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国安然事件引发对企业伦理思考(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14 11:20: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议美国安然事件引发对企业伦理思考(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浅议美国安然事件引发对企业伦理思考(全文完整)

 

 1

 浅议美国安然事件引发的对企业伦理的思考 1 安然事件的背景及事件的主要发生过程:

  安然公司, 成立于 1985 年 7 月, 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 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 做着实在的生意, 有良好的创新机制, 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

 安然公司在 2000 年《财富》 世界 500 强排名第 16 位, 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 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

 另外, 该公司还运营着一家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宽频部门。

 安然公司同时也经营纸、 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

 该公司在美国控制着一条长达 32000 英里的煤气输送管道, 并且提供有关能源输送的咨询、 建筑工程等服务。

 公司所属 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 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 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 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 5 个领域的经营业务。

 1996 年公司总收入达到 132. 89 亿美元, 净收入达到 5. 84 亿美元, 总资产为 162 亿美元。

 主要子公司有:

 安然天然气管线集团、 安然投资公司、 安然能源服务公司、安然国际公司、 安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 安然再生能源公司、 安然资本和贸易资源公司等。

 在 2001 年宣告破产之前, 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 40 个国家和地区, 安然拥有约 21000 名雇员,资产额高达 620 亿美元, 总收入达 1 000 亿美元, 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 更是达到 3 000 多个,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 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 2000 年披露的营业额达 1010 亿美元之巨。

 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 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 2002 年在几周内破产, 持续多年精心策划、 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

 安然欧洲分公司于 2001 年 11 月 30 日申请破产, 美国本部于 2 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

 但在其破产前的资产规模为 498 亿美元, 并有 312 亿的沉重债务。

 过度膨胀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应对经济环境的逆转, 而导致无法经营运作状况的恶化, 以破产结束企业。

 其实正如“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的道理一样, 安然公司的破产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

 壮大后的安然不再依靠自己起家的产业, 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 于是便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

 安然管理层认为, 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 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 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 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 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 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 另外安然与当时位列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串通, 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 用于资本运作。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自安然公司 1985 年开始就为它做审计, 做了整整 16 年。

 除了单纯的审计外,安达信还提供内部审计和咨询服务。

 安然从 1997 年到 2001 年间虚构利润 5. 86 亿美元, 并隐藏了数亿美元的债务。

 从一系列的真是数据中不难看出, 安然公司在“转型” 后, 整个公司完全变成了一个虚构的产业, 一个表面风光但内在早已空虚的泡沫, 在其分公司在拉丁美洲等地收到强烈的政治压力之后,这个泡沫终于被戳破了。于是在 2000 年, 安然公司的股价一夜之间从原本每股 90 美元跌至不到 1 美元,并最终于 2001 年 12 月 2 日申请破产保护, 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 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2001 年 11 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 1997 年至今, 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 5. 86 亿美元, 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 隐藏债务 25. 85 亿美元, 通过大约 3 000 家 SPE(其中有 900 家设在

 2 避税天堂) 进行自我交易、 表外融资、 编造利润, 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

 消息传出后, 立刻引起美国金融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大动荡, 负责对安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安达信也成为传媒焦点。

 人们指责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

 2002 年 12 月 4 日, 安然正式宣布申请破产。

 安然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于 2002 年2 月 2 日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一份长达 218 页的报告, 据该报告, 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 是因为管理层经营不善, 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敛财富。

 报告揭露, 安然公司从 90 年代末期到2002 年夏天的金融成功都是虚幻的泡沫。

 多年来, 安然公司一直虚报巨额利润。

 一些高级经理不但隐瞒上一个财政年度(2000 年 9 月到 2001 年 9 月) 安然公司高达 10 亿美元的亏损, 并且出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安然股票。

 报告还揭露, 安然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们成立了 许多复杂的机构, 并和公司外部人员勾结, 操纵安然的财务报表, 从中赚取了 数千万美元的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黑心钱。

 在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 对安然破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 德勤已经受委派进驻安然, 调查安达信在美国的会计和审计业务。

 尽管安然欧洲分公司已于 11 月 29 日宣布与母公司分道扬镳, 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依然受命监管安然欧洲公司。

 结果为安然出具审计意见的安达信只能陪同安然坐在火山口。

  2 浅议安然事件出现的问题:

  2. 1 公司 管理层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 从而忽略了 本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所谓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即是指是在一家企业中拥有一种或多种权益的个人或群体。

 在本案例中, 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企业的员工、 与安然公司有经济关系的普通大众、与安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各大公司以及美国乃至全球整个经济社会。

 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 广大的员工将自己大量资产投资在安然公司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 同时随着安然公司的破产, 广大员工们顿时变成了失业者; 对于曾对安然公司进行投资的广大普通民众而言, 这样的结局, 不仅是他们在经济上遭受到了, 是手中原本的潜力股顿时变成了一张张废纸, 更重要的是使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收到了重创; 对于与安然公司有经济往来的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最为严重的应该是替其进行虚假报账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随着安然事件的发生, 安达信不仅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连公司都走向了破产, 其管理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可谓结局很落魄, 而像花旗集团、 摩根大通等这些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对安然公司破产的受害者进行了赔偿。

 安然公司凭借与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 用一个完美的骗局掩盖了自己长达十年的亏损状况,并且直接造成了股票市场市值的虚高, 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后, 公司突然出现的高台跳水现象使得其对年来累积下的顽疾在一瞬间爆发, 并殃及到了广大的股民与其他相关机构。

