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14 11:35: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文档)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体会 心得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广大航天人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英雄团队”,我们当学习“三过硬”的“航天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探索“星辰大海”。

 永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赤子之心,做“思想过硬”的信仰者。东风航天城建设初期,10 万大军挺进戈壁,在人烟稀少的茫茫大漠中隐姓埋名,在十分有限的科研条件中攻克难关,在经年累月的演练冲锋中以苦为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 700 多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先辈,他们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用一心为国的大爱铸就航天梦想,用无怨无悔的忠诚谱写时代赞歌。党员干部应当学习航天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个人利益与人民幸福紧密相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计个人得失,不较名利地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好为国为民的信仰旗帜。

 锤炼“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拼搏之姿,做“技术过硬”的开拓者。航天员需要经历八个大类、上百个课目的高风险高负荷训练,

 在脑部缺血、呼吸困难、承受八倍于自身体重重力等常人难以忍受的状态下完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以逃逸系统为代表的多项世界难题,研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在航天技术前沿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党员干部应当锤炼工作技术本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常怀“空杯心态”,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干事创业中时常总结经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优化方法。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用人单位应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的专业化需求,开展精准化、个性化培训,增强专业化培训的次数和深度,更好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铸就“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之魂,做“作风过硬”的践行者。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首批航天员邓清明曾四次入选任务备份梯队,他“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甘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不求回报,执着坚守。目前世界上 500 多名航天员中有 27 人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罹难,每一次飞天任务前,航天员们都会立下“生死状”,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当锻造工作作风,基层没有聚光灯和华丽舞台,要有耐得住寂寞的静气,日复一日地无私奉献,年复一年地为民服务,发挥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培养攻坚克难、担当重任的能力,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

 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在基层一线和关键时刻能靠得住、顶得住压力,在平凡岗位上贡献“不凡”之力。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勾勒出一道属于中国的美丽弧线。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星辰大海,征途在前。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2021 年 10 月16 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这是对“两弹一星”元勋和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精心准备的“礼物”,是跨越时间的浪漫。从无人飞船到空间站稳定运行,航天人用拼搏和担当,创造了发射“0 失误”和回收“10 环打靶”的优异成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激励自己,扎实工作,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仰望星空敢于追梦,树立航天精神“风向标”。从 1992 年党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无数科研人员白手起家、奔波调研、埋头苦干,航天员在训练中五官被挤压变形,呼吸困难也从未说过放弃,成绩和高光时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是无数的汗水、泪水甚至是鲜血,航天人在日积月累的磨砺中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在新征程中,广大青年干部要树立起航天精神“风向标”,沉下心去,带头学深、学精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要结合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检视自己的信念,做到“真信”,把心中“信仰”转化为脚下“力量”。要善于做艰苦奋斗的带头人,要勇于负重前行,要有一种“闯”的冲劲、“冒”的勇气,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在历练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百姓的幸福生活、祖国的美好发展相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战略中来,不断探索梦想“星

 空”,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浇灌出梦想“花朵”,培育出梦想的“硕果”。

  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锤炼敬业为民“赤诚心”。当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准备出舱时,听到轨道舱里响起火灾报警声,但他毫无犹豫迈出步伐,“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完成任务,让五星红旗高扬在太空”,展现出中国航天员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要秉持“赤诚为民”真情怀,无论做什么、在哪里,不管事业怎样、业绩大小,在平凡的岗位上要有所追求,把爱国为民情怀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激情。要俯下身子“看清蚂蚁”,走进农田“闻闻稻香”,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切实听民声、把民意、汇民智,甘于做人民的“公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者、奉献者,把“互联网+三农”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发展理念之中,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新农人入乡创业,激活乡村市场,盘活乡村资源,为农村注入新的生命,让农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把摸实、办快、办细、办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作为自己成就感的重要来源,让人民群众能够持续拥有成色十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绘就强国圆梦“新蓝图”。“嫦娥”“神舟”“蛟龙”“天宫”“北斗”……这些富有特色的名称,使原本高深的航天科技成果变得生动可爱,中国航天人用实力把浪漫神话变为现实,用行动诠释着探索与创新永无止境的航天精神。神舟飞船系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航天人开展了数千项技术攻关,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方案;嫦娥工程顺利进展,奔月梦想早已实现;火星探测技术突飞猛进,探索星辰大海的新征程正在开启……一系列新成果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开拓创新的精神,让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挺起骄傲的胸膛。今天的中国航天人,35 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 80%,在世界同行中尤显青春洋溢。基层干部也要在基层一线传承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破除旧的框框,推陈出新,在实践中谋划新思路,探索新规律,破解新难题,切实增长政治智慧和工作

