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3-04-30 09:15: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篇一: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不过,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实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无垠yíng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持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六绝大多数,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不过~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水平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所以,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使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理解这个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个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个句作者使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很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3.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能够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篇二: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下面是为你准备的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体会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3、熟读课文,体会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课前学习:

  搜集凡尔赛宫的有关部门资料,了解其辉煌历史和艺术价值。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从法国名胜罗浮宫、埃菲尔铁塔等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浏览课文,找出各段落的中心或中心句;

  2、组织整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介绍凡尔赛宫;

  3、请两位同学作班级交流;

  4、点评后,再请一位同学交流。

  四、精读课文

  (一)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

  特征:艺术价值高

  1、选材上:与其无关的内容不写;

  2、详略上:艺术价值高的重点写。

  方法:读、品、议、讲

  重点研读第3段。

  (二)插入历史轶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自读第5段,了解凡尔赛宫的一段历史;

  2、讨论:如果没有这一段历史,效果怎么样?

  3、交流、评价。

  五、拓展迁移:

  如果你将有机会去游览凡尔赛宫,你准备重点游览哪些地方?写出你的设想和理由,并把它讲给你的同学听。

  1、学生设想

  2、小组交流

  3、代表上台展示

  4、点评、鼓励

  六、布置作业: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一座著名的园林,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如今却已剩下了断壁残垣。面对残破的圆明园遗址,对照金壁辉煌的凡尔赛宫,你有何感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学习目标:

  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夏的特点,品味夏的内涵,领悟夏的哲理。

  课前学习:

  1推荐阅读或自我阅读一些描写“夏”的文章或片段,思考夏天给人们留下的诸多感觉。

  课堂学习:

  一、学生先畅谈他们心中的夏,再根据阅读的作品来说说他人笔下不同滋味、不同色彩的夏。

  二、承上过渡,引出《夏》,出示阅读要求:

  1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准确流畅地阅读全文。

  2试将生动的语言在脑海中转换成形象的画面,感受本文夏的特征。

  三、分别请两位学生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对他们的朗读水平进行比较,加以点评。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思考并回答:

  留在你脑海中最清晰、最生动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它让你看到了作者笔下的“夏”有怎样的特点?请你为这幅画题个名。

  五、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六、再读课文,要求:

  1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句,加以点评。

  2提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交大家讨论。

  七、思考:与你读过的其它描写夏的文章相比,你觉得本文在立意上的积极之处在哪里?

  八、简要小结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

  思考:当我们与四位作家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我们再回首“多彩四季”这个大标题,你对“多彩”是否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请你说说你的理解。

  课后学习:1继续认真完成自己的单元专题探究。

  2继续进行课外阅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六)诵读欣赏(一课时)

  设想:1拟将四首古诗与“文笔精华”中的四个片段放在一起学习,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内容自选两篇,形式自定。

  2每位学生自选其中一篇写一段赏析文字,要求不曲解文本,能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赏析,有自己的发现。(可在课后完成)

  (七)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层次清晰进行描写。

  2展开联想与想象,准确运用词语和修辞,细腻生动描写景物,景中有情。

  3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

  教学设想:

  一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春》的教学中安排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在《三峡》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景,在《济南的冬天》里要求学生能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细腻生动地写景等。这样,学生将逐步积累一些写作的技巧,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

  在布置学生写大作前,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某地的景物特征,为写作作准备。

  三

  批改和讲评习作时,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将问题呈现,并将自己的修改意见及修改后的文章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比照中有所觉悟,然后再让他们自改作文。

  (八)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教学设想:

  1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充分准备后上台表演,其他学生针对他们的语言产生的效果总结怎样才能使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例如:老师要与一位经常出入网吧的学生谈话;坐在你后面的男生上课总爱说话,你想提醒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学校要组织大家捐款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班里学生热情不高,老师让你发动一下……)

  2每组推荐一人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更吸引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

  1、把握诗中的意象

  2、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

  4、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2、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中国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1、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大陆∕在那头

  3、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适当指导: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

  2.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3.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范读。

  三、学生朗读,互纠正音。

  四、诵读,讨论,感悟诗歌的艺术形象美。

  1.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歌唱了五种事物,它们具有怎样的共同点?(积极向上,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2.诗人希望歌声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停留是什么意思?(引起年轻人的强烈共鸣)

  3.读第三节,诗人希望用什么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4.第四节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力量)

  5.朗读指导与训练(节奏、重音和语调)

  五、质疑,探讨,交流。

  你还想了解哪些这首诗的有关问题?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学生一般会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产生疑问,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后,用幻灯片显示。)

  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重庆万州人。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

  2.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5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3、学习本诗后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土城学习交流,同学们,如果你是导游,请你把土城最美的东西介绍给我们,要求用两句话表达,第一句直说最美是什么,第二句描述特点。(学生介绍,老师附和评点)。

  二、自读,把握本诗主要内容。学生放声地自读课文二遍。(询问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本诗有几节等问题),再齐读课文。按如下提示,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人物动作形为的词,概括出每节诗的内容。

  完成如下板书:

篇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利用字斟句酌精读方法,把握文章关键句段,揣摩其含义,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感情真挚的特点,体会本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写法,积累词汇,增强语感。(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师:(屏显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合影)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是同乡,也是好友。一个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隐姓埋名28年,他们是谁?

  生(齐):杨振宁,邓稼先。

  师:谁能根据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振宁或者邓稼先?

  生1: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2: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重大贡献。

  生3:我补充一下,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师:何谓“两弹一星”?

