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9篇)

时间:2023-05-04 08:40: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产业园区三个阶段之政策吸引阶段?如何留住人才?

  政策吸引不仅仅是针对项目落户的,更重要的是为园区产业发展进入到产业环境吸引阶段,做好关键的铺垫。这里面细分的话,太繁杂了,笔者关键看二个方面:园区承载能力以及如何留住人才。

  一、园区承载能力

  有了第一阶段的沉淀,一定有一批有形象、甚至有一定质量的或体量的项目集聚,园区基础设施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和补强,为政策吸引阶段的招商工作,奠定了硬件基础。

  接下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的主要工作就体现在:载体个性化需求、配套个性化需求以及出行个性化需求上。

  载体个性化,厂房载体设计、精装、改造甚至EPC总包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优选有个性化落地服务的园区,因为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和经营,建厂这类的活严重影响企业的主业,弄不好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配套个性化,特种气体、热电联供、综合管廊、中水回用等都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必要个性化配套,有了这些,带客户在看园区地块的时候,都是一种自我鼓励的过程。

  出行个性化,充电桩、分时租赁汽车、串联园区与最近公交枢纽的新能源大巴、公共自行车等都是满足园区企业各类人员出行的必要条件。

  以上各项政策配套,都是看得见摸得着,人见人爱的政策配套,虽然成本有些着实不低,但为了园区的协调发展,该花的钱,都要作为政策释放,提前布局。第一条,笔者称之为“硬政策”。

  时尚产业基地www.haoyuanqu.com

  二、如何留住人才

  很多园区都有人才公寓、蓝领公寓等,一定时间段内能够满足入驻企业人员居住需求。可是,从长远来看,如何真正让产业工人或者企业管理者,能够定居在园区、生活在园区,才是正路。

  “安居乐业”,首先得让人留得住,衣食住行都容易解决,但是归属感和认知感则是需要通过“软政策”来实现的。比如:人才落户政策,购房补贴、外籍人员生活服务,便捷且标准化的出入境服务,高管个税奖励、就医补贴……都是看不见的软政策,这些也需要持续且定量的投入。有些人会提出,这类政策不是政府都有么?的确,各地吸引人才都会出台类似的政策,但是勇于给予产业人才。甚至高端人才叠加补贴的园区,才是政策吸引力足够强的园区,政府的政策是普惠性质的,轮到你的园区,仅仅是雨露均沾而已,要想在众多园区中脱颖而出,这类软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不但要有,还有坚持放大,就好比汽车在爬坡期,不断要加大油门的道理一样。等爬过这段坡,到了产业环境吸引阶段,这类投入就可以相对转移到生活配套中,而且,会很快收回投资。要知道,产业人群层级越高,消费能力就越强,前期吸引人家落户此地的投入成本,都会通过后期生活配套服务得以收回。

  招商引资到了一定阶段,其实就是招商引智,更多的智留下了,商也就自然留下来了。

  春种秋收,亘古不变,政策不仅仅是针对企业项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打造产业平台的。有什么样的产业平台,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企业落户。

  时尚产业基地www.haoyuanqu.com

篇二: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企业巡礼南平工业园区人才引进发展的调研报告■卢国胜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闽摘要:根据省委印发《关于深化人委发[2016]21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各类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壮大南平工业园区经济实力,7月10日至31日,组织南平工业园区人才发展调研课题组,深入福建南纺、南平元力、太阳电缆、南平铝业、南孚电池等南平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进行人才发展现状调研,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解决人才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本报告,以供决策参考。关键词:一、园区人才引进发展现状现状;问题;对策福建南纺、南平元力、太阳电缆、南平铝业、南孚电池2016年企业总产值149.5亿元,占园区企业总产值200.2亿元的75%。园区169家企业共有员工1.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仅有2480人,占员工总数的15%;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约1000人,占员工总数的6%。招聘计划(一)制定中长期人才规划与需求人才招聘需求计划依托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各企业均已制定2017-2020年中长期人才计划,主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现阶段(截至2017年底)人才招聘计划主要面向化验员、国际贸易、化工工程师、材料人才、区域业务总监、计算中心、工艺技术员、想人力资源专员、电工等紧缺人才。进问题(二)多渠道招聘方式解决人才引主要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网络招聘、猎头招聘、港澳台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和其他方式,为园区企中国军转民18业解决人才引进问题。(1)校园招聘。元力公司:①院校。省内:武夷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南平技工学校;省外:南京林业大学;②专业:林业化工;③方式。参加招聘会+专场宣讲,效果不好,10个应聘者仅2人能留下,近两年不去校园招。太阳电缆:①院校: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②专业:冶金、金属材料、液压、自动化、土建;③方式: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各院校举办的大学生双向选择见面会知,通在中南大学举办过专场招聘会,效果不是很理想,福建工程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的招聘效果较好;④每年录用院校大学生30-50人;⑤与技校挂钩定向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南平铝业:①院校:福建农林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工学院等;②专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和河南工学院主要需求的专业是电线电缆工艺专业,在福建农林大学、江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招聘急需的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在福建工程学院招聘急需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管理等;③方式:公司主要采取海峡人才网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开展招聘活动。(2)社会招聘。①参加南平市人才市场、共青团春风行动、南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组织的现场招聘会;②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开展一线员工招聘;③与当地民政部门联系择优录用复退军人以及向社会公开招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青年。(3)网络招聘。主要通过南平人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海峡人才网、电缆英才网、南平市劳动就业中心、597人才网等开展招聘工作,目前海峡人才网招聘效果较好。(4)猎头招聘。上述企业都曾经和猎头合作过,仅有太阳电缆成功通过猎头方式完成计算机中心主任的招聘。(5)港澳台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元力公司:引进一名台湾高层次管理人才,作为分管生产的副总,对公司生产管理起到较好管理作用。南平铝业:所在行业(铝加工)内地发展技术较发达,有海外人才需求。公司通过项目改造,提升效能管理引进外国专家。2016年,公司完成对铝合金熔铸一、二、三线技术改造创新工作,引进的外国专家对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理论和经验指导。(6)其它方式。①通过闽北日报、延平新闻等媒体发布招聘信息;②内部员工和社区推荐;③行业内专业人才推荐。(三)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成效(1)重视技术人员薪酬福利,大学生按工程师资格、你研究生按高级工程师资格享受工资待遇,并且提供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公寓,已婚学生可享受廉租套房和首次买房补贴政策。(2)实行竞聘模式。根据公司管理岗位空缺,在公司内部进行公开竞聘上岗。(3)公司为人才提供优质发展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意识,并对取得技术成果的予以重奖。(四)人才培养管理1.经营管理人才:(1)组织管理人员参加职业经理人取证培训、浙大总

