生Z访谈笔录)

  2.师范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表2可见,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占到总数的67.59%,绝大多数的师范生能够认识到专业技能训练在师范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仍有11.2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不重要。对不同性别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T=1.261,P=0.262>0.05),不同专业的师范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5.844,P=0.000<0.05),不同年级的师范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F=5.882,P=0.001<0.05)。在调查中发现低年级学生认为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比

  较重要,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一般或不太重要,这与他们参训的专业技能内容有关。低年级培训内容为板书、普通话和多媒体课件制作,高年级则为班主任管理技能等,学生主要从实用性对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做出了区分。“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对我们有好处呢,以后考教师资格证时不是可以用到嘛,有机会锻炼一下挺好的。”(来自样本校师范生Y访谈笔录)

  3.参加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原因

  图1可见,样本中1,069人参加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选择此项占总数的50.59%,选择技能培养需要占总数的43.97%,个人兴趣只占4.02%。由图2可以看出,在学校要求和技能培养需要的动机下,师范生对学校开展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的态度比较认真,选择“非常认真”和“比较认真”的学生占总选择次数的58.74%,这说明师范生有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意愿。但是,我们从课堂观察中看到,学校缺乏宣传和动员,导致师范生不太了解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参训学生没有具体的培训细则和要求,没有培训教材,培训活动安排在周末,导致部分学生在参训时主动性低,甚至有抵制现象。导训课堂上学生积极性普遍较低,课堂互动少、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果不好。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训练的态度在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F=0.380,P>0.05)。可见样本学校应多关注学生对专业技能训练的态度问题。

  4.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需求选择情况

  图3可见,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训练还是有较强需求的,特别是“表达与沟通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和“组织教学技能”,这三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都超过60%;随后是“班级组织与管理技能”“普通话技能”和“板书板画技能”,选择“提问技能”和“教师辅导技能”的人数最少,分别占总人数的36.82%和46.52%。值得关注的是,选择最多的选项恰是在训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亟待加强的训练技能。在访谈中H同学这样讲道:“就大一参加的那个普通话和粉笔字训练还学了点东西,现在的多媒体这一块就没啥收获,来这里导训员也不知道咋讲,学生都在上网,等检查的人来过就回去了。”“我在外面辅导班做家教的时候不会管学生,自己比较累,希望这个方面能学点东西,但现在也不抱希望,有空多请教那些专业老师,可能收获比这个要大!”(来自样本校师范生Y访谈笔录)

  (二)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现状

  1.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中实践与理论比重的问题

  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师范生专业实践课是将师范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行动的重要活动。由表3可见,50.54%的师范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专业技能训练课是偏向于理论的,只有17.56%的学生认为实践较多,25.41%的学生认为理论实践差不多。学校开展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的初衷是:要求师范生在专业技能导训课上进行实际训练。从课堂观察中我们看到,导训员由于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有限,在专业技能课上基本上是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难以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在专业技能导训课上实践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

  2.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课时安排

  表4可以看出,42.55%的学生认为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时“非常长”或“比较长”。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生认为每两周周末3小时的培训时间虽然看起

  来安排合理,总体来看占时不多,但也占用了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正如导训员W同学所说“由于大家上了一周课,夏天还好,冬天风大,走到新校区,从下午14:30开始,战线拉得太长了,大家都有点不耐烦,收获也就一般,真正想学的也没几个。”对问卷中“你对我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答案进行频数统计,关于时间安排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共有287条。认为“合理安排时间”有47条;“上课时间太长,应缩短上课时间,才能提高效率”有76条;“导训课应该安排在周内,不占用周末休息时间”有129条;“时间太少,效果不大,应加长上课时间或多组织几次,甚至每周一次”有35条,这说明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太满意。在访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不满。“这个时间大家都比较反感,为什么非要安排在周末,又因为在新校区,如果是早上的话,大家普遍不想去。”(来自样本校师范生S访谈笔录)“明明就是周末,回家的同学不能回家,有兼职的同学没办法兼职,关键去了还没用,就是浪费时间,哪怕有一点作用也行啊。而且多少次我们班到新校区的门口保安说不上课,为什么没有人提前通知我们,查缺勤倒是勤快的不得了,通知个不上课就没有人!浪费我们时间够我们学多少专业技能了?”(来自样本校师范生G访谈笔录)。

  由图4可以看出,除了学校安排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时间之外,43.42%的学生用于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额外时间过少,这是造成师范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3.师范生专业技能理论课程的学习状况

  由图5可以看出,师范生修读专业技能理论课中有46%的学生修读了教育原理与心理类课程;35.54%的学生修读了汉字书写类的课程;多媒体制作类、教师口语类等课程修读人数次之,教育政策法规类、教学艺术类、教师礼仪类课程的有效百分比最少。这从侧面反映出师范生专业技能理论课学习的现状。当问及对专业技能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的满意度,学生对专业理论课比较满意,普遍反映有专业老师上课,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己收获比较多,而专业技能导训课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大家只是“重在参与”。

  (三)专业技能训练课导训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1.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训练课导训员教学水平的评价