  生4:“两弹”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是人造卫星。

  师:看来这两位科学家都非常杰出,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杨振宁饱含深情的笔墨,一同来追忆他的挚友——邓稼先。(板书课文题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是要学习运用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解读文本,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通过细节掌握人物性格特征;二是要走近邓稼先,了解他的伟大贡献,感受他崇高品格。(屏显学习目标)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选聘(pìn)

  谣言(yáo)

  背诵(sòng)

  ...昼夜(zhòu)

  昆仑(kūn)

  氢弹(qīng)

  ...宰割(zǎi)

  筹划(chóu)

  无垠(yín)

  ...难堪(kān)

  署名(shǔ)

  孕育(yùn)

  ...仰慕(mù)

  癌症(ái)

  开拓(tuò)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彷徨(pánghuáng)

  可歌可泣(qì)鞠躬尽瘁(jūcuì)

  .....(2)理解词义

  ①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②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③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④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⑤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⑥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⑦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

  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⑨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⑩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2.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等。

  3.

  背景探寻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的成功研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教师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文按小标题可分为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出各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显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高度赞扬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地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作者布局谋篇别具匠心的特点。

  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精神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系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精神品质: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精神品质:为祖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精神品质:一心为国,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精神品质: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⑥一封短短的信。精神品质:强烈的民族自尊,实事就是的作风。

  ⑦1982年,“我不能走”。精神品质: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熟悉生难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2.熟读课文,体会邓稼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3.画出能够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字斟句酌,揣摩其含义。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以及好友杨振宁博士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现代化国防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好友的无私奉献和巨大贡献,杨振宁博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文本探究

  1.本文的叙述对象是“邓稼先”,但作者为什么一开篇要先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①作者从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入手,意在创设一种宏观而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国百年的屈辱,都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力的贫弱和科技的落后造成的。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力有所增强,科技领先便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②先概述我们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③历史和现实两相对比,为邓稼先的出场设定背景,使其品质和胸怀更显磅礴大气,突出邓稼先的功勋。

  2.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活事迹和巨大贡献,而着重从不同角度突出其品格和精神?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在于:①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②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无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的角度进行写作,这样势必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③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文中对奥本海默的叙写是多余的吗?为什么?

  不是。奥本海默是著名的科学家,是美国“原子弹之父”,他虽然是位拔尖的人物,在性格上却锋芒毕露,相比之下,邓稼先就更显得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这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高尚品德,也更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③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生动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也就将邓稼先的形象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4.试阐释文中第27、28段的两句话。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②“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说他是理想党员。

  5.作者为什么以“民族感情?友情?”为小标题?

  标题看起来好像既没有肯定是民族感情,也没有肯定是友情。文章中最后一句“我始终想不清楚。”似乎作者并没有对标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通过阅读本部分,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当邓稼先肯定地告诉杨振宁,中国人自力更生成功制造了核武器,并且没有外国人的援助时,杨振宁“感情震荡”“热泪满眶”,实际上杨振宁很清楚原因:他的强国梦,被他的同学实现了。这使他的祖国、他的同胞再不必有屈身向外之感了。一方面他为同学的成功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崛起而自豪,作者把小标题写成“民族感情?友情?”一方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抒发了自己为朋友、为民族而骄傲自豪的感情。

  6.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原文有何用意?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他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执著、坚韧。

  7.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以同奥本海默相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板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拓展延伸

  有关奉献牺牲的诗文名句

  ·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张爱萍《踏遍戈壁共草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新制布裘》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课后作业

  1.抄写重点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练习二、三题。

  3.小作文: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材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记。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材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重点字词,了解时代背景。

  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重点)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理解各处细节描写的作用。(重难点)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品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邹韬奋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说:“许多人是不战而屈,而先生是战而不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位

  “战而不屈”的人物。首先让我们听一段这位“战而不屈”的人物的演讲,之后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放录音《最后一次讲演》)

  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你们有什么感想呢?(生答: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激动人心……)

  那么,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吗?(生答:闻一多!)

  对,闻一多,一位面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愿倒下,也不屈服的民主斗士。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梳头(shū)

  抱歉(qiàn)

  秩序(zhì)

  ...深宵(xiāo)

  伴侣(lǚ)

  小楷(kǎi)

  ...迭起(dié)

  赫然(hè)

  澎湃(péngpài)

  ....锲而不舍(qiè)

  沥尽心血(lì)

  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

  ......迥乎不同(jiǒng)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2)理解词义

  ①硕果: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②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③志趣: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和兴趣。

  ④典籍:记载古代法令、制度的重要文献,泛指古代图书。

  ⑤炯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⑥衰微:(国家、民族等)微弱;不兴旺。

  ⑦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

  ⑩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趣减少了。作,起。

  ?仰之弥高:和后面的“钻之弥坚”都语出《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弥,更加。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见于《汉书·董仲舒传》)。后世用“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滴。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2.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他是闻一多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1933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代表诗作有《老马》《有的人》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3.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的《人民日报》,有改动。臧克家曾在山东大学学习,是闻一多的学生,经常出入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臧克家写作本文,介绍了闻一多作为诗人、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耀着反帝爱国的光芒。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参加李公朴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积累词语,整体了解全文大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

  (1)速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哪几方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热情赞扬了他为了救国救民而奋斗终身的爱国精神。

  (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据此为脉络,可将文章分为几部分?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两个方面来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据此为脉络,可将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第二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它们是怎样起到过渡作用的。

  文章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4)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哪些事情上?

  最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5)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追悼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后作业

  1.

  课后继续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深挚感情。

  2.

  在课本上画出细节描写的片段,并分析其作用。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同学们还记得课文的结束语是什么吗?(生答: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那么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具体是怎样践行“说”和“做”的呢?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

  文本探究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对比写法。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2.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三件事例:《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4.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孜不倦、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得很考究。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用比喻的手法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着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

  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用“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组成语,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激情,热情赞美了闻一多治学的专心致志。又用了“群蚁排衙”,把密密麻麻的小楷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既深刻,又形象。

  5.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这一方面的特点?