 本领;冲破一切阻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创造性的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知难而进的姿态,进一步解放乡村发展生产力,用勇于创新的势气,为加快乡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星空浩瀚无边,探索永无止境。如今,载人航天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奏响着新时代的华美乐章。在新时代,我们在航天领域、量子通信、高铁技术等领域都备受世界瞩目,基层干部也要大胆创新探索,践行航天精神,勇于攀登超越,赓续红色血脉,把中国航空航天自强、拼搏、创新、坚持、奉献的豪情壮志薪火相传,稳步推进关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 体会

 10 月 14 日,北京时间 10 月 16 日 00 时 23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如果“神十二”的发射为“梦圆九天”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那么“神十三”的启程将迈出我国探秘浩瀚太空征程的更为重要一步。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神舟”二次出征太空令人振奋,也是对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航天梦想的最好告慰。

 用“星辰”之名,传承“九天揽月”航天梦想,读懂“伟大航天事业里”的中国浪漫。从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苏轼笔下的“羽化而登仙”,从“弄玉吹箫,萧史乘龙”的典故到明代万户“升天”的探索。“上九天揽月”一直是中国人千年以来的梦想,我们始终没有改变对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停下逐梦九天的脚步。神舟十二号,6 月 17 日成功发射,1967 年的这天是我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纪念日;神舟十三号,将在 10 月 16 日发射,1964 年的这天是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纪念日。10 月 14 日 18 时51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羲和号”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我国的每一颗卫星发射、每一次飞船升空都是一次中国式浪漫。

  聚“科技”之力,建设“一飞冲天”航天强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追梦的路上不断寻求创新、寻求突破、寻求发展,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再到实行改革开放;从古时留下“四大发明”等影响世界的创新足迹,到“两弹一星”的成功试验再到新时代实施“嫦娥探月”“蛟龙探海”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悟空、墨子等新工程,伟大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势,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伟大转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同力、共克时艰;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大江南北闻汛而动、同舟共济,都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用“航天”之念,开启“踏浪前行”发展之路,传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航天精神。伟大的航天事业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自 1992 年 9 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后,中国航天人秉持“上九天揽月”的航天梦想,自强不息、勤恳耕耘、精益求精,一步一步向着更远、更高的太空昂首阔步。当我们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新起点上眺望,前进路上的重任和挑战依然不少,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努力书写农村新画卷,还是走上新岗位,都会面对很多问题和考验,航天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不畏牺牲的担当精神,不断提升应对基层复杂问题的能

 力,做好积累、敢于创新;要有一副能担当、敢担当的铁肩膀,要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上、危急关头顶得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2 202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心得体会

 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太空出差 183 天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返回,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成功着陆后,一时间,“感觉良好”这个中国航天人的专有词汇在网络上再次刷屏!

  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一个个的航天纪录告诉我们“感觉良好”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这么轻松,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拼搏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在支撑着一切。

  “感觉良好”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中华民族从不畏惧任何挫折和失败,只会把它变为成功的垫脚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数载终成春秋五霸,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刘胡兰、杨靖宇这样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为我们建立新中国……“感觉良好”是几代华夏儿女朝着一个目标不放弃的奋斗成果。这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完美诠释。

  “感觉良好”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从不畏惧困难、也从不怕吃苦。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王进喜;“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感觉良好”是“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的民族英雄们奋斗得来的。这是中国人民的力量之基,是民族自豪感的由来,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生动阐释。

 “感觉良好”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继往开来。民族想要生存,就必须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重新回到了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来;正是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我们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正是载人航天的发展,中国人才得以奔赴星辰大海……“感觉良好”是新中国几十年发展创新的成果。这是中国人民的力量源泉,是民族的未来,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精准注释。