  裁班、北大总裁班学习等。(2)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成功企业参观学习。2.专业技术人才:(1)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劳动用工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考评。(2)与武夷学院和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为公司输送所需专业技术人才。(3)为提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水平,选派专业技术人才至哈电工学习。3.技能人才:(1)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站的作用户,客鉴定站不仅为公司培养了大批技能作业人才,同时还是公司和线缆行业其他公司进行技术交流的平台;(2)借助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带徒的作用;(3)组织技能大赛,培养高技能人才;(4)与技校、中华职校联合办班,培养公司所需的技能人才。养人才(五)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培厦门大学企管班邀请培训机构在公司内部举办各类培训班,促进人才专业能力的提升。惠达培训机构合作项目有北大总裁班培训、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六)政策层面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模式。通过组织公益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订单式的专班培养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助。对引进的高层次、重点紧缺人才在科研项目、岗位待遇、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2)建立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工匠大师评选制度,激发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敢于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选拔5-10名工匠大师,引导技术人员精于技术技能创新和传承,确保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二、企业引进人才存在的问题(一)招人难的原因难招的职位有化验员、国际贸易、化工工程师、高技能岗位、成熟有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区域业务总监、计算机中心主任、工艺技术员、人力资源专员。原因:(1)求职者就业观念偏向考公,公司员工每年都有考走的,先到企业拿个技术职称,之后到事业单位任职薪酬也高。(2)普工岗位工作强度大,公司又在偏远乡镇,招聘人员难以留下。(3)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大。近几年均有专业技术人员离职,流向薪酬高的民营企业。(4)国内高等院校设置电线电缆工艺专业少,目前设置该专业的只有哈尔滨理工大学和西安通大学(研究生方向)。(5)南平地处闽北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同等条件下求职者更倾向于在福州、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企业地处山区,招聘人员困难,企业变成培训基地,员工跳槽现象严重;年轻人怕吃苦,就业普遍不愿意进企业;公司沉淀下来的大部分是老员工和农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2)对薪资福利要求过高,核定企业工资总额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3)部分新晋大学生倾向于考公务员,就业观念有误区。(4)研发人才滞后,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运作不起来。三、解决人才引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政府引才支持(1)希望尽快制订出台人才政策,在人才的开发、引进、激励、保障以及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2)政府应协助企业做招聘宣传工作,同时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奖励力度,在津贴、住房、奖金激励、解决子女上学方面给予特殊的福利政策支持。(3)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希望政府企业巡礼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订单式的就业培训,为企业地技能人才的输送给予大力支持。(二)人才补助政策建议(1)大学生人才储备费仅限于工科专业,管理类的没有补助,建议给予补助。(2)建议人才补助应倾向应届研究生。(3)闽委人才[2016]4号文《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暂行办法》,中南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供应链方向属于管理学,应享受政策。(4)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推介或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府给予相应的奖励。(三)完善和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1)建议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不同的人才政策,政策的共性和个性应并存,好加强产业工人的观念,引导学生的就业观念。(2)激励措施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各行业高精尖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对有特殊贡献或者专利的人才进行奖励。设立科技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奖励、质量改进活动奖励、师带徒奖励等,有效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取得较大知识成果又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员工实施职务晋升等。重点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投入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点在户籍、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创新人才提供配套的优惠激励政策。高层次技术人才如博士因福利等原因不愿意到企业工作,导致企业想引进博士生很难,建议出台政策,鼓励在各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可以到企业兼职指导工作。(作者单位:福建南平工业园区)作者简介:卢国胜,生于1976年,男,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业园区企业服务(安全、环保、项目招商、企业服务)。19

篇三: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条经验分享【导读推荐】产业园区正推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也正?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更好地满?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需求,谋求发展道路呢?下?围绕产业园招商引资给出以下?点建议。华夏?赋01、产业是发展的重要?撑产业发展要坚持两?抓,??抓存量,??抓增量,既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和项?的基础及潜能,加强创新驱动,促进做?做强,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要??招商引资,积极引进、聚集?批?企业、好项?,在总量扩?中优化结构,在优化结构中扩?总量。要不断壮??业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滚动推进,续建?批、开??批、竣??批、储备?批、适时更新调整?批。要??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和政府作?。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让市场作?得到更好发挥,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让企业的主体作?更加充分,努?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效服务的政务环境。要进?步明确开发区、县(市、区)和部门的职责。开发区要当好产业发展的主?军,有序拓展开发空间,着?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优势,??发展特?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职能部门既要坚持依法?政,按照项?管理的法定程序审批,?要加强服务,优化审批流程,提?办事效率,促进重?项?尽快落地见效。02、招商引资中严把环保门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个都不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个都不上。情愿把政策定得尽量优惠些,但环境门槛必须达到要求。03、坚定不移地推进开发区拓展这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撑、转?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扩?就业改善民?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科学规划,促进“多规合?”,抓紧按照法定程序上报,?争尽快获批。要强化设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集约节约?地,完善体制机制,??招商引资,努?使开发区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04、企业发展与招商引资并重切实帮助现有企业发展,增强后劲、带动增量;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招商、招?商、招好商,??引进?批科技含量?、发展潜??、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要抓开发、抓建设,按照“保必须、控负债、降成本”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还房建设,着?优化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建设成本、运?成本。05、明确定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抓好现有项?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强化招商引资,上下??,齐?协?招?商、招好商,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降低发展成本;扎实推进“双创”,不断激发市场活?。要多措并举激励?部担当作为;着?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好?才?作政策,充分调动?部、企业家、创新?才各??积极性,??弘扬夙夜在公、马上就办、真抓实?的?作作风,形成?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合?,努?在新?轮发展中发挥好?撑引领作?。06、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要进?步充实招商队伍,在过去已经取得成效的?分队招商基础上,尽快抽调懂经济、能?强的?部组建招商队伍到长三?、珠三?等沿海发达地区招商,承接优质项?产业转移。坚持按规划招商,围绕特?产业发展规划,建?特?招商?分队,围绕特?产业招商。?业园区特别要围绕特?产业、延长产业链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扩?招商引资成效。要切实加强?业园区作为?业招商引资平台的建设。要重点?持?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融资、?地等问题。要为打造好规模?的产业集群提供服务,使之形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撑。07、做好招商引资具体举措?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招商意识,成?全区招商引资领导协调机构,分?业、商贸服务、现代农业等?业组建招商引资?作班?和协调?组,明确责任,加强统筹,集聚合?,畅通信息,形成运转顺畅、协调有?、?作?效的?作机制。?是突出招商引资重点。突出抓好产业特别是?业、商贸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务求每个领域都有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引进?批?项?,形成新的?撑。三是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加强与对??援省市及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努?形成全?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格局,加强区域联动,承接产业转移,既增强“造?”功能,?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四是提?招商引资能?。夯实基础?作,拓展?作思路,创新?式?法,透彻把握政策,增强法制意识,坚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找到互利共赢的结合点,?抓到底,务求实效。五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努?在全社会营造?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重商亲商的良好环境,千?百计为企业发展着想,对已经?驻的企业要善待,继续搞好服务,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政务、法制、舆论环境,提?办事效率,加强要素保障,着?打造政策服务的“?地”、发展成本的“洼地”,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08、树?创新发展?才优先理念???,坚持抓好现有?才,最?限度激发科技?员创新活?;另???,坚持抓好?端?才,把实施更加积极的?才引进政策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抓好以?层次?才和?技能?才为重点的各类?才队伍建设。09、推进?质量招商引资?是聚焦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守实体经济,进?步突出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绿?发展,协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融?持实体经济发展、?才驱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军民融合、两化融合,落实绿?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以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是聚焦推动产业迈向新台阶。针对当前产业创新能?较弱、技术?主性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围绕向创新链、价值链攀升?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程,加快实施?批技术?平先进的?项?好项?,加强关键核?技术攻关突破,打造?批?业排头兵,推动产业向中?端迈进。三是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着?推动?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互联?+”改造,不断提升企业?主创新能?,促进形成更多?新技术企业、更多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让新经济“?中?有”、传统产业“推陈出新”。四是聚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做强优势产业、做优龙头企业、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批现有基础强、产业层次?、发展势头好的主导产业项?和未来成长空间?的前沿产业项?,打造?批主业突出、拥有?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培育?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航空母舰”。

  10、推进招商引资重?项?建设?是加强统筹谋划。准确把握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突出规划引领、严格门槛标准,强化协同、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更好发挥政府作?。?是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抓现有企业技改提升,“吹糠见?”;抓招商引资引技,着?引进?批产业关联度?、技术?平先进、辐射带动?强的好项??项?,培育?端增量;深?开展“双创”,着?营造“双创”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扶持“双创”企业发展,孕育“独?兽”企业。四是强化要素保障。进?步优化?地、环保等??的资源配置,创新投融资?式,发挥政府投资基?的引导作?和杠杆功能,集聚各类?端?才,为重?产业项?建设提供?撑和保障。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弘扬“马上就办”精神,确保重?项?推进取得新成效。

篇四: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甪直特色小镇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发展研究

  胡清

  【摘

  要】特色小镇是依赖于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新型城镇模式.以产业集聚来发挥人才集聚功能,是甪直特色小镇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对甪直镇的模具产业发展基础、模具企业现状和行业结构、模具产业人才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以\"平台建设\"\"政府保障\"\"服务提升\"等措施促进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发展策略.%Thefeaturedtownisanewtypeofurbanizationdrawinguponitsspecially-featuredindustryandenviron.ThefeaturedtownofLuzhiurgentlycallsfortheconvergenceoftalentsviaitsconcentratedindustry.ByanalyzingLuzhi"smoldindustrydevelopmentonaccountofthemoldindustryasawhole,itspresentsituationandstructure,aswellasitsstatusquooftalentsinthisfield,itisproposedtopromotetheconvergingdevelopmentofhighskilledtechnicaltalentsinthemoldindustryviasuchmeasuresassettingupplatforms,governmentguaranteeandserviceupgrading.