  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

  6.文章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与第一部分的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能收到怎样的效果?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既“说”又“做”。先“说”,跟着“说”的就是“做”。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再叙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第一部分的写法是先引用闻先生的“言”,然后记其“行”,再进行议论。这部分写法是把闻先生的话插入作者所叙的事实之中,而这些话又是闻先生致作者信中亲笔所书。言导行,行证言,情真意切。作者在记“言”叙“行”的基础上,连用三节文字进行议论,展现民主战士形象,讴歌他献身民主事业的无畏精神。

  第二部分把闻一多先生的“言”和“行”糅合起来写,把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写,给人以飞流直下、一气呵成的感觉,表现了闻先生言行一致、以生命为代价求民主反独裁的高尚人格。结尾部分的排比段描绘出了闻先生“说”的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的情状,再现了他“说”的坚强不屈的声音、昂首挺进的形象。议论中寓含深情,议论中夹以事实,叩击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闻先生的凛然正气和高尚情操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7.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记述?意图何在?

  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既刻画了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又刻画了他为民主事业作狮子吼的慷慨陈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这样记述,虽只是言行片段,却形象丰满,孜孜治学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跃然纸上。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课后作业

  1.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2.课外阅读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语言细腻的特点,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重难点)

  3.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多媒体上展示鲁迅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的印象。

  原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全诗解释: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我把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寄托给天上的寒星,让它代为转达于祖国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誓将我的一腔热血报效我的祖国。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视角,去看看生活中的鲁迅。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舀(yǎo)

  碟(dié)

  捆(kǔn)

  ...咳嗽(ké)

  绞肉(jiǎo)

  薪金(xīn)

  ...校对(jiào)

  草率(shuài)

  洗澡(zǎo)

  ...悠然(yōu)

  吩咐(fēn·fù)

  揩(kāi)

  ....阖(hé)

  调羹(gēng)

  深恶痛绝(wù)

  ...(2)理解词义

  ①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②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③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④安顿:安稳。

  ⑤工夫:时间(指占用的时间)。

  ⑥调羹:羹匙。

  ⑦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

  ⑧忧郁:忧伤愁闷。

  ⑨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⑩校样: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疙瘩: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白萨萨:文中指玻璃窗发亮了,即天快亮了。

  2.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3.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也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36年,鲁迅去世。从悲痛中振奋起来后,1939年10月,萧红在重庆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片心意。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鲁迅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

  (2)初步感知: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2.《回忆鲁迅先生》中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答出5点即可)

  (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品评衣着;(4)待人饮食;(5)调侃玩笑;

  (6)感染快乐;(7)接待商人;(8)回复来信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意思对,答出其中任意五点即可)

  3.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阅读课文,分小组完成下表。

  生活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课后作业

  1.

  熟读课文,熟记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2.

  反复朗读文章,体会本文借助日常琐事展现鲁迅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的一面,以及萧红作为女性对生活独特敏锐的感知力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1.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咳嗽(ké)

  绞肉(jiǎo)

  薪金(xīn)

  ...校对(jiào)

  揩(kāi)

  阖(hé)

  ...调羹(gēng)

  深恶痛绝(wù)

  ..2.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①展然:(心绪)舒展的样子。

  ②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③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④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文本探究

  1.细节赏析,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走路很轻捷,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与朋友相处的融洽、愉悦可见一斑。

  (4)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鲁迅先生也有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

  (5)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又深切关爱。

  (6)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实事求是的一面。

  2.第47、48段都提到了鲁迅先生的背影,这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用窗户和台灯的光来衬托鲁迅先生的身姿,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体现了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亮的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作者反复强调鲁迅先生背影的颜色,突出了一种在黑暗中的沉稳,暗示了鲁迅先生的从容和战斗精神。

  3.作者通过生活琐事刻画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①文章开篇,“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②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表现了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

  ③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他看到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

  ④作者还描绘了鲁迅先生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先生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精神,另外还有他的工作习惯、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事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仙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4.本文的标题为“回忆鲁迅先生”,为何要用大量篇幅写许先生?

  许先生融合了中国传统妇女与新时代女性的勤劳、节俭、善良、聪慧、宽容、隐忍、坚毅等品质,展现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深情。鲁迅先生与许先生不仅是一对夫妻,而且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鲁迅先生病重后,许先生无微不至的照顾与理解包容展现了鲁迅先生执着的一面,同时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

  5.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看?

  (1)文中撷取凡人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伟大的特点,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2)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3)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鲁迅名言精选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5.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课后作业

  1.背诵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

  2.再从课外搜集鲁迅先生的一些名言警句。

  3.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在随笔中写下你的体会。

  4.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4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卿(qīng)

  孰(shú)遂(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

  .(3)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卿言多务,孰若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

  .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程度副词;今义:更加)

  .(4)一词多义

  当

  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握,担当)

  .

  但当涉猎(应当)

  .见

  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拿)

  .

  自以为大有所益(和“为”合起来构成动词,可译为“认为”)

  .大

  与蒙论议,大惊曰

  副词,表程度,十分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

  .2.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述,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3.

  背景探寻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文章所叙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初。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江陵。鲁肃代替周瑜辅佐孙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相关人物背景)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黄龙元年(229),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吴国,在位24年。

  吕蒙(178-220)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172-217)字子敬,三国吴名将,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初率部属百人从周瑜到江南,后以劝孙权鼎足江东,进图帝业,深受敬重。

  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用PPT)。

  词:(1)卿今当涂掌事

  (掌管国家大事)

  ..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难道)

  .