  样本中有455人担任过导训员,而其中未经选拔即由自己或班级推荐或老师指派的导训员占导训员总数的57.36%。当问及导训员在导训课前的准备程度时,1,032人认为准备不太充分,占到总数的48.66%,认为导训员准备非常充分的只占到总数的8.47%。由表5可以看出,专业技能训练课中导训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演示法,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等方法使用较少。对问卷中的主观题“你对我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答案进行频数统计,关于师范生专业技能导训员的建议有331条。“由专门的优秀教师开展导训课”的建议有248条;“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导训员或教师给予导训员相关技能培训”的建议有39条;“导训员应创新教学方法,增添有意义的教学内容”的建议有20条,这反映师范生对导训员专业水平评价不高。在访谈中大部分学生反映自己没有掌握多少技能,导训员水平低,方法不得当,教得不好。导训员作为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参训的广大师范生群体中评价整体不高。“导训员对大家上课的吸引程度不够,因为你在讲,大家各玩各的,不要让那些只为挣钱和加学分的学生来表演给学校看了,让老师训练师范生!他们没有威信,真正好好上课的人不多。”(来自样本校师范生T同学的访谈笔录)。

  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师范生对专业技能导训员教学水平的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T=1.275,P=0.884>0.05),不同年级的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547>0.05)。

  2.专业技能课导训员水平对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影响

  表6可以看出,导训员的技能水平对师范生的影响,认为“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师范生有750人,占占样本总人数的35.5%;认为“一般’的占样本总人数的44.43%;认为“比较小”和“非常小”的为20.07%,说明专业技能课导训员在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作用发挥有限,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影响较小,有时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L同学谈到:“学校抓的是出勤,不是教学质量,导训员与导训内容都不完善,实行导训课的行为实属多余,既不能提升学生技能,也耽误时间,还没有使用价值,一个建议:要么往正规弄,要么干脆不要办,瞎胡训耽误时间不说,还诱导学生养成错误的习惯,损害学生自我发展空间。”“每次选几个导训员,基本都是为了那点课时费,到现在都没人愿意要了,硬选。说实话,我就是这样的。选上了随便下载个PPT,或者PPT都没有,就混时间,等人来了签个到,没有任何意义。”在访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师范生对于导训员的产生方式满意度不高,有的导训员是自己报名,有的是老师或班干部指派,没有经过规范的选拔择优产生,缺少专业技能和专业权威。更有甚者,有的班级如果无人担任竟然采

  取抓阄的方式来推选,无论学生本人是否愿意。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一个训练小组的导训员因自身不情愿,总共四次导训课,一次都没有来,学生每节课来自己做自己的事,如果遇到检查,相互配合应付了事,大家都表示非常无奈。

  (四)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1.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

  图6显示,当问及“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哪方面的技能得到了提升”问题时(复选题,不限制勾选次数),2,113名样本对象选择最多的是“普通话技能”,占总人数21.61%;“板书板画技能”次之,占总人数的15.11%;“教师辅导技能”和“提问技能”的选择次数较少,分别为总人数的6.60%和6.58%。此外,选择“暂时没有”选项的样本占总人数的5.90%。由此可见,师范生整体对自己掌握专业技能的自我评价不高,部分师范生甚至认为自己暂时还未掌握专业技能。

  科研能力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由表7可以看出,在问及师范生的科研状况时,样本学生中有1,468人选择了“暂时没有”,占总数的70.33%,只有29.67%的师范生有不同程度的科研经历。由此可见师范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师范生对自己在科研的文献查询、资料获取、工具使用、科研调查等方面的满意度普遍都比较低,这说明师范生应用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技能的掌握离不开专业实践,从图7得知,参与各种形式教育实践活动的师范生占总数的40.40%,参加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师范生占总数的38.13%。总体来说,师范生在参加教育实践方面的时间总体偏少,形式单一,主要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短期义务支教等,11.69%的师范生还未参加任何专业实践活动。这也反映出师范生缺少在实际教学情景中锻炼成长的机会。

  2.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的满意程度

  由图8可知,师范生对于各项专业技能活动,如各类比赛、讲座等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满意程度,只有28.79%的样本学生认为满意。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对于学校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很少参加,甚至不太了解。G同学谈到“每年举办这样的活动本来就少,一年或两年一次,但是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在这里能得到展示吗?参加活动的学生一个院只有几个人,每人几分钟能比赛出啥水平?从师技能大赛只比赛说课和讲课,并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办起来没有什么效果和意义。”W同学谈到“这类活动应该多举办一些,学校应该鼓励大家有机会多锻炼一下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具体组织语言的能力,肢体语言能力,但不足的地方就是每次学校相关部门都仓促举办比赛,时间安排太紧,学生没有很好的准备时间,另外形式太少了,每次都是说课五分钟,比赛时间太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在组织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参赛范围、比赛质量等方面都需要很大程度的提升。

  (五)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管理过程

  1.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机制

  如图9所示,74.68%的学生表示如果加强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考核制度,比如包括平时考勤、水平测试、颁发师范生技能合格证书等,将会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对问卷主观题“你对我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答案进行频数统计,关于学校方面的建议有404条。“应强调实践性,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组织实践活动”的建议共有118条;“加强完善监管考评体系”的建议有105条;“硬件设施需要提高”的建议有31条;“有较为专业的培训”