  【期刊名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9(030)001【总页数】4页(P79-82)

  【关键词】特色小镇;高端技能人才;集聚发展

  【作

  者】胡清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104【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模式。2003年,以浙江为试点,开始了建设示范村镇。2015年底,江苏省政府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江苏省有7个特色小镇入选。目前,江苏省政府又印发《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3至5年分批培育创建100个左右产业鲜明的特色小镇。

  国内外对特色小镇有诸多研究。张鸿雁[1]指出,特色小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区域性空间与要素集聚的发展模式。洪志生等[2]提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探索,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链为核心,融合其他创新资源成为“小空间大聚集”的创新生态区。马斌[3]提出,特色小镇着眼于“特”。小镇能否发掘、提升地方产业特色,关键在于能否造就与地方产业特色相结合、相适应的人才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特色小镇中以高端产业为主体的小镇特色鲜明。如沃韦为雀巢总部所在地,人口不到2万人;底特律以“技术小镇”著称等。全世界大约有50万个不同类型的小镇,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占60%左右[1]。1920年以来,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就已经发挥了产业集聚、高新技术集聚和高端技能人才集聚的功能。综上分析可见,在特色小镇中“产业”是持续造血的“心脏”,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如何立足优势产业,以产业来发挥人才集聚功能,已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

  1直特色小镇模具产业发展的基础

  特色小镇要有完善的产业功能,以及明确的产业属性,要围绕一个具有特色、站位高端的产业主题形成产业生态。作为第一批入选的中国特色小镇—甪直镇,它的支柱产业是模具装备产业。甪直的模具主导企业从2013年的267个,扩展到2017年的400多个,主导产业企业年投资额超过4亿元。2017年甪直镇的工业总产值为191亿元,其中模具产业产值41亿元,缴纳税额近3亿元。目前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模架等产业聚集,占世界销售份额前列,在行业内引领地位明显,已成为甪直模具产业的支柱。

  从特色小镇的建构来说,与以往行政划分的镇以及传统产业园等发展有很大不同。甪直小镇有效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特色规划设计。苏州市首个工业地产项目合金产业园落户甪直,已建成使用,50公顷地5万平方米进驻模具装备企业18家。目前正在建设天安智谷、联东U谷、合金二期三个面向模具装备和科技制造企业的工业产园区,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2直特色小镇模具企业现状和行业结构分析

  2018年初,结合中国模具协会要求,课题组对甪直模具企业进行深入摸底调研。调查发放《模具企业基本信息调研表》150份,收回96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目前甪直镇模具企业按配套供应链分类,分为模具生产型加工企业、模具表面处理企业、模具原材料企业、模具五金配件企业、模具热处理企业。各类企业在模具行业内的税收比重如图1所示。

  从模具加工型厂家来看,以联开精密等为主的高腔包装类注塑模具制造企业,产品附加值、人均产值远高于其他模具相关行业。金属精密压铸模具制造及冲压产品在甪直经过多年的磨合发展,已逐步形成像迈鑫精密这类特征明显的企业,具备工艺创新的潜力。

  从模具配件厂家来看,柳道万和等注塑模具热流道系统制造类企业销量已占到整个行业的20%,并逐步显现出地域优势。

  从模具原材料厂家来看,以重村钢模、龙杰模具钢材为代表的模具标准件制造企业形成了甪直一大优势行业,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国内最为密集的模架产业聚集在甪直,企业不下百家,但该行业也急需优化整合。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存在着产品单调、不具备异化生产条件、产品利润率持续下降、从业人员相对不稳定等急待解决的问题。

  从模具热处理厂家来看,材料热处理企业等模具配套行业处于短板,该领域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品质保障必不可缺的一环。但是,目前甪直镇材料热处理企业以传统盐浴和普通真空热处理方式居多,能耗、环境、成本等矛盾较为突出。

  综上分析可见,一方面甪直模具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尤其是模架、热流道、塑料模、压铸模、工程模比例大,传统模具加工型的企业也在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甪直镇可供整套模具的研发生产组装能力的企业比较少,主要涉及的工业模具特点是批量小、个性化、周期快、非标化、多样化等。虽然甪直周边模具配套企业比较齐全,但仍然以粗加工低端的模具配件和模架为主,不能满足精密大型的模具生产需求。经过综合研判,甪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应朝向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的方向发展。

  图1甪直模具企业在行业内税收比重

  3直特色小镇模具产业人才现状

  特色小镇应针对性地引导重点产业升级,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改造。未来应按照补齐短板、拉高标杆、区域协同、互促互进的总体要求,甪直作为模具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从初创阶段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目前,甪直现有的模具企业逐步走上集中经营快车道,包含从模具设计到生产成品再到末端处理各个产业环节,整体发展趋势是形成完整的模具制造体系。模具企业面临着向优质模具装备、智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在这个提升产业集群、细分产业链的关键时期,产业人才至关重要。

  2017年,甪直镇模具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7100人,其中龙头企业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数仅为457人,高学历人才占比较少。通过对甪直镇100多家模具企业摸底调查,模具企业急需模具工程人员、模具编程和模具操机等高端技能人才。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行业,企业对此类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高。一个模具技术人员至少要有2到3年实践操作经验,研发人员需要5到8年的工作经验。目前模具高端技能人才集聚不到位,甪直镇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一方面高端技能人才不够用,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与企业有效的沟通与对接,镇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偏向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小镇的特色关联度不紧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在调查中,八成以上企业希望借助特色小镇的“造血功能”,引进并培育适合本土的高端技能人才。

  4直特色小镇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发展策略

  模具产业人才缺口使产业转型升级遭遇瓶颈。如何根据甪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营造有利于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的氛围,培养特色小镇本土人才,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的紧密耦合,形成专业化创新动力非常紧迫。经过研讨,提出三点策略。

  4.1平台建设促进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

  高端技能人才指经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实战历练所造就的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制造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技术应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重要力量。针对甪直特色小镇模具企业标准化推进、自动化制造转型的行业结构调整思路,高端技能人才无疑是模具企业需求和牵引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产学研融合的过程,在模具小镇中打造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可促使特色小镇本土人才集聚发展。

  1)实施模具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企业家培训项目,结合高校合作等方式,以高新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制订并实施模具高端技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

  2)共建模具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由甪直镇政府牵头,鼓励模具企业与办学质量高的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积极推进高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要求的现代继续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以应用型成型技术与模具制造为核心课程的专业化教学机构、实训机构,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模具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3)共建模具行业科研基地。甪直模具成型制造科创中心联合行业领先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家级科研基地,建立模具成型工艺制造智能化联合研究中心。由政府设立引导型基金,面向“成型工艺—模具—设备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发,吸引镇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各类项目,鼓励成果落地,形成示范效果。举办模具产学研研讨会、模具标准化技术研讨会、模具人才技术交流大会等学术会议,营造甪直特色小镇学术创新氛围,推动模具产业科研人才集聚。