  (3)但当涉猎

  (只;粗略地阅读)

  ...句:(1)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

  (2)卿言多务,孰若孤?(比得上)

  .2.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3.疏通文意。

  要求:同学们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符号。

  4.结合课下注释及前面归纳的文言用法,翻译课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5.积累并运用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或从穷困变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②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造句:平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了。

  6.再次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2)理清课文思路。

  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并“结友而别”。

  生2:我想用“学”字作一线穿珠式的概括,即“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

  生3:文章是用对话组材,借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的,抓住“劝”、“议”即可。

  课后作业

  1.

  复习巩固本课里的重点文言知识,反复朗读本篇短文,体会本篇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2.

  本篇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请用笔在文章中画出来。

  3.

  试着背诵本篇文言短文。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

  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C)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B)

  A、关羽

  B、吕蒙

  C、鲁肃

  3.《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文本探究

  1.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有用“卿”为爱称的。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卿:朋友间的爱称。阿蒙:他称,用吕蒙的小名,表示吕蒙变化很大。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其它还有很多,表示自称、谦称的有“臣、仆、某、鄙人”等,王侯自称的有“寡人”等,称呼对方有“子、君、足下”等。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

  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3.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对其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的风范。

  4.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的关系。请问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7.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妙?

  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和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突出了学习的重要和功用。

  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相关称谓拓展

  敬辞类:

  令

  惠

  垂

  赐

  高

  贤

  奉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顾、惠存、惠赠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教、赐复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

  贤弟、贤侄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骂

  谦辞类:

  家

  舍

  小

  愚

  拙

  敝

  鄙

  其他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姓、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敝人、鄙见

  寒舍、见教、见谅、斧正

  课后作业

  课后请大家熟读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

  5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1.

  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2.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黄河)

  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

  (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读完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劈(pī)

  浊流(zhuó)

  巅(diān)

  ...气魄(pò)

  澎湃(péngpài)

  狂澜(lán)

  ....宛转(wǎn)

  屏障(píngzhàng)

  哺育(bǔ)

  ....榜样(bǎng)

  一泻万丈(xiè)

  ..(2)理解词义

  ①气魄:魄力;气势。

  ②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③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④狂澜: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⑤宛转:辗转。文中指弯弯曲曲地地延伸。

  ⑥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⑦体魄:体格和精力。

  ⑧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

  ⑨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⑩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2.作者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8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唱遍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背景探寻

  本诗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坚强不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由抗战演剧队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

  整体感知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语言表达出来。

  三个部分:序曲、主体、尾声。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上。

  4、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什么?

  可以分为两部分:绘黄河、颂黄河。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即望黄河。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势,为“颂黄河”蓄势。

  6、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三方面: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7.“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默读第二节,思考: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句话将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历史贡献;第二层:地理特征;第三层:自然特点。

  文本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澎湃”“狂澜”“宛转”“屏障”等词语向我们展示了黄河的伟大气势和特征。为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明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的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这是一个暗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标题中最关键的字是“颂”,表明整篇诗歌都在对黄河进行赞颂。为什么在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

  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的目的是引起听众的注意,知道是歌唱黄河的歌。前面的朗诵词交代演唱主题,确定演唱基调,有“引言”的作用。

  4.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诗歌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最后两句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这里用反复起了强调的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5.诗歌对黄河的赞颂部分,用“啊!黄河”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说它有“千万条铁的臂膀”?

  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诗中的比喻“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分别是从黄河的地势特点和自然特点作喻,肯定了黄河的保卫作用和激励中华民族斗志的作用。

  6.这是一首风格豪迈的诗歌,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

  在赞颂黄河之前先“望”黄河,是先描写,再歌颂。作者在歌颂黄河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望”中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严谨,为后面的歌颂做了很好的铺垫。

  7.感受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

  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8.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号召中华儿女奋起抗争,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读到这,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并将保卫祖国作为至高的誓言,下面让我们以“作者写黄河,就是写……”的格式面对黄河说一句心中的誓言,以此颂扬伟大的黄河吧。

  例如:

  (1)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因为你而骄傲自豪!

  (2)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的苦难史,就是写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3)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4)作者写黄河,就是写黄河以她不朽的流淌,构筑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动脉。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关于黄河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征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课后作业

  举办一次《黄河颂》的歌唱比赛或《黄河颂》的朗诵比赛。

  6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重点)

  2.继续掌握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重点)

  3.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准确理解大意,理解作品所反映的重大主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和联想、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体会这篇小说通篇都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学习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能理解当时沦陷区人民的这种感情,并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1.出示、朗读小诗,请学生为诗歌配上题目,并谈谈从诗句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都德的优秀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这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什么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会产生如此的艺术魅力呢?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气氛(qì·fēn)

  惩罚(chéng)

  字帖(tiè)

  ....捂(wǔ)

  踱(duó)

  哽(gěng)

  ..婉转(wǎn)

  喧闹(xuān)

  诧异(chà)

  ...懊悔(ào)

  奴隶(nú)

  钥匙(yào)

  ...祈祷(qí)

  踱来踱去(duó)

  ..(2)理解词义

  ①婉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②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③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④布告:(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

  ⑤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⑥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⑦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⑧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⑨钥匙:开锁或上锁的用具;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门径。

  ⑩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2.作者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都德(1840~1897年),法国作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100多篇小说。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3.背景探寻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借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结果法军惨败,路易·波拿巴被俘,法军投降。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由此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但是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还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从此沦为亡国奴。这篇课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为题材写的。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知情节。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这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的。

  2.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指导朗读:应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的祖国语言的难舍。“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和对民族、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3.这篇小说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来写的,这叫做第一人称的写法。这种写法便于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写出他的变化。例如:文中对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心理描写和背书时的心理描写,都真切感人,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顽皮少年的变化、成长。

  4.理清脉络。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人物。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因此,阅读小说的时候,可以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

  (1)按地点、时间的变化

  :

  开端

  上学路上

  发展

  上课之前、上课之中

  高潮(结局)

