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全文)

时间:2022-08-18 12:50: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全文),供大家参考。

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全文)

 

 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校是音乐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显然要借助于音乐教育。

 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是被世界所公认的,因此, 我国的高校教育应努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一、 我国民族音乐是一笔宝贵财富

 我国古代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均已达到相当高度, 体现了华夏子孙的群体智慧和高贵品格,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 和汉代的“乐府诗” 中的音乐都展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另外, 器乐的创作和演奏也很早就有了 蓬勃发展,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高山》《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 等古琴名曲。

 “伯牙鼓琴遇知音” 的故事, 也说明在两千年前古琴艺术的发展已有相当高度, 现存的三千多首古琴曲, 许多在创作、 演奏技法和音乐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琵琶的音乐表现力之高在白居易 《琵琶行》的诗句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

 据记载, 隋、唐、 五代除了出现了杰出的琵琶、 古琴演奏家以外, 还出现了擅长筝、阮、 笙、 箫、 笛、 方响等乐器的演奏家。

 我国的民间合奏音乐也是历史悠久, 十分丰富的。

 如现在民间流行的气势豪放、 粗犷的吹打音乐,早在汉代就已经兴起, 当时叫做“鼓吹” 。

 它常常出现在婚丧、 节日庙会上, 吹吹打打分外热闹的场面, 体现了 浓郁的汉文化民族风情。

 五四运动以来, 民歌的内容和题材就更加丰富了, 并在当时还曾作为斗争的有力武器, 如《送郎当红军》《秋收起义》《盼红军》 等民歌。

 抗战时期的民歌促进了军民团结一致, 使前后方紧密配合, 鼓舞了军民斗争的士气, 如《拥护八路军》《边区十唱》《绣金匾》《抗日

 小调》《十八集团军》 等, 这些民歌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 反映了人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放后的民歌激励着人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劳动热情, 如《老汉也唱个跃进歌》《绣花曲》。

 以上这些民歌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之所以被世界所公认, 还是源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独特和优美。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笔宝贵财富, 所以, 应该积极努力地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 我国目前对传承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尚需加倍重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继承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丰富和发展, 因而, 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自然成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主阵地,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于音乐教育, 特别是高校的音乐教育。

  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使任何一个民族保持和传承自己的音乐文化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民族音乐也不例外。

 流行音乐、 摇滚音乐和爵士音乐席卷大地, 幼儿、 学生和大部分家庭成员都能哼唱一些高度商业化的歌曲, 而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甚至完全陌生。

 一些流行歌曲, 在旋律上追求“中西合璧” , 在歌词上对道德、 人性和爱情的表现, 往往叹息多于欢乐, 缠绵多于明快, 哀伤悲怨多于清新活泼。

 这种流行曲对年轻人, 非但起不到培养高尚情操的作用, 反而会使其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心态向畸形发展。

 所以,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对传承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应予高度重视, 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1 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在各种音乐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今天,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地抵制艺术庸俗化和消极文化现象的不良影响, 如何让我国古老而丰富的民族音乐更好地被传承, 特别是如何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 改变当代大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 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 除了能唱一些流行歌曲外, 在音乐方面的修养还十分欠缺。

 从某种意义上讲, 忽视音乐教育, 必然会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缺陷,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 高等院校的学生, 应当补上民族音乐教育这一课。

 高校音乐教育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亲历体验性, 在“听、唱、 学、 看” 的音乐实践中, 培养民族审美观、 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 吸收柯达伊的民族教育思想, 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应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的民族教育思想给许多国家带来启示。

 柯达伊一直执著地追求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 并将其融合于音乐教育中。

 他深入地探讨匈牙利的国家历史、 民族斗争史和音乐文化发展史, 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来发展音乐教育, 使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教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 具有民族特色的体系。

 吸收柯达伊的民族音乐教育思想, 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 必须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深入研究, 使学生建立民族音乐文化的概念, 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音乐的遗产极为丰富, 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族音乐, 包括戏曲、 歌舞等, 在不同的地区, 又有不同风格。

 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在内容选择上虽然保持了一定的民族特色, 但主要还是以西洋乐为主, 如乐理、 和声、 记谱法、 复调等。

 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学习我国传统的东西, 以至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教育内容一直没有人系统地总结, 使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出现了停滞, 甚至有所倒退, 尤其是在民族音乐理论及器乐的演奏上。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 教师必须明确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 认识和掌握我国民族音乐, 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及爱国主义热情, 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 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使之在继承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

 民族音乐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 任何时代的音乐都离不开对音乐传统的继承, 任何民族音乐都不可能抛弃民族而重新开始。

 同时, 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音乐, 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 不断地扬弃和创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反映活生生的当代生活, 并给其发展带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

 只有遵循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发展方向, 创作民族化音乐作品, 才能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任何音乐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母语” 。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 亲近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都不会改变。

 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弘扬, 并不一定要排斥和拒绝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 因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民族性决定的, 世界音乐也正处在一个多元的时代。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中, 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 有识之士, 以全球化视野来审视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现象, 并用以指导本国的音乐教育实践。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 在弘扬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时, 应广泛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 开阔音乐教育的视野, 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 体验、 学习、 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珍视人类遗产, 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 这正是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只有正确处理好弘扬民族音乐与多元文化观的辩证统一, 汲取西方音乐精髓, 去长补短, 相互借鉴, 才能拓宽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 同时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引向世界, 使中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单位:

 山东省曲阜市济宁学院)

  (责任编辑:

 乐闻)

推荐访问:高校音乐教育应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大力弘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