  4.2政府保障推动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

  甪直模具相关行业门类较为齐全,配套完善,但各类模具企业间协同机制不足,需要政府在产业规划下进行协调,加大激励力度,使企业向行业协同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变,以推动高端技能人才集聚。具体措施如下:

  1)引导并促成产业联动。政府引导并促成模具产业联动,在转化落地科技成果、鼓励科技人才扎根、改造装备智能化及自动化、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等方面,使企业感觉到“获得感”。政府帮助模具企业建立转型升级生态圈,鼓励规模小的企业做好协同,强化企业的联合舰队意识,通过小核心、大协作模式,形成总包分包合理布局,构建贯通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创新产业平台,实现“人才+产业+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

  2)强化人才保障。政府统筹建设高端技能人才梯队,为小镇模具发展及成型制造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引进海内外模具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探索市场化引才新机制。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的人才享受国内外技能培

  训的机会,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政府要关心和改善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3)推动产业环境建设。政府推动小镇模具产业环境建设,促进人才开放发展。一方面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充分引进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直接投资,使之成为甪直镇模具产业发展的标杆和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帮助甪直镇现有模具企业引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发挥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辐射功能,吸引各类高端技能人才到甪直镇创业,开展国际人才流通便捷通道,打造国内领先的人才集聚地。

  4.3服务提升吸引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集聚

  政府、社会、企业采取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健全人才服务窗口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满意度。把政府引导、企业培养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此实现甪直特色小镇模具产业高端技能人才共享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模具人才专业服务机构。政府要有效利用甪直特色小镇模具高端要素集聚,建立一个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把人才政策、人才资助、人才展示等多项功能在人才服务网站上发布。同时,用大数据系统对模具企业人才信息进行采集,实时分析高端技能人才现有数量、流动趋势和需求状况。管理人才资源,形成资源信息互联共享,设立专业人才服务窗口,集中提供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关系协调等基本公共服务,为人才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2)建立特色小镇模具专家联盟。与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甪直镇模具企业、本地高校模具专业对接,从中遴选专家组成小组,对模具产业规划和技术人才规划建设进行论证,对模具小镇前沿技术性经济战略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畅通小镇企业与专家、人才与专家的沟通渠道,落实专家服务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培养和创新发展高端技能人才。

  【相关文献】

  [1]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3.[2]洪志生,洪丽明.特色小镇众创平台运营创新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5):41-47.[3]马斌.特色小镇: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4]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8-10.

  [5]翁建荣.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浙江经济,2016(8):6-10.

  [6]吴玮,潘伟梁,诸葛晓荣,等.促进特色小镇人才跨越式发展[J].创新人才管理,2016(5):80-85.

  [7]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8]孙国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耦合模式研究—以产城耦合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1-7.

篇五: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共同推进XX计划产业园人才智力项目引进实施方案

  为共同推进XX市“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在人才智力项目引进和进园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经双方协商一致,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XX“千人计划”产业园“一园三基地”(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的发展要求,围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千人计划”专家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能够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拔尖人才,加快形成区域人才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空间产出效率。

  二、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切实加强在人才智力项目引进,人才培养培训,企业引进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力争用X年左右时间,吸引XXX个以上“千人计划”专家到XX落户创业,集聚由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XX家,达到XXX亿元的产能。产业园实现“五高”目标,即:高科技项目、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管理、高效率服务和高品位环境,争创国家级“XXX创业创新基地”。

  三、主要措施

  1、加快产业园总体规划的论证和审批,调整启动区基本农田和一期低丘缓坡范围内的XX亩基本农田,加快落实启动区余下的有条件建设区规划指标,并积极争取上级的统筹指标,以便更多的项目早日签约落地。

  2、按照《XX市高层次人才创业扶持资金、种子资金、贷款贴息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拟出台专门针对“千人计划”专家的“三个500万”扶持政策,加快形成“千人计划”专家的集聚效应,促使在谈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形成产能、早出效益。

  3、充分利用XX市各种资源和平台,千方百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国内已经被评为“千人计划”的专家落户XX。成立XX科技创投发展基金,专门投向“千人计划”产业项目,全力扶持XX的“千人计划”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千人计划”专家做大、做强。

  4、在XX科创中心的科创大厦内,腾出一层建设成立“千人计划”专家服务中心。充分利用XX市和XX市的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为落户XX的“XX计划”企业提供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定、外专智力引进、政策兑现等服务。

  5、充分依靠已引进落户的“XX计划”专家的影响力和他们在XX创业成功的示范效应,在XX市举办的各类大型人才智力引进活动,赴国(境)外推介*活动中,大力推介XX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状况,“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和人才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千人计划”专家到XX创业,更多的XXX人才到园区考察、创业落户。

  6、在企业已经正式落户“XX计划”产业园后,充分利用XX市跟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及各地人才中介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进园企业的人才规划、人才*、培养及科研、开发提供保障。加大对这些企业的培育力度,在企业各类人才引进培养、*生活待遇落实、各类评审及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中给予大力支持。

  四、有关要求

  1、双方共同组建“XX计划”产业园人才服务共建领导小组,共商“千人计划”产业园发展大计。

篇六: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如何吸引?才与产业?产业社区的磁极营造法则今天,我们很荣幸收到NEXT学院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邀请,与PerkinsWill,SOM,JWDA等业内同??起,就“产业地产”这个领域进?了深?的交流。交流?常精彩,FTA第?时间整理了施道红先?的演讲内容,与没有到场的各位进?步交流。我今天跟?家分享的主题是产业社区的磁极营造,想象?下:如果产业社区是?块铁的话,我们如何才能把它打造成?个磁铁,吸引?才与产业呢?01基于城市群的产业定位产业社区的核?并不是空间载体,它的核?是产业,产业才是你的产业社区区别于其他任何社区的关键要素。所以对于任何开发/经营?来说,最重要的?点就是产业定位,做什么样的产业?为什么做这个产业?这个产业的前景如何?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你对于整体系统趋势的把握。但这?前期的?作,很多产业社区都忽略了。所以当我们百度“中国新区”的图?时候,看到的是千篇?律的、?尺度的、冰冷的城市景象——1:同质化严重2:难以形成产业聚集的?态系统3:留不住年轻?,逐渐丧失活?、竞争?。那产业社区如何找到??的?定位呢?我们的思路是——基于城市群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是越来越表现为以核?城市为中?的城市群或城市集团的竞争。举个例?:如果我们来看北京市与?本东京?都市区:会发现:两个区域的?积相差不多,但北京的总产出只相当于东京的14%,??密度不及东京的50%,东京圈的??为4200万,北京城为2700万。

  原因到底出在哪??其实,东京的都市圈有4200万?,但是核?主城?概也就是1000万?,东京主城周边更多的是经济发达的中?城市。东京旁边的中?城市数量,是北京的很多倍。如果?城市周边没有众多的中?城市数量,那就说明它存在较为严重的‘?城独?’现象,区域经济优势难以突出,?业企业的发展?都坐落在主城,?主城的成本偏?,结果就是既抬?了地价,造成产业成本的上升,削弱竞争?,同时?加剧了交通拥堵,给?们的?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城市的产能效率也难以提?。?如果在特?城市周边进?发展中?城市群,产业能很好地进?迁移,既能减轻特?城区的压?,也让这些企业降低成本,更有竞争?。?我们中国也意识到了这?点,城市的产业布局逐渐从?城市?向?城市群。麦肯锡城市群?法将中国城市分为22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围绕1到2个中?城市发展。所有的卫星城距离1个中?城市不超过300公?,并且每个城市群的GDP都超过中国城市总GDP的1%。这些城市群总?积占全国的25%,集中了全国62%的总??、80%的经济总量、85%的?等学校在校学?、98%的外资。所以在确定某个产业社区要引进什么样的产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之前,我们建议要清楚当地城市的定位,有了?城市的定位,才能够去延伸到产业社区的产业定位,做好了产业定位,我们才能做好它的空间定位。这就是定位的三位?体