  宣布下课

  (2)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①(1—6)序幕——上学路上。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②(7—10)开端——上课之前。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③(11—23)发展

  ——上课之中。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④(24—29)高潮和结局——宣布下课。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3)按思想感情的变化

  开端

  发展

  贪玩

  幼稚

  怕老师

  感到诧异

  理解学习的重要

  懂得怎么样爱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高潮(结局)

  理解

  敬爱老师

  5.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课后作业

  1.巩固本课所掌握的生字生词。

  2.反复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品味其蕴含的深意。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小弗郎士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学校,走进教室他发现今天与往日似乎大不相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这节课上,小弗郎士有哪些感受呢?下面我们就随着小弗郎士一起走进教室,看一看里面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本探究

  1.听到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刚才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现在有了答案。小弗郎士本来很贪玩幼稚,现在却对再也不能学法语感到惋惜,为贪玩而悔恨,讨厌的书也变成了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对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里憎恨起来。这段心理活动,表明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感情变化——从害怕到尊敬,表明了孩子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2.韩麦尔先生的讲话,连用了两个“最后”,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表达了韩麦尔什么样的心情?

  第一个“最后”的含义是,韩麦尔先生的教学生涯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要被迫结束,表达了无比沉痛和愤慨的心情;第二个“最后”的含义是,小弗郎士这些法兰西的儿童,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将不能再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今天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将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它深沉含蓄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祖国语言的无比珍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无限依恋。这种爱与恨交织着的复杂、深沉、浓烈的感情,通过两个“最后”,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3.为什么小弗郎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

  法国的侵略者强行剥夺法国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所有人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词,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提问时因为不会而感到难受,说明小弗郎士有了羞耻感。学习文法易懂,说明他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他特别用心去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因而能听懂。

  4.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他联想到了什么?

  小弗郎士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因为热爱法语的老师将不能再教法语了。他由字帖想到国旗,表明了他对祖国及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士兵“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对侵略者的禁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正在迸发。

  5.怎样理解韩麦尔说的“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明天总是有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到明日的结果是连自己祖国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而且由于普鲁士军队的入侵,将要失去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的权利与自由。这当然是最大的不幸,这里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十分沉痛的心情。

  6.小弗郎士不能背出书来,韩麦尔先生的态度与语言表现了什么感情?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一贯以严格与严厉著称的老师。当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时,他没有严厉地批评,而是真挚、沉痛地总结了以往的教训:首先,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是对小弗郎士的教育,也是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还有,“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这是对家长的善意的指责。这两点都体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民族责任感,也体现了他从事教育事业的一种使命感。最后,“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这是对自己的严格的自省与解剖。

  这三点是韩麦尔对祖国的深情,对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对后代负责的集中表现。韩麦尔先生的“赤子之心”表现在他的态度与语言中。这都深深地拨动了小弗郎士和镇上来听课的人心灵上的爱国感情之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7.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监狱,是人失去了自由、任人宰割的地方,被敌人占领的阿尔萨斯正是如同监狱一样。“打开监狱大门”,指赶走入侵者,让阳光重新照耀在法兰西的大地上。祖国的语言,是联系人们思想的纽带,维系了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它能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地激发人们的爱国激情,促使人们团结起来,赶走入侵者。所以说语言是“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语重心长,含义深刻。

  8.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

  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兰西人,但却不能教法语,他辛勤工作了四十年,却由于普鲁士的入侵,被无辜地赶下讲台,不能再教祖国的语言了,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韩麦尔先生身着庄重的礼服来告别讲台,既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强烈地刺激与激发了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激情。小弗郎士对韩麦尔表示了深切的敬与爱,这岂止是对老师的敬爱,里面更包含了共同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是以爱国主义感情为基础的。

  9.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体现了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做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过程,其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10.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11.小说写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可是文中并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小说是怎样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细节描写。本文如小黑丝帽、郝叟的书和大眼镜、操练的军号声、金甲虫、关于鸽子咕咕的叫声和字帖的两个联想,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以及揭示主题的。

  12.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语言不是更激动人心吗?

  小说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语言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有关爱国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吃,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课后作业

  1.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2.把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感悟写出来,在班内交流,300字左右。

  7*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学习文中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独白式的创作手法。(重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难点)

  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重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学生听、唱完毕后谈感受。

  教师:是的,歌曲再现了那段令人悲痛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强行侵占东北,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国土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蹂躏了十年。1941年,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怀着难以遏制的情感,写下了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誓言(shì)

  胸膛(táng)

  山涧(jiàn)

  ...高粱(liáng)

  缠绕(chán)

  埋葬(zàng)

  ...蚱蜢(zhàměnɡ)挚痛(z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谰语(lán)

  亘古(gèn)

  ...默契(qì)

  镐头(gǎo)

  辘辘(lù)

  ...(2)理解词义

  ①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②仰望:抬着头向上看;敬仰而有所期望。

  ③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④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⑤幽远:深远;远而幽静。

  ⑥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⑦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⑧亘古:远古。

  ⑨喷涌:(液体)迅速地往外冒。

  ⑩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2.

  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

  3.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有改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关外的东北人无家可归。作为东北人的一员,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1.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标记易读错的字。

  2.读一读。

  3.提问: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之情、思乡之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满腔仇恨。

  4.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感动自己的句子,深情地、大声地朗读出来,并找学生谈一谈为什么会感动自己。

  5.理解文章标题含义。

  这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而是作者面对土地所发出的誓言。

  6.文章一共写了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其大致内容。

  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自然段主要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至牺牲。

  文本探究

  1.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用

  “泛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用“埋葬”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2.认真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如白桦林、马群、蒙古狗、红高粱、豆粒、黑土地、山雕、鹿群、煤块、足金、车铃、谰语、狂风等等。抓住这些特点,能充分体会到东北的地域特征。

  (2)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丰富的联想?