  的建议有21条。这反映了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机制还有待完善。如图10所示,62.66%的师范生希望把专业技能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转变对专业技能导训课的态度,有效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如表8,在问及“师范生专业技能导训课采用了下列何种评价方式”,其中选择综合评价只占总勾选次数的23.35%,不容忽视的是专业技能导训课从未进行过任何评价的占总勾选次数的13.75%。

  2.师范生对专业技能训练的期望

  如图11所示,16.12%的学生表示学校应当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33.81%的学生表示应当加强师资建设,27.58%的学生表示应当加强组织建设,20.03%的希望能够合理安排训练时间。33.81%的师范生希望得到优秀的专业教师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指导。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认为学校还存在诸多不足:训练场所不足,教学用具没有及时配备;由学生担任导训员,缺乏专业教师培训学生,导致课堂训练效率低下,监督机制不合理;学生对导训课安排在周末休息日非常不满,期待在假期或其它合适的时间安排专业技能训练。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态度方面,部分师范生对专业技能的内容和要求不清晰,不了解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有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意愿,但被动接受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不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课,没有纳入到必修课程中,没有考核的标准。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中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小,且流于形式;导训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方面,导训员未经严格选拔和专门训练,知识和能力有限,难以胜任工作;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满意,专业技能课堂训练不够,缺少教育实践,导致专业基本能力不足;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缺乏考核与评价,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建议

  1.充分利用学校的媒体,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矩阵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重要性展开宣传。在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活动之前,学校要进行总体的规划部署,根据每年的训练情况,充分协调好各部门对教学资源配置,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将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对专业技能训练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师范生专业技能

  首先,学校构建了实践取向的“6+3”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以6大模块的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3种方式为主要途径的教育实习为主要内容。2010年9月学校启动实施“X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计划”,计划以“人人都来参与、个个都有提高”为宗旨,以“全员参与、自主自助、模块训练、整体提升”为原则,实施“小先生制”,即先对学生导训员进行培训,再由导训员统领15人的培训小组利用周末时间,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学校及中学优秀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利用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实验中心”平台和部分多媒体教室进行培训工作。2010—2013年,学校共有26,206名师范类学生进行了板书与规范汉字书写、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等6个模块的系统培训。培训全面提高了师范生的板书书写、教师口语表达等专业基本能力,有效提升了师范生教育教学反思等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其次,改变实习模式。2007年起学

  校改传统单一的教育实习模式为“联合编队”教育实习、新疆实习支教和“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习支教等3种方式为主要实习途径的教育实习模式,突出“双师指导、合作共赢”,形成了一套适合高等学校的“了解需求、多科混合、专业互补、双师指导、统一协调、合作双赢”教育实习运行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缩短了毕业后对教师工作的适应过程。[3]再次,定期开展各种教师技能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4]为学生搭建展现技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调整课程设置,完善专业技能培训课评价方式

  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过去只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增设师范生各种专业技能课程,将师范生专业技能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这些课程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计入学分,学校颁发毕业证时必须有此项学分,此项学分未修满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这样可以规范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也有利于提升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发或购买师范生专业技能相关的网络课程,由学生自主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规定学生每周至少有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并由系统记录,结课时要求每位同学以录像(音)或者文本等形式提交自己的实践成果,学期末按照考核标准计入总成绩,合格者颁发该技能合格证书,此证书可以作为高师院校评定“未来园丁”或“从师技能”奖项的参考标准之一。

  4.提高导训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导训员要由专业教师严格挑选,先期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再进行考核,择优上岗并进行奖励。每位导训员带领15名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按照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场地进行培训。在专业技能训练课堂上,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与评审机制,由教务处和学业指导中心成立专门的督导室,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督导,并建立完备的评审细则。导训员对学生培训结束后必须上交本次培训的相关教学和实践材料,学校进行展评并作为考核依据,这样才能让学生“人人来参与,个个有提高”,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篇四: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浅谈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情意技能这三个方面初探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希望本文能够对高师院校以及数学师范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数学师范生;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情意技能

  高师院校是未来教师的摇篮,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民教师,是高师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必须认真研究新课改对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建立并完善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体系,着力提高数学师范生的专业技能,使数学师范生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使其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新课改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主要包括了以下5个新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其次教师应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第三,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现代数学教学模式,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第四,教师应具备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使自己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是教育改革的研究者;第五,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内涵

  所谓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是指师范生从事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能力,也称从业能力,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形成的。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主要由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情意技能三部分构成。本文从以上三方面论述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数学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通用科学知识、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三大方面是肯定的,更主要的是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应该能够通过教育实习实践等方式有机融合起来。

  (一)广泛的通用科学知识

  数学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应该广泛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

  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数学师范生可以修读相应的通识课程或者去图书馆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以此来开拓自己的眼界。

  (二)精深的数学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数学师范生,应该认真学好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能通透理解、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和学科体系,而且能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边缘学科的关系等等。数学师范生应该悉心钻研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只有在大学中将学科知识学得扎实,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及其发展,把所教学科的知识教活教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

  (三)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的专家,更应该是一名教育家,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更需要知道怎么教。学校面向师范生开设了形式各样的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生应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大四实习时把抽象的,普遍的教育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践场景中具体化、操作化,从中感知教育学科指导实践的作用与魅力。

  四、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数学师范生在形成了结构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后,如何将所学转变为所教,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数学师范生应在大学培养良好的专业教学技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微格教学训练,促进教学技能的形成

