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9篇

时间:2023-04-29 20:20: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许桂娟;陈杰

  【期刊名称】《经济纵横》

  【年(卷),期】1998()12【摘

  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决策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非公有制发展的三个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总页数】4页(P31-33)

  【关键词】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展望

  【作

  者】许桂娟;陈杰

  【作者单位】长春税务学院经济系哈尔滨市木材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121.23【相关文献】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J],张阳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成长轨迹及前景展望[J],邱家洪

  3.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与展望[J],何成学

  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成长轨迹及前景展望[J],邱家洪

  5.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成就及其展望[J],李太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30年发展历程

  郝文波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4【摘

  要】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的进化史,从小到大的发展史,从弱到强的振兴史,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深化对非公经济的认识,进行艰苦理论探索的过程.非公有制经济30年的理论演进与实践探索,大致分为恢复时期、曲折发展时期、稳定发展时期几个阶段.非公经济,在亿万群众伟大实践中地位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页数】3页(P23-25)

  【作

  者】郝文波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河北邢台,054001【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A84【相关文献】

  1.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思考[J],徐业滨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白永秀;任保平;吴振磊

  3.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论卫星;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方向[J],陈洪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J],许桂娟;陈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中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制度不同于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单一公有制和当前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私有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性实践。

  中国公有制经济情况

  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或部分劳动人民共同所有,表现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从中国现状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

  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结构。

  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24%,工业总产值占77.6%;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76%,工业总产值占

  2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公有制企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过分分散的状况得到很大改观,在工业经济中的数量和产值比重均明显下降。

  2008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5%,工业总产值占28.4%;集体企业数量占2.8%,工业总产值占1.8%。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8,8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508亿元,占29.5%;实现利润9064亿元,占29.7%。集体工业企业资产总计499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9亿元,占1.8%;实现利润617亿元,占2%。

  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

  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

  1949年-1978年为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里,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被限制利用、被根本改造和被取消的发展过程。第二个时期为1979年至今,经历了从允许发展到鼓励发展的过程。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部分,它是指公有制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资经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从数量上看,2008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917.33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0.9倍和46.8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达到245,850个,占企业总数的57.7%。从创造的产值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中,私营企业占2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

  29.5%。从就业看,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仅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3.5%,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业。

篇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篇五: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作者:徐亚娜作者机构: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出版物刊名:胜利油田党校学报页码:45-48页年卷期:2010年第1期主题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国家政策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改革开放为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两个30年的变迁。在第一个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变化比较大,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否定,由利用到限制、改造,由有所松动到完全消灭,走向极“左”的曲折过程。第二个30年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0年。经过60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篇六: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张阳

  来源:《商情》2012年第26期

  【摘要】如何对待和解决建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遇到的新问题,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可辩驳证明,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中国,只有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

  1、改革开放前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

  1.1保护和扶助时期(1949-1953年)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制定了一些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即“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份,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些规定为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这一系列的政策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正是依靠鼓励扶持的政策,使得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但1952年1月,中央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了“五反”运动,标志着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护”政策的终结,开始转入以“限制”为主的政策。

  1.2改造和限制时期(1953-1956年)1953年9月24日,党中央在庆祝国庆四周年上提出了“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的目的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这一时期,由于党的政策致使个体私营经济近乎绝迹,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中共八大前后,党的一些领导人开始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作出了适时的调整。遗憾的是,这些理论和政策尚未贯彻到底,就被“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运动中断了。

  1.3调整和退回时期(1957-1978年)

  反右斗争以来,国家社会形势趋于紧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打压政策也逐渐升级。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党对我国主要矛盾判断失误,致使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愈益偏“左”,否认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对私营经济采取了取缔、消灭的政策。

篇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篇八: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实践意义

  作者:任淑荣

  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23期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大。目前,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和发展对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探讨其发展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历史脉络

  实践意义

  研究与分析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

  内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同历史时期其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心不同。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由多种经济经营形式构成,如私营经济、民营资本经济、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等,各种经营体制所表现的经济内涵不同,非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资本划分,生产资本都归个人所有,和公有相反,从事私营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本,在经营过程中独自承担经营风险;二是雇佣劳动关系,劳动雇佣关系是一个支撑企业运行的基本关系,在绝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采用家族经营模式,家族成员作为管理中枢,雇佣其他员工作为支撑企业运行的基本单元,一般企业雇佣的员工越多,企业经营规模越大;三是经营目标,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一切经营决策都以效益为主体而制定的,对社会公共建设的作用很小。

  (二)主要特征

  1.经营规模小。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运营成本低,生产工具较为简陋,小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基团虽然生产力低,但是其市场灵活性很好,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相对于其他经济体制,非公有经济体制资本运作更稳定。

  2.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大多通过劳动和资本运作形式维持生存、获得经济利益,自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私营模式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媒介,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转型发展的重要表象。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经营方式以知识、技术为发展中心,这种知识技术基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私有经营企业必须时刻变换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使企业更适合在社会经济体制中生存和发展。

篇九: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历史演进

  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重要性

  总体概念: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一、“非公有制经济”名词发展过程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要最终“消灭私有制”。因此,在党的早期文献中有关政策多是针对私有制,当时,文献中只有资本主义经济而不可能出现非公有制经济这一名词。

  2,非公有制经济这个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是1991年中央15号文件。文件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前这类经济形态叫什么?叫资本主义经济、私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受到国家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会动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会在与公有制经济的联系、竞争、合作中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央政策明确,要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52)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

  第二阶段(1953—1956)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阶段(1957—1978)单一公有制(毛主席认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

  第四阶段(1979—1992)非公经济由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转到了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第五阶段(1992—2001)非公有制经济被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阶段(2001—至今)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沿海地区非公经济在GDP比重超过80%)

  四、非公有制经济现状

  到2011年非公有制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数的66.4%,非公有制单位吸收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总就业人数的79.7%。

推荐访问: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脉络 脉络 非公有制经济 我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