  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这段话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短语修饰事物,使事物带上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3.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比如“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4.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红熟的浆液”,从表层看,这是写实,指大地的深层涌动着的沸腾的岩浆,深层的含义指作者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

  5.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请举例说明。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2)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6.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原野”用“她”来称呼,而到后面却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改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感情逐渐变得激昂,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而是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7.课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异同点。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内容之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之异: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大了信息容量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强烈。它也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1.列举故乡物产:物产丰富,地大物博→赞美、怀恋

  抒写故乡春、秋:美丽富饶→怀恋、忧伤

  2.

  拓展延伸

  关于故乡的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唐)李商隐《滞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示儿》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灏《黄鹤楼》

  课后作业

  1.你的家乡给你怎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家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

  2.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8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重点)

  2.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重难点)

  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重难点)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兰)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到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实际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机杼(zhù)

  可汗(kèhán)

  鞍鞯(jiān)

  ....辔头(pèi)

  燕山(yān)

  胡骑(jì)

  ...戎机(róng)

  朔气(shuò)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著(zhuó)

  傍走地(bàng)

  ...(2)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同“贴”,粘)

  .(3)古今异义

  策勋十二转(古义: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等级;今义:改变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势力大(跟“弱”相对))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4)一词多义

  帖

  昨夜见军帖

  (名词,文告)

  .

  对镜帖花黄

  (动词,同“贴”,粘)

  .市

  愿为市鞍马

  (动词,买)

  .

  东市买骏马

  (名词,集市)

  .机

  不闻机杼声

  (名词,织布机)

  .

  万里赴戎机

  (名词,事务,政务)

  .2.作品简介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乐府诗的“双璧”。

  3.背景探寻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与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关系。当时,柔然经常袭扰北魏。木兰出征,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了黑山、燕山。北魏这次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的战乱,北部重新统一。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袭扰者,胜利还乡。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疏通文义: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1,2)决定代父从军,(3)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4)十来年征战生活

  (5)还朝辞官

  (6)木兰还乡亲人团聚

  (7)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第二部分(第4段)

  ――

  十年征战;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第四部分(第7段)

  ――

  结尾附文。

  板书设计

  木兰诗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4段):十年征战

  巾帼英雄,爱国爱家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7段):讴歌英雄

  课后作业

  1.

  多朗读几遍课文,试找出文中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尝试自己去翻译句子。

  2.

  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木兰的形象。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上节课和大家一起梳理了本课的重点文言字词,以及本文的大致故事情节,相信大家一定对木兰从军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体会木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可贵的精神。

  文本探究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转入下文“替父出征”这一主要事件。

  2.第3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第3段中写木兰思念亲人,对表现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不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念之深看似矛盾,实则这样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鲜活无比,令人信服。这样写更能表现出木兰舍家为国、胸襟宽阔的英雄形象。

  4.第4段开头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木兰身跨飞驰的战马奔赴战场、穿越关山的矫健英姿。这两句不但是对上段“奔驰征途”情景的概括,还将笔触引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5.第四段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作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是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写出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表明了木兰经过长期激战后,胜利归来。

  6.“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①从修辞和句意上理解。前两句写兔子在被提着耳朵悬在半空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能判别出雌雄;而当兔子一起并排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生动而巧妙的比喻,表现出在日常生活中男女特征明显,而在

  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的就十分困难了。

  ②从诗文内容和主题的表达效果上理解。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将这四句话看作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给有趣巧妙呢?再次,用雌兔雄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7.概括木兰的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处事果断的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胜利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重过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8.《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详写了战前准备生活、亲人团聚的欢乐情形,略写了战斗生活。这样安排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慕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的精神。详略得当,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有利于铺陈故事情节,突出中心。

  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写)

  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略写)

  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详写)

  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拓展延伸

  爱国女英雄的事迹

  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梁红玉助夫韩世忠抗击金兵;冯婉贞率乡亲抗击敌寇保卫村庄;女侠秋瑾为救国救民参加民主革命英勇就义。

  课后作业

  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完成练习册的练习。3.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的第二天》

  9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理解阿长的形象。(重点)

  【过程与方法】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学习详略得当来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的写法。(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讲故事的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说的阔气点,她是我的保姆”,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保姆却多次在鲁迅的文章中出现,如上面讲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有《狗,猫,鼠》,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一篇专门讲长妈妈故事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从未写过文章纪念他的母亲,却把这么多的笔墨给了一个保姆,专门写了篇文章纪念她,这个长妈妈究竟有什么魅力呢?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让鲁迅无法忘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阿长的故事”。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脐(qí)

  菩萨(pú·sà)

  土匪(fěi)

  ....辫子(biàn)

  哀悼(dào)

  茉莉(mò·lì)

  ....书斋(zhāi)

  霹雳(pīlì)

  守寡(guǎ)

  ....憎恶(zēng)

  倘使(tǎng)

  絮说(xù)

  ...颈子(jǐng)

  规矩(guī)

  孤孀(shuāng)

  ...磨难(nàn)

  烦琐(suǒ)

  疮疤(chuāngbā)

  ....淡薄(bó)

  诘问(jié)

  惧惮(dàn)

  ...和蔼(ǎi)

  咒骂(zhòu)

  震悚(sǒng)

  ...(2)理解词义

  ①阔气:豪华奢侈,文中指客气。

  ②憎恶:憎恨、厌恶。

  ③倘使:倘若。

  ④切切察察:细碎的说话声。

  ⑤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⑥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梁总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⑦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⑧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⑨粗拙:粗糙低劣。

  ⑩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2.作者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3.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而被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遭到守旧势力的排挤。正是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

  整体感知

  一、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对于每一件事情,作者对于阿长的情感又是如何的?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

  2.如何划分文章段落?

  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呢?从文中找句子,分析阿长的形象。(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4.依照文中时间的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5.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6.