  学校要为数学师范生营造良好的微格教学环境。通过微格教学和播放他们的录像,让他们切身感受并体验自己在讲解过程中的表情、语言、语调、动作及协调能力,从而改进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借助录音、录像,师范生观看的是自己的教学,评的是自己上的课,让他们感觉到课堂的真实性,从而促进教学技能的形成。

  (二)培养良好的模拟上课技能

  数学师范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模拟上课能力。首先,数学师范生应在大学熟悉初高中数学教材,把握每节课的重点,牢记课本素材,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数学师范生应注重教态的呈现,争取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示给学生;最重要的是,数学师范生要积极参加各类师范技能比赛,在实战中倾听评委的点评,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改进模拟上课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师范技能。

  (三)掌握数学教学特有的信息技术

  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既是教师职业要求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数学师范生可以修读几何画板、SPSS、Matlab、Mathematica等软件应用课程。在工作后,将这些软件适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五、专业情意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师范生,要树立远大的专业理想,这样就能在大学有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从而毕业后进入理想的学校。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努力维护专业的荣誉、团结、形象等。

  既然已经选择了师范,就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数学师范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高尚的专业情操,重视自我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关心爱护学生,陪伴他们一同成长。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他人和所处的世界,努力去追求教师生涯的圆满。

  高师院校应该着眼于课程改革对于数学教师的新要求,结合学校本身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开设相关的课程,提高数学师范生努力提升自我的意识。数学师范生也应该多关注教师招聘信息,在大学时做好自身的规划,注重平时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明廷桥.浅谈新课标对数学教师的要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98一lOO.

  [2]陈蓓,孙奕.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专业技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2—44.

  [3]傅建明,李勇.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五: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指导方案

  总

  则

  本方案的形成依据是教育部公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及《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同时结合师范教育阶段的培养实际。主要目的在于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通过实际训练不断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与信念,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训练,我校师范生毕业时能够达到国家教师资格标准规定的基本教育能力、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性能力要求,能够全面适应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岗位工作,具有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发展潜力。

  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以课程学习为先导,以过程实训为重点,持续养成,综合提升。训练活动应坚持全程(师范生从入学到毕业)、全面(根据中小学教育需要和发展趋势全方位训练)、全体(关注全体学生,注重整体效果)和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体验式——参与式——操作式”递进的原则。要求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和达标测试有机结合,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共十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每个方面能力要求又涵括具体的分项能力指标,共21项,以此形成一个层级化的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具体见下表:

  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结构表

  毛笔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

  硬笔书写能力

  粉笔书写能力

  一般教育能力

  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师范生教

  师

  专

  业

  能

  力

  教育管理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

  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

  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自主发展能力

  学科

  教学能力

  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教学认知与设计能力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

  学科课程标准理解能力

  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与指导课外活动能力

  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理科)

  课堂教学观察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

  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教育教学反思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理解和分享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能力

  一、一般教育能力训练

  (一)书写技能

  1、毛笔书写技能

  【目标与要求】

  掌握毛笔的书写技巧,掌握楷书、行书的笔画、结构和章法特点,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

  ①理解楷书结构的一般原则;

  ②学会执笔、运笔方法;

  ③掌握行书笔画特点与结体基本技巧;

  ④学习经典书法临摹;

  ⑤积极尝试书法创作。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通过大学书法课程教学、自学我校网上书法辅导资源,使师范生掌握毛笔书写基本知识和技巧。

  ②练习方式

  观察、临摹、练习毛笔书写,完整临摹经典楷书、行书字帖,按规定内容书写完整的作品。

  2、硬笔书写技能

  【目标与要求】

  掌握钢笔等硬笔的书写技巧,掌握楷书、行书的笔画、结构等特点,布局合理,并具有一定的美感。

  ①学会执笔、运笔方法;

  ②掌握楷书笔画特点与结构的一般原则;

  ③掌握行书笔画特点与结体技巧;

  ④尝试临摹与创作。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通过大学书法课程教学、自学我校网上书法辅导资源,使师范生掌握钢笔等硬笔的书写基本知识和技巧。

  ②练习方式

  观察、临摹、练习钢笔等硬笔书写,做到笔画、结构、布局基本合理,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书写内容,书写比较流畅规范。

  3、粉笔书写能力

  【目标与要求】

  熟练掌握粉笔的书写技巧和章法特点;书写具有一定的美感,能达到教师职业对书写的基本要求。

  ①掌握粉笔执笔、运笔方法;

  ②熟悉粉笔书写特点与结构布局;

  ③书写流畅、规范,速度适中;

  ④能结合学科教学合理进行板书设计。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通过大学书法课程教学、各学科课程教师上课示范、自学我校网上辅导资源及同学之间交流,使师范生掌握粉笔书写基本知识和技巧。

  ②练习方式

  利用宿舍小黑板、教室黑板,在课余(业余)练习粉笔的书写,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的书写,并能形成合理的布局。

  (二)表达能力

  1、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与要求】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准确、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①掌握语音和常用修辞方式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

  ②学会常用教育口语的基本表达技能;

  ③掌握教学口语在不同教学情境中的表达方式;

  ④学会对不同工作对象、不同工作场合的口语运用;

  ⑤掌握一定的的教师口语表达艺术,能够进行教师口语艺术风格赏析。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通过教师口语课程教学与网上学习资源辅导,使师范生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练习方式