  ???02打造产业集聚的磁极说了产业定位,我们来说?说如何打造产业集聚的磁极。?先抛出?个观点:?才吸引?才,产业吸引产业。由于?业的关系,我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企业,中型的?型的?型的。所有的企业,在选择企业?驻地的时候会考虑这样?个关键问题:我?驻的这个地?,是否能给我公司带来业务上的成长?如果有?个强联系的合作伙伴?驻了某个产业社区,那它的上下游极有可能会过来,因为产业聚集将降低供应成本,提?研发协作能?,并相互协助构建熟练的劳动?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选择,并形成协同增长。很著名的?个例?,就是硅?,?景城(MountainView)附近聚集了????的企业,都是与?歌有强合作联系的??公司。

  如果是?个对于研发?才要求?常?的企业,他可能会选择在研发机构附近去落位,因为这样?较容易接触到业内的?才。?如位于MissionBay的加州?学旧??分校,在它的附近有?常多的????的医疗?健康公司,这些公司看重的就是洛杉矶分校能提供的研发资源与?才资源。当然,企业还会考虑到交通、园区周边的配套、是否有相匹配的?活?式及成本;还会考虑在这??驻,是否能彰显企业的形象风格,体现企业的价值观与?作?式等等。但,如果单纯地因为税收优惠、政策补助??驻的企业,我们看到的“装修指标”表明,这些公司应该不会太留下。所谓装修指标,就是公司在装修上的投?度与认真程度,如果?个企业它花了?较?的代价去做装修,那么他对于这?个地?是有长远的打算的;但单纯靠税收政策?被吸引?住的企业,“随便”装修的居多。同时,不同区位的产业社区营造产业聚集的磁针的要素也会有?定的差异。?如:在城市的中?圈层,如果要聚集产业,成功的要素就是:交通、??流量、?化氛围等。但在周边的卫星城,能影响产业聚集的要素就是:区域交通、产业培育政策环境、?态环境特殊、配套设施等。举?例?:前?年,我们受凤凰集团的委托,开始做浦西世博会地块的城市更新规划。在深?项?地进?调查之后,我们发现,2010年世博会期间,这??地上每天会有100000?,很多?都有排队10?时进?个场馆的回忆。但是在我们去调研的时候,世博区空???。要知道,这块地占据绝好的地理位置,??的建筑全都是?师操?,但是,这?没有任何事情在发?,空???。这不禁让我们质疑:城市,真的会让?活更美好么?或者事情的真相应该是:产业,让城市更精彩。如果没有产业,?们不在这?“产?价值”,也?然不会定期到这?聚集,?然也不会产?任何定期的消费……空???的世博园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没有产业。产业吸引产业,有了产业聚合,形成?态系统,营造社区环境,才能真正激活城市,释放价值。所以,在凤凰汇浦西的规划中,我们特别强调将凤凰集团的产业导?,将?活?式导?,创造出产城?真正的融合的城市魅?区。

  03产业社区的空间营造有了产业定位,那么承载产业聚集的载体,对留住产业及?才、培育产业有着关键影响。纽约市在2011年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中指出:今天?才与资本的流动在城市之间创造了激烈的竞争,我们正在争取最好的想法和最有能?的员?。为了实现强有?的经济增长,我们必须创造?个助?有才华的企业家和企业成长的环境。太睿智了,试想?下,?疆如果不在深圳,可能成功吗?我相信不可能!深圳给到?疆发展的养料(完善的产业?态系统);给到开放度相当?的?化氛围。我前?年去深圳,?位创业的伙伴告诉我,他们感觉到这个城市“爱”他们!这对我震撼太?了,我爱上海,但是上海是否爱我,我不确定。那到底什么才是?个企业成长的环境呢?我们在?量的设计实践中总结了?套设计原则,今天以浦江智?为例,跟?家分享?点:整个浦江智?由东、中、西3个地块组成,整体规划?积约1100亩。我们做的是?期与三期。1、基于运营的设计,营造产业?态,营造产业?态系统中最关键的诱因之?就是:连接Connect我们以??湖为中?,将建筑单体绕中?湖景布局,并彼此形成围合的空间组团。就这样,错落的建筑构成了新的城市天际线,各组团内部?形成了私密的庭院空间,让企业的员?之间能在“庭院”?不期?遇,通过?态去实现更多连接。连接的前提是——“看到”与“被看到”,所以我们以“?”的尺度为本,设计了驳岸和林地,形成充满?然野趣的滨?空间,点缀了交流和休憩的开放空间,并结合滨?环境设置了景观游步道,增强了体验感。

  哈佛商业评论拿出令?信服的证据表明:多样性孕育创新,并能推动市场增长有研究称:?个城市,如果其规模是邻近城市的10倍,其创新能?就不只是后者的10倍,?是17倍;?个规模是?镇的50倍的城市,其创新能?是后者的130倍。城市其实是?个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态系统,每个物种的数量在互动中达到平衡。多样性越强,说明系统越强?。所以,我们在这个产业社区?配备了会议室、展?中?、员?餐厅、健?房、咖啡厅等配套设施,打破了传统园区单?的模式,丰富了8?时之外的?活空间,创造出各种多样化的“场景”,你可以在这?野餐、散步、戏?,进?各种活动,多元性激发了?们的交流创新。2、品质是最?的时尚我们相信,品质才能创造经典,经典既是最?的时尚,也是对地球母亲的?份尊重。有数据显?:如果我们在建筑上提?40%的品质,将减少地球16%的污染和能源消耗,?由此提升的?活质量,远不?40%。关注品质减少了对地球的负担!在浦江智?的外??上,创造性的使?3D打印?材,使颜?和纹理更?然?动,且降低了建筑能耗;双层中空玻璃在塑造现代?质的同时,兼具了采光、隔?、保温等功效;防腐?格栅构架不仅环保耐?,?且??增强了形态的表现?。中庭与空中花园、景观阳台相结合,在保证采光、通风的同时,促使建筑内外空间的融合。中庭空间被?、?、?等元素妆点,展?了浓郁的中国情节和建筑话语姿态。园区内采?光伏玻璃、智能照明系统、中?回收系统等措施,能有效改善园区内部?环境,形成了良好的?态节能?范。值得?提的是:园区内建筑全部采??项节能的技术建造:1、外墙外保温系统2、地源热泵系统;3、太阳能光热利?系统;4、全新风置换全热回收系统5、楼板埋管系统;6、外遮阳卷帘系统;7、LED节能泛光照明系统;8、双?LOW-E中空玻璃9、屋顶绿化;

  10、??收集系统。这使它获得了德国环境署在海外授予的第?个节能建筑认证。在这样?个指数时代,每?年都会发?巨变,?业变化太快,公司起落也是平常事,所以现在规划好的产业定位,等3年之后完全做好,市场绝对会完全不?样。产业地产的产品?定需要聪明地快速配合市场,以最?的投?最?程度地试探市场、进?引领市场。产业社区的打造也需要“精益”,需要最?可?性模型。在不少成功的案例中,我们的策略是在?开始??约3500平?的?积快速做出?范区,启动招商。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学者,?谓有?楼之谓也,有?师之谓也”,营造产业社区,也不仅仅是华丽的建筑,?是要找准定位,真正要打造可持续的产业?态,让产业吸引产业,?才吸引?才。希望每?个?都能在合适的?作环境中实现最?的价值!如果你在产业社区等问题上想与我们交流?请毫不犹豫地联系我们!电话/微信:134****4916.关于办公及产业,也许你会喜欢:打造都市经济圈的铁三?中??业园:“?带?路”上的产业园区典范全球最绿?的商业写字楼!