  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不佩服);

  ②限制我的行动(讨厌);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非常讨厌);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不耐烦);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空前敬意);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及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第3—18段):作者介绍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三部分(第19—29段):长妈妈为我寻找并购买《山海经》,作者感激她。

  第四部分(第30—31段)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划分的依据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依据。

  3.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从而全方位感知阿长。

  学生可能会这样说: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等等。

  教师小结: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的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4.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繁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5.纵观全文,作者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

  思念之情。

  6.这个题目好。首先,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第二,“阿长”一望便是俗人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了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第三,全文近半部分内容始终未涉及题目中的《山海经》,引发读者的更大好奇:这样的一个粗俗可笑的乡下保姆与《山海经》究竟有什么故事?因而吸引读者一读到底。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熟悉并巩固本文的生字生词。

  2.

  反复朗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阿长前后的情感态度变化以及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感情。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儿时留下的印象,把“长妈妈”这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阿长”,这个与广大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妇女一样的形象,尽管有那么多不足,却淳朴直率至极。作者在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就让我们共同体会一番吧。

  文本探究

  1.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在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2.“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练习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第一处是指阿长所讲的脱下裤子阻挡“长毛”炮弹的“伟大的神力”,这是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看,不是作者真的觉得“伟大”,而是含有调侃的意味。

  第二处是指阿长给作者买来《山海经》,“我”感到“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阿长有一种“伟大的神力”,虽然也是以儿童的心理来看的,但这里有对阿长敬佩称颂的意味。

  3.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她就是阿长。

  (为什么要用“憎恶”“谋死”这样的词语呢?)

  “憎恶”“谋死”都是很严重、严肃的词语,作者这样用,略带夸张,一是符合儿童率真的心理和强烈的情感,二是强化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怨恨。

  (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用“空前”来修饰“敬意”,这种夸张符合儿童的心理,表达阿长的“伟大神力”,是儿时的作者未闻未见的,让人感到“我”对阿长态度印象发生巨大改变是自然的。这种夸张,也表明这“空前的敬意”是儿童好奇心作用,而不同于真正的尊敬。

  (3)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作者是否真的认为“情有可原”,“应该我退让”?你的理由是什么?)

  不是。这只是以儿童的心理与视角来看阿长的“伟大神力”,是一种儿童幼稚短暂的想法,这里实际上是也有作者对阿长愚昧迷信的调侃和一丝讽刺意味。

  4.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1)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2)对比、映衬法: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5.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涵盖了上古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可以说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山海经》是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来记述上古社会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和《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它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2.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10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2.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善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以一组图片、音乐和话题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底层的光芒”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课前呢,我们来看看这两组图片。(问题: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这些画面、脸孔吗?

  大家对他们的生活了解吗?……)

  “我也不了解,但是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的心就隐隐作痛。这些人中有顶着烈日换送液化气的工人,有冒着严寒蹬三轮的车夫,迎着寒风清扫街道的阿姨,淋着冷雨叫卖青菜的老人……他们,我们很少关注,只知道他们他贫穷,生活在底层,不被人重视。直到我读了杨绛先生的《老王》,才蓦然觉得,原来这些“平凡人”是如此善良朴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王》,去聆听一个关于底层三轮车夫的故事……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绷(bēng)

  愧怍(zuò)

  肿胀(zhǒngzhàng)

  ....降格(jiàng)

  门框(kuàng)

  蹬(dēng)

  ...伛(yǔ)

  翳(yì)

  攥(zuàn)

  ...惶恐(huáng)

  荒僻(pì)

  取缔(dì)

  ...镶嵌(qiàn)

  滞笨(zhì)

  侮辱(wǔ)

  ...(2)理解词义

  ①伛:弯(腰)曲(背)。

  ②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③失群:动物或人找不到原来的群体。

  ④落伍:掉队,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⑤惶恐:惊慌害怕。

  ⑥荒僻:荒凉偏僻。

  ⑦塌败:塌陷破败。

  ⑧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⑨凑合:将就。

  ⑩滞笨:呆滞笨拙。

  2.

  作者简介

  杨绛(1911—2016),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等。

  3.

  背景探寻

  本文选自《杨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有改动。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记叙了作者从前跟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做“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倒在地,踩在脚下。文中“单干户”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到影响。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因此作者对老王印象深刻,就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纪念他。

  整体感知

  一、听录音思考问题:文章分成几部分?

  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4段):写老王的基本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

  第二部分(第5—16段):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第三部分(第17段—22段):想写老王临终前赠送香油和鸡蛋,及最终老王的去世和“我”心里的愧怍。

  二、重点研读老王。1.

  走进老王

  (1)

  指名朗读第一部分。请学生根据第一部分内容,概括出老王的基本信息,为老王填写一张简历。

  (2)

  思考问题:

  1)“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点拨】可见“我”和老王的关系,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融洽。

  2)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点拨】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可看出老王身世无人知晓,他从来就不受人重视。“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2、品味老王

  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老王是一个苦难的人,作者写老王,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老王生活得很苦吗?(他老实、善良)

  (1)

  问问找找

  1)

  请同学们阅读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点拨】①带送冰块,车费减半;②载病人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③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④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1)

  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

  【点拨】忠厚老实

  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

  2)

  这些片段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点拨】时间顺序

  4)

  用一句话来概括老王是个怎样的人?性格特征是?

  【点拨】老王是个善人

  。性格特征: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5)

  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点拨】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

  (2)

  合作研读(指名朗读5—16段)

  1)

  “胡同口蹬三轮车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与“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中两处“老实”含义的疑问与评论。

  【点拨】第一个“老实”是忠厚诚实的意思。第二个“老实”指正道正业,即是说他年轻时不务正业,干了一些有违正道的事,因此遭了报应。

  2)

  文中“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

  【点拨】表现了老王憨厚的神态,让作者心中格外感动。体现了老王善良淳朴的品格。

  3)

  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点拨】“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4)

  你怎样看待老王送鸡蛋香油的行为?为什么重病还坚持亲自送礼?