 安然公司的这种作假行为, 不仅是不合法的, 更重要的是它不道德、 不符合企业的基本伦理秩序的, 这种行为不仅是其股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使得不仅是美国的, 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都经受了一次巨大的冲击,同时这也使得很多的股民对股票市场失去了原有的信心, 甚至是对监管不力的政府机构也产生了怀疑的态度。

 2. 2 从企业道德推理的角 度来说, 安然公司 过于注重自 身的功利性。

 尤其是安然公司的企业高管们, 为了掩盖自己对公司管理不善所引起的长期亏损现象, 不惜借助做假账等不良手段, 不用说起码的道德意识, 就连简单的推己及人都没有能够做到, 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使得本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最终使得自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

 安然公司在本事件中显然没有对自己所做有清晰的认识, 他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一种零和游戏, 其实如果安然公司能够及时的更正自己多存在的问题与错误, 很可能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在共赢的状态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也不至于自己落得破产的地步。

 可见, 企业伦理是一个企业发展永远的紧箍咒, 如果想逃脱它或者打破它, 最终只会让一个企业落得更为悲惨的下场。

 2. 3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道德责任、 慈善责任四个阶段。

 破

 3 产前的安然公司是一个具有很有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司, 但是如果从它虚构盈利状况的角度来说, 它并没有履行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不论是通过自身的盈利为社会创造价值, 还是遵守法律和严守道德底线不对股民发布虚假消息, 误导股民的投资方向。

 如果说一个企业对企业外部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还可以宽恕, 那么作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在破产的时候对为自己奉献了一切的职工没有起到丝毫保护作用, 这样责任就是不可推卸的了。

 整个事件都充分的说明, 安然公司的破产从它打破企业伦理的那一刻就已经主动了, 被揭露出来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 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安然公司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公司, 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能够尽全力为社会创造一切可能的价值, 在出现亏损问题后又不及时补救, 而是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掩盖自己已经存在的问题与错误, 最终导致原本一个前景很好的公司, 走向了破产的结局, 同时还因为自己错误产生的连锁反应, 使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收到重创, 使得政府监管的公信力下降, 使得股民信心大挫, 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环境。

  3 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安然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而且美国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在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鉴于本门课程的主题是企业伦理, 下面作者就仅就企业伦理及相关方面进行分析。

 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 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这些启示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公司治理, 以及会计审计、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3. 1 从企业内 部分析 应该建立尽量完善会计与审计制度, 不能将监事会、 审计部门视作限制部门不起到应有的作用, 纵容某些高管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应有的道德底线, 违背一个企业人应有的伦理道德标准。

 健全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 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历来倍受推崇, 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象。

 然而, 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 美国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

 正如我们对事物主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一样, 公司治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对于公司丑闻, 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不论是对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进行审计, 都应该关注管理层的态度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

 我国 2005 年新修订的《公司法》 和《证券法》 中突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理念, 强化了“三会” 、 股东、 高管人员以及外部监督等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制约关系, 加大了公司主体造假的责任, 我们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联系, 一个好的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过去, 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更多从会计控制入手, 目前尚未建立起与国际上相衔接的制度。

 事实上, 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组织构架、 人事管理、 业务流程、 薪酬制度、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信息处理、 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并且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 规模的不同, 导致在控制程序设置、 控制方法选择等方面也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 我国的的公司应该从内部建立起一种不仅为了盈利, 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谋取福利的企业文化, 这样会使我们的企业更加壮大。

 以前通过一些纪录片曾经看到, 日本作为全世界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 其保持长寿的秘诀并不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 也不是通过不断武装机器设备或者打广告来虚构自己的经济实力, 他们往往是通过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不断传承的企业文化, 用文化和信仰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

 安然事件的发生, 说明整个公司都没有一种保持诚信的信仰, 因此大家都只是为了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而做出一些违背企业伦理的事情, 我们国家拥有深远文化的底蕴, 借助文化的力量来促使企业的每一个都变得诚信、 遵守道德, 那整个企业的形象也自然会高大, 企业伦理才能真正在企业的管理者那里得到实践。

 4 3. 2 从企业外部分析 安然事件的发生警示我们, 总会有人千方百计的去钻法律、 道德的空子, 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控制机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这样的事件只会层出不穷, 对社会产生的经济危害也会日益严重。

 因此,我们不仅应有证监会、 银监会等这样的规范股票市场的国家监管, 还应该设有对企业甚至是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监管作用的机构, 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破坏正常经济秩序, 对社会产生不公平或者不合理的现象与纠纷才能变少, 经济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构建起来。

 总而言之, 企业伦理的发展与实践不应仅仅依靠个人或者是某个组织自身对伦理道德认知, 有时还需要一些相关的法律、 制度对其进行完善, 从而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 从而在全社会中树立起这样一种以遵守道德为荣, 损人利己为耻的道德观, 这样我们企业才会发展得更好, 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也才会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参考文献:

 【1】

 马德林. 安然事件与我国会计改革. 《江苏商论》, 2003, 3: 23 【2】

 徐静. 对安然事件的反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5:116 【3】

 马宏建, 朱青, 安然事件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几点启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5: 42

推荐访问:浅议美国安然事件引发对企业伦理思考 美国 安然 伦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