  利用学校普通话口语多功能自主训练平台、音像资料示范及日常观察与交流体会,进行规范的教师口语练习。

  ③采用演讲、辩论、对话、谈心等方式组织练习活动。

  ④学校或院系举办教师口语竞赛活动,提高口语练习水平。

  2、书面表达能力

  【目标与要求】

  根据不同的书面表达需要完成书写任务,书写的作品能够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内容充实,感情真实,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书面用语规范,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①学会建立教学书面表达写作素材库;

  ②学会从观察、想象的角度进行教育书面表达;

  ③学会多种书面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④养成教学书面表达、教育书面表达的自觉意识及写作态度。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通过大学语文、教师语言等课程的教学,指导师范生自学相关应用写作教材,促其获得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②练习方式

  提供相关辅导资料示范和书写学习环境,引导师范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搜集、整理和分析素材,进行教学书面表达、教育书面表达练习。

  ③竞赛方式

  学校或院系举办各种应用性的书面表达竞赛活动,提高书面表达水平。

  (三)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

  【目标与要求】

  通过训练,发展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的能力;加工、整理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学演示课件制作能力;电子教案设计与制作能力;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的能力。

  ①熟练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实验、检索等方式获取信息,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集中遴选、分析综合、归纳分类、抽象概括,整理加工成可方便利用的教学资源;

  ②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并制作电子教案,能够制作包括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类型媒体的教学演示课件,促进学生的学习;

  ③能根据教学需要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学习课程内容。

  【训练方式】

  ①讲授学习。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帮助师范生系统地学习教学资源的获取、加工整理及创造性应用知识与方法,学习电子教案的制作、教学演示课件制作、创建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与方法。

  ②讨论学习。

  观摩优秀的学科电子教案、教学演示课件和专题学习网站范例,针对观摩内容开展讨论学习,理解其设计思路和理念。

  ④设计实践。

  在有经验的教师辅导下,利用我校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综合训练平台,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加工、应用教学资源,尝试设计、制作电子教案与教学演示课件。

  ④评比竞赛。

  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开展学科电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演示课件和专题学习网站的竞赛活动,并组织师范生自评互评。

  2、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

  【目标与要求】

  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特点、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场所和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自如地调动组织各种学习资源,选择使用合适的媒体与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有效的教学。

  ①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电子白板等设备)及系统中包含的常用软件,具备较强的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②了解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③掌握初步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

  【训练方式】

  ①讲授学习

  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引导师范生系统地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知识、技术和理论;聘请相关研究专家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

  ②见习观摩

  组织师范生参观体验数字化学习系统、未来教室教学系统,观摩基础教育一线相关高水平课堂。

  ③教学实践

  引导师范生结合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微格教学训练等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践,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在课堂教学能力训练环节中,有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模式、内容及方法。

  3、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

  【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和训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与处理教学评价数据、开展教学过程多元评价活动。

  ①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处理评价数据;

  ②能够运用信息对教学和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③能够运用信息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

  ④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元性评价活动。

  【训练方式】

  ①讲授学习

  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师范生系统性地学习教学评价方法及评价数据的收集处理方法相关知识。

  ②见习学习

  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学科教学见习活动期间,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观摩实际教学中自我评价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③讨论学习

  结合微格教学、教学实习中的课堂教学相互听课评课讨论学习,包括引导师范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自评,重点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组织及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

  ④借鉴反思

  师范生利用网络日志或博客形式撰写关于教学实践反思日志,同时对优秀的日志进行讲评,鼓励师范生相互交流教学日志并进行评论。

  二、学科教学能力训练

  学科教学能力是从事某一学科教学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能,它包括教学认知与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与改进能力。

  (一)

  教学认知与设计能力

  1、学科课程标准理解能力

  【目标与要求】

  系统掌握学科课程知识,树立“标准本位”和“学生取向”的课程观念。能深入解读学科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学科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目标及其内容组成和表达方式,具备将课程知识与观念转化为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

  ①理解学科课程改革背景、改革目标;

  ②理解学科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③理解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和要求;

  ④理解学科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

  ⑤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以学科教学论、教材分析、教学研究等课程教学为学习与训练平台,在教师组织与授导下,帮助师范生系统学习学科课程理论知识,并通过专题性研讨学习,加深对学科课程知识的理解。

  ②示范方式

  聘请学科相关专家为师范生举办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等专题讲座与辅导,并通过观摩新课程实践课堂或新课程录像课,强化对学科新课程理念及其教学改革意义的认识,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③体验方式

  在教师的辅导下,引导师范生正确理解学科课程内容结构与教科书的组织设计,通过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体验性实践学习,分析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科不同版本教科书编写特点,培养学科课程理念解读和运用能力。

  ④拓展学习

  在学科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师范生阅读3-5本代表性的学科课程理论书籍,提升课程知识素养。

  2、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目标与要求】

  系统学习学科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教学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能以学科课程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完成以教学课题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编写出要素完整的教案。

  ①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②能分析学生知识的起点,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内容,设计和陈述教学目标;

  ③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④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⑤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⑥

  能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并能关注中小学生个性差异;

  ⑦

  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能设计并编写出完整的教学方案。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以学科教学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课程教学为学习与训练平台,在教师组织与授导下,师范生系统学习学科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熟悉教学设计基本要领,并通过一定的深度引导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