  引?了Google这样的龙头企业,为啥这座城市还是没有活??成就尔湾的7?要素

  探秘全球最?的?科技诞?地——MITMediaLab最?的城市总部群-亚马逊西雅图最智慧的1平?公?-埃因霍温?科技园区全球最绿?的办公?楼

  这个产业社区凭什么有欧洲最?的创业?态?!全英国最棒的产业社区!办公空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想要更多案例,赶紧关注我们,点击案例合集。

篇七: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人才培养与管理技术协作信息当前,人才也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本文以某商务园为例,如何积极抓住商务园区的重大战略机遇,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加大引人引智引技入秦工作力度,破解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的途径与方法,对加快建设商务园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期望此次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商务园区人才引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刘影专业人才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人类生产力要素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3.人才引进有助于改善商务园的人力资源结构。如今,商务园存在管理人才冗余、人才资源短缺等突出问今天,以自然科学和新技术进步为主要核心的现代生产力和新题。一些好的关键性岗位往往很难招到好的专业人才,而其他关要素逐渐发展成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键岗位往往人浮于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商务园的人力资源成的重要指标。科技发展源于专业人才的不断提升和助力,尤其是本。因此,做好内部人才合理引进,一是要坚持引进合理数量的高端科技更是来自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支撑,因此,人才在我国现内部专业人才的原则,二是要遵循合理充分选择和有效合理利代经济社会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是国家人才用内部冗余专业人员的原则,不断改善商务园内部人力资源管发展战略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完成人才引进,就不可能理结构。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自2017年以来,全国人才争夺“白热化”,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不断推出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在此4.人才引进可以提升商务园人力资本价值。做好加强商务园内部的高层人才流动引进管理工作,不仅背景下,商务园区深入推进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整个可以促进内部高层员工之间的流动,大家各司其职,发挥更大的人才工作将重点放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方面,期望造就一支结社会价值,而且还可以加快引进新的高端技术人才进程,为促进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然而以具商务园的持续发展进步注入新的青春活力。因此,引进人才管理体的现实来看,整个人才引进共组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园区电子是不断提升商务园人力资本管理价值最重要的一步。商务商务园区以年薪二百万的高薪聘用了一名高层次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却无法扎根留住。一、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必要性1.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二、商务园区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在相关研究调查中显示,商务园区想要得到有效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一项最为重要的战略和财富资源,商务园区的实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商务园区内部所包含的人才来展现。商务园只有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才能为商务园生区的人才引进指的是商务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社会或其产力的持续发展上升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人才聘用引进工他商务园区的人才进行吸纳来丰富自身的人力资源;而人才流作是保证商务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一个核心环节。商务园在失主要是指商务园区在运行过程中高职称、高技能性的人力资进入发展新阶段,必须更加高度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才能有效源出现大量辞职的情况。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具备博士学位促进整个商务园的长期高速健康发展。2.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以及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才出现流失的可能性最为广泛,而大量的人才流失会直接导致商务园区内部的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商务园只有拥有一批高层次素质的创新技术人才,才能更的应用,并且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也不利于商务园区内部建立快地实现转型优化升级,生产开发出来的创新产品才能更快地稳定的人力资源队伍,导致商务园区呈现不稳定的动荡状况,推陈出新,从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人才是推动对于其他人才的稳定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商务园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人才的有效引进使用是推动商务还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商务园区出现人才资源的崩塌。园发展创新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带动各个领域处于窑窑

  技术协作信息人才培养与管理快速变革的状态,我国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大大缩短中心,减少和防止“官本位”的影响。单位要建立服务于员工的观了我国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念,经过诸多渠道对员工鼓励,充足激发与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商务园区的发展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并且我国的专利发明性。在商务园区中,员工这职业因为营销工作的比较独立性,水平基本与欧美发达国家呈现持平的状态。但值得注意的是,员工之中平常联系疏松,不容易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单位可全世界目前大约依旧有5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属于发达国家,以经过加强学科组建立等形式增大员工的归属感。另外,要营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商务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资源良好的情感环境,促使员工在单位都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团进行有效地利用,在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是缺乏相应的理论支体的温暖,感受到领导对其的尊重与关心,员工的心则会稳定,持,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有明显的不足,而商务园区想要就不会萌发离开意愿。因而,单位理应为员工加入单位的管理在这样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从人才引进的多个角度与决定提供条件与渠道,主动推广单位信息公开条例,保护员工入手,将人才与商务园区的发展进行有机地融合,商务园区的发的知情权与掺入权。展就等于员工的发展,而员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商务园区的发展,两者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共赢状态,则能够使商务园区的发2.推行“项目+人才”引进模式,项目带动人才引进。“项目+人才”引进模式是一种通过引进项目来引进人才的展持续有效,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发展直接与商务园比较复杂、具有前瞻性的曲线引进方式。商务园区内的用人单位区的长远发展相挂钩,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可以采用“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政策措施,通过配套打包模式的优化管理,并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市场来引进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并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设质量得到提升。如果将“项目+人才”一并引进的话,可能会使人才引进政策更人才的引进对于商务园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优秀的人为顺利地推进。虽然这种人才引进方式可能会增加成本、产生重才能够帮助商务园区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还能够使商务新划分和明晰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也为商务园区创造园区在运行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人才的引进能够为商务了“人财”两得的机会。园区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也能够使商务园区的整个人才队伍具有极强的活力,使商务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创新性,3.通过事业留住人才。首先,事业留人的基础是载体,需要建立健全引入人才发展这也是商务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创新的基础。公司的发展最事业所必需的载体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创业及产业园区的建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优化,而人才的引进则能够使商务园区设力度,提高园区各种设施的配置水平,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得到促进,通过有效的人才引进,能够帮助相能,打造办公场所、生活空间、成果转化平台等多种职能于一体关工作人员更为顺利地开展一系列的经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的新型高新科技创业园区,使其成为人才生活工作的有力保障能够使商务园区的整体管理体系得到优化。三、商务园区引人留人对策建议1.针对不同人才特事特办,保障人才待遇。和可靠载体。其次,事业留人的重点在于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其进步所需的事业规划与发展空间,要针对引入人才不同的性格特点、长项和短板来为其制定专业、科学的个人事业规划,真正从商务园区应以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方案为前提和基础,借鉴人才自身的角度为其设计职业路线图,使其时刻能够看到努力其他区域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出台具体的人才引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如对于高科技研发类人才,应该尽可能地进政策,比如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依靠本国著名高校面向全球吸为其提供充裕的研发时间、弹性的出勤制度、丰富的科研资料以引人才,并通过优惠补贴政策留下人才。同时,以《商务园区急需及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总之,尽一切可能为引入人才提供发展紧缺人才目录》为基础,采取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互衔接、事业的各项有利条件。最后,事业留人的重要保障在于创造构建硬性规定与柔性措施相互结合的方式,出台一套针对发展实际、和谐的工作环境,商务园区应大力提升园区内各创新商务园区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规划方案。针对部分专家院士等特殊人才,的商务园区文化,严格管理办公环境,促进人才工作环境的和谐可以采取一人一政策的方式推进,进一步提高落实人才待遇的化和团队向心力的提升。执行力度,比如解决其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并督查政策的落实情况以确保吸引更多的人才力量参与商务园区的建设发展4.利用体制机制优势留住人才。第一,体制机制留人关键是建立公正、高效的人才工作绩效[3]。构建正确的人力资源观,传统商务园区管理观念强调等级,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人才的工作绩效准确反映到自身的升职、薪位以及身份,强调行政性,缺乏对员工情感需求的关注。现代科酬等方面,对奖励和荣誉做到根据工作业绩“能者上、平者让、庸学的商务园区管理观念要重点突出员工主体地位,以员工作为者下”,将奖惩措施进行公示。第二,建立可以全程追溯的量化式窑窑