 2 202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心得体会

 近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去太空“出差”半年的 3 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漫漫“探空”六十载,披荆斩棘“刺长天”。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传承好这些精神财富,更要不断解锁航天精神中的“奋斗密码”,让航天精神在伟大的复兴路上勃发出永续生机,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去探索星辰大海,去迈向伟大复兴。

  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中国航天人的奉献之光照亮探索星辰大海之路。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漫游太空,宣告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但鲜有人知道我们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背后,是 10 万大军挺进戈壁,在人烟稀少的广阔戈壁、茫茫大漠中隐姓埋名,经年累月以苦为伴;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的 700 多位英雄先烈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无数航天人身上的奉献之光,立足平凡岗位,埋头干事,沉下心、弯下腰、扎下根,不求得失、只讲奉献,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做到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时刻想着百姓,事事服务

 百姓,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一代代人砥砺前行。我国航天事业 60 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真干、实干、苦干的奋斗史,从以钱学森、任新民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奠基开路,到以王永志、周建平为代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们不倦探索,再到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航天员先后把五星红旗带往太空,一批批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跨出了从“跟跑”到昂首挺胸“并排跑”这一大步。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传承好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把时代重任扛在肩上,主动到“急难险重”的一线岗位上锤炼过硬本领,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以实干担当推动事业发展,以实绩答好为民答卷。

  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人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次。

 次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新高度。“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从“神舟”飞天到“天问”探火,从“墨子”探寻未知到“北斗”造福人类,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一次次刷新我国航天事业新高度,在“并跑”过程中实现了“超车”做到了“部分领跑”。2022 年 4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文昌航天

 发射场时强调:“要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坚定创新自信、坚持自主创新,甘当科学领域“拓荒牛”,勇闯技术“无人区”,努力实现更多“从 0 到 1”的突破,争做守正创新的开拓先锋,不断解决民生所需、社会所盼。

  2 202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心得体会

 2021 年 10 月 16 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驻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半年以来,三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支持下,圆满完成 2 次出舱活动、2 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

  2022 年 4 月 16 日,时隔 183 天,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顺利着陆,三位航天英雄平安回家,他们的归来,带回了震撼,诠释了伟大的“航天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每位航天英雄的事迹中汲取永不言弃、敢为人先、始

 终如一的“航天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让“追天揽月”的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欢迎回家,翟志刚,向您学习“一蒿松劲退千寻”的“奋进力量”。“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您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成为“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您曾与神舟五号、六号两次飞天机会擦肩而过,把“遗憾”留在心中,您没有放弃,继续备战,刻苦训练,一次又一次给自己“加码”“施压”,历经十年磨剑和层层选拔,终于成为担任“神舟七号”出舱行走任务的航天员,实现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漫步。您永不言弃、不畏艰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常怀一颗“恒心”、蓄积一份“定力”,发扬斗争精神、苦练斗争本领,“沉下心”修炼内功,以“奋斗者”的姿态迎接大风大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欢迎回家,王亚平,向您学习“敢教日月换新 天”的“敢为力量”。“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从看见“神舟五号”进入太空从那一刻起,“航天梦“在您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女性的身体机能与男性天生有差距,意味着您付出了令我们难以想象的辛苦和努力,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您放弃,您始终坚信

 “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如今,您已两度进入太空,成为我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耀眼明星。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矛盾,就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克服遇事畏首畏尾的心态,敢思敢想、敢作敢为,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用真的作为、实的作风攻克难关、化解难题,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欢迎回家,叶光富,向您学习“人间万事出艰辛”的“坚守力量”。“小时候您的梦想是开飞机,如今您去到了宇宙中,探索太空,梦想可以说超额完成。”小时候的您,自小丧父,全靠农户出身的母亲一力拉扯长大,年纪小小的您会到田地拔草,会挖野菜,替母亲收拾农田,补贴家用,直到暮色将至,您才会归家完成功课。长大后的您,因为工作调动,十年间陆续更换岗位,每次更换,每到一个新单位,都意味着您都得“重新开始”“从零突破”,可您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硬是凭着对蓝天、对飞行真挚地热爱,闯过了“白手起家”的“关卡”。您百折不挠、始终如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党员干部,无论我们身处何岗位都要继续发扬“我是一颗螺丝钉”的精神,当好“活扳手”、拧紧“责任