  ②案例研讨

  在教师组织下,通过网络学习和文本学习,剖析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对案例进行研讨,通过讨论、赏析、借鉴、评价等方式,掌握学科教学设计理论知识与方法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③设计实践

  在教师的辅导下,集中或分散安排师范生进行多个课程单元的教学设计练习,引导师范生完成多个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案。

  ④教案展示

  在不同范围内,组织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方案展示交流活动,引导设计者运用说课方式对教案设计观念和思路进行说明,组织教师进行点评和师范生互评。

  ⑤拓展学习

  在学科教学设计知识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师范生阅读代表性的教学设计理论书籍,提升教学设计的专业素养。

  3、设计与指导课外活动能力

  【目标与要求】

  理解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多种方式的课外活动,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活跃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

  ①理解学科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②理解课外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及其实践价值;

  ③设计和指导本学科的课外活动;

  ④设计和指导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组织的课外活动。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以学科教学论、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相关课程教学为学习与训练平台,帮助师范生学习和掌握设计和指导课外活动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并辅以模拟和探究性学习,加深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活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

  ②观摩学习

  到中小学见习,有计划地观摩中小学课外活动开展过程,领悟设计课外活动的思路,掌握指导课外活动的方法。

  ③案例研讨

  教师搜集学科开展课外活动成功案例,组织师范生进行案例研讨,学习掌握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的基本程序。

  ④设计实践

  布置设计作业,要求师范生设计1-2个学科课外活动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由指导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⑤方案展评

  组织师范生展示在课外活动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科课外活动设计方案,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促进师范生对课外活动方案设计要求的进一步体认。

  ⑥

  拓展学习

  指导师范生阅读中小学课外活动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论著,了解课外活动实践前沿动态。

  (二)

  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1、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目标与要求】

  具备课堂教学实施所需基本能力,具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融合的初步能力;在实践中能够有效推动和主导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①掌握授导技能,包括教师的口语表达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设疑、提问技能、启发引导技能、课堂沟通技能、板书表达技能、教学体态语言表达技能、课堂总结技能、课后小结技能的运用;

  ②能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③掌握组织教学、偶发事件处理基本能力,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④掌握媒体的操作技能,能将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⑤掌握课后对自己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和反思的方法;

  ⑥

  了解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训练方式】

  ①授导学习

  通过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掌握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

  ②观摩录像

  运用集中和分散的方式,组织观摩优质高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录像,熟悉学科优秀教师组织与推进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要领、方法和技能,并以小组方式交流观摩学习体会。

  ③见习训练

  在学科教学论学习阶段,至少用一至两周时间,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学科课堂进行观摩见习,熟悉中小学课堂实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并适当安排中小学兼职教师讲座,进行现场指导,提高见习效果。

  ④微格训练

  结合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有计划地集中安排师范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和说课训练,并适当邀请中小学兼职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指导。

  ⑤讨论交流

  在教学见习、教学观摩、模拟教学、微格训练和教学实习等实践学习中,通过学习小组相互听课评课,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回顾和反思,及时做好总结交流。

  ⑥

  兼职实践

  试行推荐师范生课外兼做中小学教师助手制度,帮助中小学教师批改作业、参与学生小组学习或辅导答疑等,通过教学实际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2、实验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理科)

  【目标与要求】

  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掌握学科实验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实验教学实施的基本能力。

  ①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规范;

  ②掌握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实验课教学的操作技能;

  ③掌握多种形式实验课的授导方法,包括实验示范、培养兴趣实验、形成概念实验、验证规律实验、分析现象实验、发现主要性质实验、培养技能实验、培养良好习惯实验等基本形式;

  ④掌握实验教学反思的方法。

  【训练方式】

  ①授导学习

  通过学科教学论课程、实验教学等课程学习,引导师范生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规范。

  ②观摩实验

  利用到中小学进行学科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观摩中小学优秀教师实验教学现场,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实验教学技能要求。

  ③模拟实验教学

  抽取学科学段实验教学具体个例,督促师范生完成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模拟实验教学,通过不断体验、交流、讨论、反思,逐步形成实验教学技能。

  ④研究实验

  提供经典的中小学实验教学视频案例供师范生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深化师范生对实验教学技能的认识。

  (三)教学评价能力

  1、课堂教学观察能力

  【目标与要求】

  认识课堂教学观察与听课的重要意义;掌握有效观课、听课的基本知识、方法与程序,能根据特定目标把握课堂观察的重点问题及要点,并对观察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做一名专业的听课者;养成常规观课、听课的自觉意识和良好习惯。

  ①学习课堂观察的基本知识、方法与程序;

  ②根据需要确立课堂观察的重要维度和关键问题;

  ③合理选择、设计观察工具;

  ④有效收集、处理观察数据与信息,撰写课堂观察报告。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以学科教学论、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等相关课程教学为学习与训练平台,帮助师范生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促进其对课堂观察的认识和理解。

  ②案例研讨

  教师搜集典型的课堂观察案例,组织师范生进行案例研讨,学习研讨课堂观察的主要类型、基本程序以及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③设计实践

  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师范生分别设计1-2个课堂观察方案(含课堂观察量表),说明设计理由,指导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点评。