  人才培养与管理技术协作信息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同时也应考虑到行业差异,对那些存在创新间的设置,并不是对员工进行画大饼的忽悠,而是真心的为员工风险、成功难度较高的高科技行业能够允许失败、允许科研人员的未来进行着想,管理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时,想要留住拿出更长时间进行科研周期更长、研究价值更大、难度更高的创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心比心,切身处地的了解员工的心之新研究工作而不去参与一般成果考评,需帮助人才尽量克服工所想,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得到优化,考虑员工的未来作中的困难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基层人才需要加强发展不仅对于员工来说有一定的帮助,当员工在商务园区的岗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建设破除基层专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位上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后,员工的成就感会大大增强,障碍,向基层放权以便最大限度地从基层发现人才、培养人才。5.提供优惠待遇留住人才。这也能够使员工的忠诚度得到提升,有助于改善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使我国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商务园区在进待遇主要包括现金、非现金两种,其中现金待遇大多表现为行人才管理时,需要通过合理的薪酬水平以及发展方向来对人薪金、奖金或者股权等形式,非现金待遇包括免费医疗、休假、免才进行掌握,但也需要强化商务园区文化以及道德的建设,通过费学习之类的福利措施。商务园区实施市场化薪酬待遇和福利建设与人才之间的心理道德契约,能够使道德对人才产生一定待遇,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比如逐步推行项目薪酬、成果薪的约束,一方面来说能够使员工的忠诚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酬、评价薪酬等多种薪酬制度,稳步推进商务园区年金、补充养能够有助于降低人才流失状况的发生,所以商务园区一定要建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种激励方式,探索实施股权、期权等中长立良好的商务园区诚信环境,并且在商务园区内部建立完整的期激励措施。同时,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商务园区文化使员工在工作中意识到诚信的价值,并且意识到化基金,综合运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发放奖金等多商务园区将员工作为家人看待,这样能够使员工心中形成完整种扶持方式,努力形成科技、人才、金融三者紧密结合的发展模的诚信理念,而通过一定的合同管理能够有助于对人才进行约式。除此之外,建立人才公费休假、外出学习、调研制度。6.构建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当下,很多商务园区采用的一般都是年度总结、民主评价等传统形式实行考察。该方法缺失客观的指标,没有充足体现考束,降低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增加失信成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提高人才的管理质量。四、结束语本文以某商务园区为例,通过分析能够看出,改进和提升人察该有的积极价值。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理应具才引进质量和水平,不断吸引、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商务园区备较强与针对性以及实践性,关于不同的员工级别,不同的岗位发展、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才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做特性设立出不同的考察方法与绩效目标。商务园区绩效考察的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还要不断优化商务园区的软环境,具体内容包含素质考察、科研能力考察以及营销成果考察三方增强产业基础等,使人才优势和商务园区发展实现“共赢”。面。营销是商务园区培养人才的关键与重点步骤。很多单位对于员工职称评判的量化指标中,过分强调员工的科研能力,然而对于营销步骤缺失对应的重视,导致很多员工没有营销的动力。商务园区理应建设公平科学的营销评判指标。营销评判指标理应参考文献:呈现出营销目标的明确性,营销方式的合理性,营销内容的前瞻[1]赵玲玲.深圳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性。商务园区管理人员理应将上述内容给以量化并逐步每项实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2):92-96.行考核,并根据绩效评判,建设科学恰当的薪酬体系。7.为员工提供合适的未来发展空间。商务园区管理层在知晓优秀人才辞职的信息后,理应在第[2]李锶盟,孟鑫.基于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角度研究雄安新区人才引进策略[J].统计与管理,2020(11):20-23.[3]陈征,王颖“大数据”.视域下的雄安新区人才机制长廊建一时间介入,了解辞职的真实原由。如辞职者是因为其所面临的设[J].经贸实践,2018(11):15-16.困难辞职,要积极主动解决其面对的困难,诚恳的实行挽留。通[4]王东升.人才抢夺战及人才引进方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过诚恳的劝解后,仍然坚持辞职,则要给以充足的理解,并且在息化,2019,22(2):140-142.其离职后仍然维持良好的关系。关于个别十分优秀的人才与有[5]付玉香.建筑企业人才引进的现状与改进分析[J].商品与些抢手专业的人才要务必防止流失,关于有些不合格的或是替质量,2021(7):82.换成本较低的职员,则可以不重点挽留。除此之外,再进行员工的管理时,需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未来发展空间,而这种发展空(作者单位:烟台总部经济基地服务中心)窑窑

篇八: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工作心得体会: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社会上已积存和正在生成的分散人力资本通过流动向某一特定区域集中,从而形成较大的群体人力资本的过程。人才集聚的根本动力来源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单纯的人力资本投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直接形成生产能力,一定量的人力资本只有与一定的物质资本匹配并与其他适当的人力资本互补,才能综合产生人类的生产活动,才能真正体现人力资本的效能和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流动是人才为实现自身价值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和运作,从而实现人才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由于人才集聚不仅可以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产生集聚效应,使人才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促进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持续高效发展,因此,人才集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如何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不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还与人才集聚的模式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经验

  人才集聚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扶持型两种模式。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来说,市场机制十分完善,人才集聚的形成、演化基本上依赖市场与人才互动的方式来完成。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通过人才对集聚区好处的追逐自发形成的,更多的体现出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的特点。而以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较短,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自发作用比较薄弱,单靠市场机制作用很难在短期内创造足够的条件来实现特定人才集聚。人才集聚的形成、演化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完成。这种人才集聚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是通过国家和地区的干预扶持政策而促成的,属于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模式

  这种类型的人才集聚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在某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以更好的为人才集聚服务,其特点如下:

  人才集聚地拥有资源禀赋优势。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地产生的初始诱因主要来源于资源禀赋上的先天优势。如,美国硅谷的崛起和斯坦福大学所提供的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分不开的,五大湖工业区的产生则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德国鲁尔区的百年辉煌也是建立在其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资源禀赋上的优势首先诱发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使人才环境逐渐改善,对人才的集聚力不断增强。而人才集聚又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聚,两者相互促进,使这些人才集聚中心最终形成今天的规模。

  制度环境优越。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市场主导型人才集聚国家的基本特征。因此,该类型人才集聚地一般拥有完善的法制体系、人才激励机制与风险

  投资机制,为人才集聚地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制度环境。如,美国硅谷的核心激励方法就是有“金手铐”之称的期权制度。“金手铐”的好处在于,在企业现金流短缺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激励的股票期权形式,使企业的核心员工有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企业绩效的增长而“水涨船高”。正是通过这个“金手铐”,硅谷才能吸引众多优秀人才。风险投资市场的高度发达对硅谷的崛起有重要意义。风险资本被称为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在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推动高科技产业从弱到强的长足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发挥重要辅助作用。市场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在该类型人才集聚地的演化过程中,政策变量通过影响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对人才集聚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

  首先,高度重视教育。没有人才,人才集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获得人才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培养。因此,发达国家对教育都极为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都超过了4.8%的世界平均水平。美国历届总统都积极奉行“教育优先”、“投资于人”和建立“脑力强国”的战略。日本是唯一一个义务教育普及先于经济增长的发达国家,自明治时代起日本政府就开始重视教育。日本长期对教育的重视造就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对日本战后能够迅速崛起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使日本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次,积极引进国外人才。与教育培养相比,从其他国家引进人才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的加入到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在引进国外人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美国政府对引进人才的一贯重视,更使其成为国外人才的首选地。从1990年开始,美国实施H-1B签证计划。这是一种有效期为6年的临时工作签证,允许有特殊专长的外国人来美工作,每年签发6.5万个。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将1999年和2000年的H-1B签证数额从6.5万增至11.5万,2004年此类签证数额增至19.5万。美国政府还特别批准每年可有6000名外国科学家和高级科技人员直接到美国合法定居。除鼓励技术移民外,美国还通过提供奖学金、带薪职位吸引各国学生到美国学习。在美国获得高等教育学位的外国公民不受临时工作签证名额的限制,美国还为这些外国留学生取得永久居留权和加入美国国籍打开大门。1999年在美国的留学生达49.1万,大约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3。这些留学生进一步充实了美国的“人才储备库”。在人才引进方面做的比较出色的还有日本。由于日本民族成分单一,排外倾向很重,所以吸引人才直接定居的难度较大。但日本独辟蹊径,立足自身特色,主要采用提供优惠条件吸引留学生、建立海外实验室及高薪聘任的方式利用国际人才。目前,日本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受惠最大的国家。