 轴”,在所坚守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不忘初心、无畏艰险,不负组织所托,不负人民所盼,永远铭记担当为国。

  2 202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心得体会

 飞天时正值金秋十月,归来时人间最美四月,太空“出差三人组”安全到家。出差半年,“三人组”留下了太多的“宇宙级浪漫”“世界级惊艳”,无数经典的“名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回来之后,我们又听到了熟悉的“感觉良好”“感觉非常良好”,这份“良好”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我们“感觉安心”“感觉放心”。

 “感 觉良好”的背后是“航天梦想”的“启航”。曾经的航天,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如今,距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已经过去整整 19 年的时间了,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前赴后继、攻坚克难,他们在浩瀚太空的探索里留下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足迹,这种变化令人感慨,更令人振奋。从梦想启航开始,就要做好付出无尽努力的准备,我们要从航天员的身上获取这“勇

 于追梦”的力量,在工作当中,敢于去想,敢于去追逐、去实现,最终达到梦想的彼岸,迎来春暖花开。

 “感觉良好”的背后是“航天员们”的“暖心”。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每一次亮相,都展现了来自“星辰大海”的“贴心”“暖心”,他们身在太空,却心系祖国。过大年送祝福,为虎年的春节注入了十足的“太空感”;“天地对话”连线互动,为全国青年播下了“航天梦”的种子;最高的科普课堂“天宫课堂”拉近了孩子们与宇宙之间的距离,让“高大上”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地演示出来,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归来后,叶光富比心报平安,王亚平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见到女儿的时候立刻掏出了“星星”笑着递给女儿,这一幕让人动容,更让人“暖心”。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温暖”与“牵挂”,我们要传承这份“温暖之力”“牵挂之力”,让它成为推动前进的无穷力量。

  “感觉良好”的背后是“航天事业”的“进步”。英雄凯旋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也意味着我国航天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空间站建造的最新一份“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正式公布,这是只争朝夕的“节奏感”。待今年,我国空间站正式搭建完成后,新的“世界级惊艳”将“横空出世”,航天员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要学习这“航天精神”,让吃苦、战斗、攻

 关、奉献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锻造担当扛事的“铁肩膀”,练就善作善成的“好把式”。

 “感觉良好”的背后是“航天速度”的“创造”。这次航天员的返程启动了“快返”模式,返回的途中,飞船从原来的绕地球十几圈,减少到五圈,时间也从二十几个小时大幅缩短到几个小时。返回切换到快速模式背后是技术的完美支撑、方案的不断优化、组织的科学合理、实施的万无一失,为我们上演了“快”“准”“稳”的惊人效果,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也是组织实施科学合理的成果。我们要学习航天速度背后的科学性、前瞻性,遇事先想一层、先行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足够的“提前量”,这样,当问题来临时,就不会手忙脚乱,而是能够从容应对。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心得体会 2 今天凌晨,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运载着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升空,搭载着 3 名航天员如利箭般刺破苍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之战”,青岛科技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护航技术支撑。

 早在此次任务发射前期,中国电科 22 所的信息保障团队就已全面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这支团队全力为此次任务提供了空间电波环境态势和异常事件预报预警信息,为发射窗口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团队还为任务系统提供了高精度电波环境效应数据,保障航天测控、卫星通信和空间目标监视雷达等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中国电科 22 所研发的便携式定向仪、陆用型信标机、海用型信标机、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设备齐“上阵”,组成了一张近、中、远程搭配,海、陆、空协同的立体化搜索救生网络。这套多次为我国航天任务发射提供保障的“明星装备”再次为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出征提供了坚强护航。

 “复杂网络与可视化研究所航天可视化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本次飞行任务中再次接受了实战任务考验。”团队博士郭阳告诉记者,飞船在空间飞行状态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该技术可将飞船飞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 0.1 秒内进行“实时翻译”,驱动控制中心屏幕上的飞船模型调整位置与姿态,让地面控制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飞船“实况”。“这项技术就像飞船的‘眼睛’,让它保持更好的姿态运行。”郭阳表示,航天可视化团队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太空出差”提供轨道修正、姿态调整以及飞行控制与指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神