  ④模拟观察

  运用设计的课堂观察方案,对实际课堂或教学录像课进行观察,并提交观察量表,指导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点评。

  ⑤课堂实践

  结合到中小学开展的教学观摩、见习、实习活动,进行至少1-2次较为系统的课堂观察实践。

  2、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目标与要求】

  理解教学评价对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掌握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形成初步的评价观;结合课堂观察结果,灵活选择和运用适合的、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语言及方式。

  ①学习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②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

  ③掌握并综合运用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法;

  ④把握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具体性、激励性;

  ⑤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处理评价信息和数据,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

  ⑥

  运用评价结论改进教学,鼓励并促进学生学习。

  【训练方式】

  ①授导学习

  通过教育理论、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等课程的相关专题教学,引导师范生认识教学评价的类型,学习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方式与方法。

  ②案例研讨

  提供教学评价过程及结果呈现的典型案例,通过师范生之间讨论、交流,进一步认识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的运用程序、方法和效果。

  ③设计实践

  提供教学评价工具的制作范例,引导师范生积极探索、创新,自主编制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工具。

  ④见习训练

  利用师范生到中小学见习时间,结合课堂观察,让学生观摩、体验教学评价语言的运用,及各种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协助指导教师编制评价工具,搜集、处理评价信息和数据,形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三、教育管理能力训练

  (一)学生教育与班级管理能力

  【目标与要求】

  学习掌握对班集体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家校共育观念,能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具有有效组织班集体活动的实践能力。

  ①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②学会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发展特点、学习过程,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需求,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德育及心理辅导;

  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有效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个人进步;

  ④根据班级发展需要建立学生管理条例和班集体制度。

  ⑤有效开展学生教育与班级集体活动。

  【训练方式】

  ①授导学习

  结合班主任课程及相关德育课程学习,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②专题讲座

  聘请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做专题报告,帮助师范生掌握班集体制度建立与学生管理及开展班集体活动的基本方法。

  ③讨论交流

  通过提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观摩录像和相关文案资料,组织师范生与班主任对话,讨论交流学生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德育策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的方法,探讨如何帮助不同个体学生的进步。

  ④实践学习

  结合学科教学见习,观摩班主任工作程序和策略;结合教育实习,担任实习班主任,通

  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实践,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

  (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目标与要求】

  掌握人际交往基本知识,明确自己的人际关系角色,具备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及各类人际交往冲突事件,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

  ①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及理论基础;

  ②了解与学校领导交流沟通的基本方法;

  ③了解与同事交往沟通的基本方法;

  ④了解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基本方法;

  ⑤了解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基本方法;

  ⑥

  了解与社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

  ⑦

  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调适基本方法。

  【训练方式】

  ①专题讲座。学校或院系聘请中小学校长或教学名师,开设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基本方法与技巧的专题讲座。

  ②讨论交流。组织观摩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境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进行讨论交流。

  ③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教育实习锻炼机会,提高师范生人际交往实践能力。

  ④理论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师范生阅读人际交往学习书籍,提升理论认识。

  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训练

  (一)教育研究能力

  1、教育教学反思能力

  【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育教学反思,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教育教学反思,形成个人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独立理解与独立判断能力;通过教育教学反思,促进个人向专业化、专家型教师发展。

  ①了解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包括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教育目标、教育价值、教师成长、教师成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班级管理等;

  ②经历反思过程,包括具体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验证阶段;

  ③掌握反思的方法,包括自我质疑、教学诊断、交流研讨、观摩分析、总结记录;

  ④掌握反思性写作的技能,包括教育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日记、教学札记等的撰写。

  【训练方式】

  ①结合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及其它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引导师范生认识和了解什么是教育教学反思,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等;

  ②引导师范生对自身十几年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学习心理、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课外学习等;

  ③引导师范生思考自己学习生涯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经验与教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素养、人格特征、教育观、学生观等;

  ④引导师范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对教育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思考与反思;

  ⑤结合教学技能训练进行反思;

  ⑥

  结合教育实习进行反思;

  ⑦

  结合求职经历进行反思。

  2、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

  【目标与要求】

  理解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意义;树立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意识;掌握本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养成与他人合作研究的良好品质。

  ①理解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②熟悉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基本原则、方式与方法;

  ③了解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前沿动态及其趋势;

  ④掌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包括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后记,教学总结,研究论文等;

  ⑤结合教育实习实践,参与实习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⑥

  参与校内相关研究团队,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锻炼。

  【训练方式】

  ①授导方式

  以教师教育系列课程学习为基础,引导师范生理解参与教育实践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通过一定的专题研讨活动,加深对参与教育实践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②案例研讨

  以相关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成果为研讨案例,组织师范生进行案例研讨,帮助他们掌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原则、过程实施、成果撰写等要领。

  ③专家报告

  结合课程教学,邀请本学科中小学名师、特级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做有关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专题报告。

  ④研究设计

  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见习、实习活动,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观察,并提出3-5个研究课题的选题,说明研究意义及其主要思路,接受指导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点评。

  ⑤参与研究

  结合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习,接受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参与实习学校或社区的教育实践课题研究。

  ⑥

  成果交流

  成立师范生课题研究小组,相关教师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提供课题研究菜单,以课题研究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开展课题研究,并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交流。