  (二)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

  这种类型的人才集聚模式通常出现在市场体制不很完善的国家,因此政府会在其中发挥更明显的作用,这种模式的特点如下:

  改善人才环境。人才环境对人才集聚的重要性毋庸质疑。根据发展经济学中的“后发优势”理论,通过对人才集聚规律的研究,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政策变量强化适合人才集聚地区的人才环境,推动人才集聚进程加速进行,使落后国家用比发达国家更少的时间完成人才集聚的进程。通过直接投资建立人才集聚载体已被证实是加快人才集聚的有效措施。韩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改善创业环境上,鼓励海外人才实现事业理想。韩国1974年创办的大德科园区,侧重吸引科研与教学类人才,现已建成生化、理工等多学科科研教学基地。此外,韩国政府还在光州、釜山、大邱、泉州、江陵五个地区分别建设了与大德科学园区相似的科学基地。这些高科技园区的建立不仅对科技发展和科技产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而且给大批高级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海外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市场需求,成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吸纳基地。印度也建立了一些类似于美国硅谷的科学城及以本国科学家为中心的研究所。如,印度政府在孟买的卫星城设立一个高级软件出口区--“软件科学园”,能通过地面卫星站同美国直接进行联系。软件出口区的卫星联系服务费用将根据订户所使用线路和时间的多少而定,通过技术园出口软件可降低成本30%~50%,这对创业人才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外,印度政府每年还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究机构的建设,一些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的设备、仪器、房屋和环境条件已达到一定的国际化程度。

  增加教育投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保证人才供应的基本方式。对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由于人才环境的相对薄弱,大量引进国外人才的可行性不够,教育几乎是其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教育投入的多少制约人才集聚的速度。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这四个经济快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中,教育无疑是实现人才集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在它们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前,其学校入学率就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产品的周期,并加速了人力资本的贬值,为培养一支能跟上技术发展变化潮流的劳动力队伍,这些国家和地区积极投资于高等教育。韩国高校从1980年的236所增加到1991年的273所;在校大学生从1980年的601994人增加到1991年的1761775人;高校教师数由20900人增加到44937人;10年来研究生院也由151所增加到298所。一度落后的印度近年也从重视教育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印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加。目前,印度的大学和专科院校已超过900所,教育产业规模占全国GDP的4.7%。印度在校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我国,其科技人员的总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位。凡是在印度2所国家重点大学和6所名牌理工大学学习的毕业生,在发达国家的著名公司里十分受欢迎。在美国硅谷新崛起的2100家公司中,有820家是印度人创立的。

  实施人才回流政策。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在作为人才输入国的发达国家从国外人才中获得巨大收益的同时,作为人才输出国的发展中国家却面临人才大量外流的严重损失。这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一种变相的、无偿的、逆向的技术转让,而且这种“转让”是比具体技术成果更宝贵的创造力资源的“转让”,是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原动力的流失,其危害和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从人才国际流动演变过程看,20世纪80年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才流动的重要转折时期,在此之前是典型的人才外流,90%的留学生学成不归;而进入80年代后,这些国家和地区为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才集聚的相互促进,采取各种措施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印度曾面对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6所名牌理工学院毕业生有80%流入美国,美国硅谷的工作人员中有38%是印裔。为留住人才,印度政府在1974年和1976年两次制定计划,争取海外科技人员回国定居。具体包括成立科学家储备局,增加科技经费,设立“年轻科学家奖”,并对回国人员在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支出进行补贴。韩国主要靠提供政府资助,尽量弥补海外学子在生活、工资待遇方面的不足和改善创业环境以鼓励海外人

  才回国创业。

  二、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对不同国家人才集聚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中的中国,还难以直接采取市场主导型的人才集聚模式,只有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采取多重吸引人才的政策,才能实现我国的人才集聚,因此,我们更应借鉴韩国、印度等国的政府扶持型人才集聚模式,以加快人才集聚的进程,并以此推动经济发展。

  (一)加快人才集聚的载体建设

  韩国和印度在人才集聚载体建设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我国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才集聚载体,如科技工业园区、大学城、高科技开发区等。这些园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吸引人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作用。其中以北京中关村、长三角经济圈、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最为引人瞩目。但同时也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的现象。很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也建立高科技开发区,不仅无法取得人才集聚效应,还造成资源的浪费。人才集聚载体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优势,只有当政府的政策措施与人才集聚地本身优势相匹配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人才集聚载体并无资源禀赋优势,尽管理论上政策变量可以创造人才集聚,在经济学上也将是无效率的。

  (二)增加教育投入

  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来源,教育投资是最具回报的投资。由于文化背景、发展阶段上的差别,每一个国家的人才集聚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但在人才集聚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度重视教育,拥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经费投资占GNP的比重是较低的。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5%,这个数值不仅低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及4.4%和5.7%的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水平,甚至低于2.6%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列世界第98位。据统计,一般人均GNP3000~4000美元的国家,当年教育投资占GNP的4.2%,而我国目前仅占3%左右,并且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和GNP的年增长率。国际经验表明,要使一国人力资本状况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教育投资增长要快于GNP的增长。

  只有充足的人才供应才能保证人才集聚的持续进行,并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手段。如果我国教育投入的相对比例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的步伐一定会被人才缺乏所阻挡。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教育上的成功为印度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使其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强国。要想为我国人才集聚的进程提供充足的人才供

  应,仅靠目前的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尽可能提高教育经费在GNP中所占比重,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才能保证我国人才集聚的迅速发展。

  (三)减少人才外流和利用国外人才

  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也为人才外流所困扰。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有3/4的各类专业人才留在海外,相当于好几个硅谷的科研力量,也相当于我国现有科技人才的60%。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人才外流的方向主要是美国。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工作,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而我国却呈现1:3的倒比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想摆脱人才外流的困扰,我们必须加快人才环境建设,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建立现代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和人才相关法律法规。此外,日本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不求人才为我所有,但求人才为我所用”的策略对我国很有启发。目前,我国在发展程度上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期望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大量引进海外人才显然不切实际。但我国如果结合自身条件,并在采用国际合作研究、邀请访问学者等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海外人才的有效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我国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

  取得的一个成功例证。

篇九: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产业园区人才引进的意见建议

  作为一个产业园区,人才引进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提升园区的发展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以下是我对于产业园区人才引进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薪酬水平

  作为一家公司,薪酬水平自然是人才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该根据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适当提高薪酬水平。同时,我们也要根据不同职位和不同岗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标准,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福利。

  二、增加培训机会

  优秀的人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愿意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给予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针对不同的岗位和工作需要,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帮助员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这不仅能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更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是人才选择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优化企业的工作环境。比如,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统一的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职务管理体系;优化办公场所,搭建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企业的氛围和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四、加强员工福利措施

  优秀的福利措施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更能以此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我们可以在员工的薪酬福利方面做出一些创新,比如实行股权激励、提供弹性工作制度、为员工提供住房补贴、季度奖金或是年终奖金等方式,这些福利措施都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总之,人才引进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留住优秀的人才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只有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

推荐访问:产业园区如何吸引人才集聚 集聚 园区 吸引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