 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飞行保驾护航。

 “团队研制的深空探测实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执行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助力中国航天事业 10 余年,已成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常态化任务执行系统。”据郭阳介绍,该团队早在 2011 年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任务中就已经作为任务全过程的推演平台,曾先后参与并圆满完成多项国家重大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深空探测等工程实战任务,主要包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 T1 飞行试验器、嫦娥四号以及嫦娥五号任务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与遥操作操控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二号、天舟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实时三维可视化飞行控制与指挥任务。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观看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 》 心得体会

  北京时间 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八次载人飞行,也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天地往返任务。

 回顾神舟十三号太空记忆,2021 年 10 月 16 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180 多天的太空之旅中,两次出舱、科学试验、热闹跨年、欢庆春节、吹拉弹唱、天宫课堂,他们不仅创造了多个首次,也带给我们许多独特的太空新体验。

 如今,他们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全体实验学子隔着屏幕,欢迎英雄凯旋!平安着陆、顺利出舱,一幕幕画面让孩子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溢于言表!

 从第一次进入太空,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到第一次出舱行走,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从第一次中期驻留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到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几代航天人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

 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使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载人航天精神,定将激励实验少年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

  2021 年 10 月 16 日,随着一声巨响,托举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时隔 1 个月,天和核心舱又迎来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出差半年。当人们庆祝神舟十二号飞船凯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多次报告“北京明白”的“90 后”北京总调度高健走红网络,一句句掷地有声的“北京明白”也成为最铿锵有力、最具感染力的声音,沉着冷静的背后折射出大国自信、大国担当和大国勇气。

  “北京明白”背后是无数航天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职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不怕困难、不惧牺牲,以对梦想的笃定与坚守,从零起步、从一张白纸开始,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有的甚至为“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广大航天人继往开来、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用自己的青春、智慧、热血和生命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写给我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陆元九院士的信件:“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了今天我们在太空的底气!”航天之路虽然遍布荆棘与泪水,航天人的梦想与信念却一直坚定如初,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坚守和付出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北京明白”是一种传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

 航天人锲而不舍的坚守,召唤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让全社会、各领域响起更多、更响亮的“北京明白”。

  “北京明白”背后是航天强国“敢上九天来揽月”的科技自信。上世纪 90 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我国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从 2003 年 10 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到实现我国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再到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艰苦创业、奋力攻关,敢于闯新路、勇于涉险滩,不断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取得了连战连捷的辉煌战绩,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飞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北京明白”是一种责任,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锐意进取的付出,召唤我们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探索“无人区”,勇攀科技高峰,用更多的“北京明白”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更为耀眼的成绩单。

  “北京明白”背后是百年大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自信。党中央一声令下,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悄然起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自 1992 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用不到 30 年的时间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这一切离不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 14 亿中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从“一带一路”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世界各大主

 流媒体都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刷屏关注到“北京明白”“宇宙最潮航天发型”走红网络,这些无不彰显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做到凝心聚力干大事、合力攻坚克难关。中国人来到太空的背后,是一个国家数十年的付出与坚持,更是一个民族跨越千年的苦尽甘来、厚积薄发。“北京明白”是一种信念,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召唤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以实干担当建功立业新时代,让更多的“北京明白”响彻神州大地。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汇总 10 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1

  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的“无缝衔接”,首先是作为对于宇航员的人性关怀和神舟飞船的保护。这不仅仅是宇宙飞船的更替,也让一批宇航员执行完该阶段任务可以进行休息并更换新一批的宇航员去执行新的任务,以此保持的状态来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且可以更高效的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其次,这也是我国对航天领域进一步开拓的表现,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要抓紧时间全面建造我们的空间站,打破外国对我们的技术限制,我国依靠航天航空事业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重大的提升,我们更加不能停下脚步。最后,这也是在告诉世界,中国航天的征程并不会止步于此,“高擎红旗展国威,伴星环顾千里短”,我们要大步向前!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2

  最近我们航天事业频频传来喜报,神州十三号又成功发射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观看直播呢?相信看了直播的心中一定是无比激动和自豪。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时间,搭载神舟十三号的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由此拉开了中国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问”……星辰大海中,中国“星”亮晶晶,中国已由航天大国开始迈向航天强国,当然,我们曾经艰难,曾经受制于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中国人民,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实施,在不久的将来,“中