  ⑦

  拓展学习

  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教学研究范文与代表性著作,学习如何做教育实践研究。

  (二)自主发展能力

  1、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目标与要求】

  认识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的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相关课程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具备初步的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①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规律,理解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

  ②掌握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③学习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

  ④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自身专业发展规划。

  【训练方式】

  ①授导学习

  结合相关课程教学及理论学习,了解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②专题讲座

  聘请中小学名师、校长为师范生现身说法进行指导,帮助师范生领悟真正教育人生的内涵,懂得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③专业指导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积极宣传介绍优秀师范毕业生专业成长经历,请相关专家做指导报告,做好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工作。

  ④设计实践

  指导师范生对自身专业发展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设计实践。

  ⑤拓展学习

  精选优秀教师成长案例,组织学生研读、交流、讨论,结合自身的不断认识与反思,逐步完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

  2、理解和分享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能力

  【目标与要求】

  理解分享优秀教师成长经验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同优秀教师的职业信念、职业动力和职业责任感;能够理性认识和分析总结优秀教师成长过程与规律。

  ①理解优秀教师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②理解优秀教师的职业信念、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感;

  ③能够把握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树立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职业理想,增强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心;

  ④学习制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路线图。

  【训练方式】

  ①专题讲座

  学校组织聘请优秀教师或专家型教师进行个人专业成长经验的讲座,并组织师范生进行深入交流。

  ②良师访谈

  开展

  “寻找身边的优秀教师”访谈活动。

  ③观摩学习

  观摩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实践录像或结合教学见习现场观摩,通过交流讨论,写出心得体会。

  ④名师集锦

  发动师范生收集整理优秀教师成长案例,通过教育资源网站、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报、橱窗、展板等进行宣传学习,营造“学优秀教师”、“立志做优秀教师”的教育氛围。

  执行说明

  《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指导方案》,进一步凸显了国家、社会和我校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要求,是我校相关院系开展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自主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参考性指导方案,各相关院系在具体执行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学科实际和个性需要,灵活组织实施,进一步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连续推进过程,进一步体现引导养成特色,重在落实,突出创新,务求实效。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方案由教育学院参照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本方案体例自行制定。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咨询解答。原有的《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方案(试行)》同时作废。

篇六: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如何提高公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国家的富强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要创造好一流的教育,必须把师范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的职业被赋予了教化万民,培育后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技能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中流砥柱,其教学技能关系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我觉得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应该从大学四年的每个年级各定目标开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只有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在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教学生活,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

  在大一的时候,主要设置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等三笔一画的课程,并且也要开展朗读演讲,书写比赛等。这些活动的进行,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等基础教学技能,让学生在讲台上时可以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神态自然大方,并且能够熟练地写出整齐的粉笔字,做到笔画正确,字形美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应该让学生随着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增强,进行楷书、行书等字体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每天临摹字帖至少达到20分钟,每次重点练习不熟悉的字。同时在学院内成立了“三笔一画”学生社团,举办三笔字比赛,订阅专业的汉字书写学习教学报刊,增长见识和视野,加强学习交流,从而使学生每天坚持学习三笔字,由会写达到写好的目的,使学生的汉字书写专业知识和书写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在语言能力提升方面,主要通过对于名家散文和背诵古代诗词进行强化,每星期由一名同学为本班学生诵读并分析一篇诗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之后由其他同学对他的赏析进行评论并指出问题。学校也要设立诗词社团,增加学校的诗词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的文化修养。

  在大二的时候,学生应该重点学习教学课件制作,理解并且感悟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去完成相应的课件制作。在制作课件时要看重教学效果,提升课堂质量。同时大二学生在实验方面已有一定积累,应该做到重视实验课程教学与训练,关注实验演示过程中易出错环节和步骤,通过总结减少失误的出现,提高实验成功率。在实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要定期保持做实验的次数,熟能生巧,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内涵,并且通过参与课件制作赛和实验技能赛,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

  在大三的时候,让师范生去支教,支教是所有师范专业学生必经的重要环节,支教过程可以让理论和实践结合。在支教过程中,学生要帮一线教师批改作业,并帮教师对作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掌握不足的地方,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支教中可以通过旁听一线教师授课,吸取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自己讲课时举一反三,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我们学院在师范生大三的时候就会进行扶贫顶岗支教活动,也就是我院的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心声,我院的这个支教活动也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主题,在做到锻炼学生教学技能的同时,也更好的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大四的时候,我觉得应该重在课堂驾驭能力提升。大四的学生在经历了支教后具备了教学基本技能,因此需要进行课堂方面的设计和组织专门的讲课的训练模块,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说课讲课训练时要求学生认真编写一节说课稿,并且通过微格教学与说课讲课项目相结合,学校应该对微格课堂举办相关的教学讲座,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之后要组织学生观看微格课堂相关的名师录课视频,学习视频中名师上课时的神态动作,和教学内容。最后在学生进行微格课堂上课时,将其讲课视频录下来,组织同学们观看,观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这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让讲课的学生改进不足,让评论的同学吸取优点,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最后需要通过参加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学校也要在校内建立教师技能提升社团,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悟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我觉得,通过这四步提升教学技能的方法,可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公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新的实践模式,不仅可以使当代公费师范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为培养国家所需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师范生如何提升专业技能 师范生 专业技能 提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