 国空间站”将会在星辰大海中独领风骚。

  中国航天即将进入新时代,让我们仰望星空,为中国航天祝福,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征途漫漫,努力奋斗,弘扬中国航天精神,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3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神十三”成功发射尤显意义重大。回望载人航天工程历程,感慨万端。20**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升空,我国由此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这之后,“神六”、“神七”均搭载航天员升空,“神八”则成功实施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其后,“神九”、“神十”、“神十一”也都搭载航天员升空,并完成各自任务。据统计,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宏大目标,并保持百分百的成功率。何其不易,何其让人自豪。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4

  3 名航天员要征服的并非太空,而是困难,乃至偏见。据介绍,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20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3 名航天员在轨期间主要完成 4 项任务:一是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二是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三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四是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只要不断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才能不辱使命。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5

  对于航天员来说,初心使命就是飞天,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时时刻刻都处于直面挑战之中。昨天亮相时,***豪情万丈地说,“有专业人员的地面支持,有我们乘组三位人员的默契配合,我们一定满怀信心迎接一切挑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期待亿万国人随同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如今,他们无惧挑战,奋勇向前,在接下来的日日夜夜将带给我们更多喜讯。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6

  瞩目中国大地,中国在经济、科技、航天、军事、政治、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彰显出泱泱大国的气魄,包容世界的胸怀!

  厉害了,我的国!这腾飞的巨龙已经在七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此次“神十三”发射成功,奏响了中国科技事业的音,必将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今天,当我激动地仰望着问鼎苍穹的三名航天员,心中更加坚定了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初心。今后,“三大航天”精神将激励着我继续对祖国和人民尽心奉献!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7

  回望历史,毛主席提出的“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在前人眼里看似梦幻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一步实现。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在这种航天精神指导下获得巨大突破的不仅仅是在载人航天上的突破,在太空登月、北斗导航上中国也获得了跨时代的突破。这一项项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端最顶尖的科技前沿。航天梦完成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还没有完结,但是我相信中国人民自古就是顽强坚毅且拼搏的人民,在我们的神话里天塌下来了就去补、山阻碍了人民就移了山、海伤害了人就去填了海,中国人民用自己双手创造出的一个个奇迹让我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只是时间问题。

  老一辈的航天精神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一个又一个领域迈向,我相信我们将是历史的见证者,前路漫漫且危机四伏,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中华民族的崛起不可阻挡!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年的神舟 5 号、神舟七号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杨利伟同志载着十二亿人的梦想飞上九天揽月,但当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仍旧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体系。那时的我们连一套航天服都不能自己生产,需要靠进口俄罗斯的航天服自己改造。

  到了 21 世纪 20 年代,我国的航天工业才算是站在了世界的顶点。国际空间站不接纳我们,那我们就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国外的技术不共享,那我们就发展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这次载人飞船的成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体系正式登堂入室,可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航天工业体系分庭抗礼。现如今,中国已经以一个大国的身份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沿。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9

  我感受到这些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的所有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次航天项目的完成代表着我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步,彰显了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科技实力。采访中聂海胜同志说的“就算牺牲也要把国旗插上去”属实令人感动。可以这么说,每一位航天员都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在此期间每一位航天员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去适应模拟环境、失重、应对紧急情况时的操作处理等等,每一次的训练也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务,他们付出的汗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宇航员,更有千千万万个在载人航天事业背后默默工作的航天人。载人航天事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先进的科学技术,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协调统一的调度等等,没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奋斗努力,载人航天事业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今天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为载人航天事业努力过的人!写到此处,也只剩下“致敬”!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直播心得体会 1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是如此,没有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没有他们对各种难关的探索与攻克,没有他们对航天事业的坚持不懈、不离不弃,怎么会有如今中国航天事业如此蓬勃的发展,我们又怎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他们特别能战斗,要知道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而且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航天员更是要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更好地走入“战场“。他们特别能吃苦,早期的中国异常落后,只能依靠自己,环境也极其恶劣。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苦难给吓倒,始终迎难而上。他们特别能攻关,要知道我们的航天之路是一条建立在完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他们特别能奉献,多少航天人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多少航天人即使知道这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却还是毅然决然地争先踏入太空。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这些航天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紧紧抓住,以此激励着我们前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上笃定前行。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