  【点拨】感谢“我”家平时对他的关心照顾。老王怕自己不久于世,没能感谢杨绛一家,所以重病人亲自送礼。这体现老王知恩图报的品格。

  5)

  为什么老王说不收钱但又把钱收下?

  【点拨】老王怕“我”真的托人送给他钱,平白给“我”添麻烦。这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理解“我”不愿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四、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穷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关心。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的送礼淳朴、关心、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熟悉并巩固生字词。2.

  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面对老王的遭遇,杨绛一家是怎样对老王的呢?写了哪些事?表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温故探新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杨绛认识了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我们都知道,杨绛是文学大师,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那老师在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课文的题目《老王》可不可以改写《王老》?

  (用《老王》比较亲切,而且显得与作者很熟悉,用《王老》的话就显得在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交往,不符合作者原意。)

  文本探究

  一、揣摩语言(请学生朗读第8、15自然段。)

  1.

  作者刻画人物时对老王作了哪些描写?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体会。

  【点拨】①肖像描写:“他面如死灰,两只眼都接着一层翳……打上一棍就散

  成一堆白骨。”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句借用骷髅外表的恐怖、干枯形象以及不经打的特点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恐怖、干瘦和衰弱的特点。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暗示了老王的生计越来越艰难。

  ②动作描写: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我忙去他开

  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叫人怎能不为他身

  体、生活所担忧,也为第二天老王的去世埋下伏笔。

  ③语言描写:“我不吃”“我不是要钱”,简短的两句话,没任何修饰。这体现了老王淳朴,心底亮堂,语言无华的特点。暗示老王即将去世,为后文老王去世埋下了伏笔。

  2.“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中“镶嵌”用的好不

  好,好在哪里?“镶嵌”两字能否换成“站”?为什么?

  【点拨】“镶嵌”这两个字运用了拟物、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表明老王已经病入膏肓。“镶嵌”用于没有生命的东西,暗示了老王的结局,说明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这时的老王就像是一个活标本,就像是一副遗像。

  3.“我强笑:‘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为什么要“强笑”?

  【点拨】一个“强”字,写出了作者当时复杂的心理,既可怜老王,又感激老王,又不得不打趣,可以调解气氛。

  4.“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来的鸡蛋再多,总也有个数量,为什么说多得数不清?

  【点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作者记住的不是老王所送鸡蛋的多寡,而是其中蕴含的沉甸甸的情谊,这份情谊无法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

  5.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能否改成“啊呀,老王,你咋成这样了?”

  【点拨】这句话中的“好些了吗”,体现了作者对老王的近况很是关心,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之惨,但是同时也有吃惊,若是换成后一句话,就好像是一个旁观者的口吻,体现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不符合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精段

  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点拨】老王在自己生病甚至时日不多的情况下,还惦记着别人,还不忘表达对别人的关心、感谢,这部分最能表现他的忠厚、善良和知恩图报,最能突出人物形象和全文的主题,因此这一部分要详写。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点拨】肖像、神态是对老王病中进行正面描写,详写出他病况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老王仍想着作者一家,知恩图报,更突出了他心地的善良。写“我”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我”对他的同情、关心,从侧面烘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老王,使这个人物忠厚善良的形象更加鲜明。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点拨】“害怕的糊涂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担心老王的虚弱身体和害怕他出现意外,另一方面是“我”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的歉疚,都表现出作者对老王担心和同情。

  三、关键句解读

  1.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作”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虽然十分同情老王,也表现出对他的尊重,但还带着不自知的优越感。作者开始只是把老王当雇工,当一个需要救助的对象,才只想着给他钱,老王把作者一家当亲人,在自己生命的尽头,还将香油和鸡蛋送给作者,所以作者才会“愧怍”。

  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于,一是作者一家当时处境不好,也是“不幸的人”,但她能够自觉关爱普通的不幸者,而且还感觉对老王关爱不够,体现了作者对不幸者深怀同情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作者把对老王这样不幸普通人的“愧怍”诚实、勇敢地叙述出来,进一步增强了感人的力量。

  文章结尾,作者总结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把作者与老王之间的情感关系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人性高度,即这种同情与关怀以及做得不够的“愧怍”不只在作者与老王两个人之间,应该存在于世界上幸运的人与不幸的人之间。

  2.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①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

  (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

  【点拨】“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当然”用在这里,表明“我们”不会让老王减半收费,流露出他们对老王的同情尊重,也流露某种优越感。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点拨】“大概”同“压根儿”不矛盾。“大概”是不确定,是作者对老王心理的揣测;“压根儿”表示十分肯定,是作者从对老王的性格和境况的了解来看的。这两个词语看似矛盾,实际上准确写出作者前后心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老王善良、厚道人品的笃信。

  ③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我”为什么这么说?)

  【点拨】“不过”表示转折,“既然……就……”,是表示因果关系,作者运用这几个词语,委婉表达一定要给钱的意思,体现了对老王的尊重。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杨绛经典语录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将饮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仨》

  ·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命运于此,并不是一个悲剧,不过是巨大的讽刺。

  ——《干校六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00岁感言》

  课后作业

  1.

  给胡适《人力车夫》写120个鉴赏的文字。

  2.

  比较本文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两篇文章在立意上有什么不同?

  11*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复述故事,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描写。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篇四: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邓稼先

  课题

  课时邓稼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分配

  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积累词语。了解文中所引古诗文的大意。

  知识与技能

  2.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教

  学

  目

  标

  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邓稼先崇高的品格与超凡的能力。

  4.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1.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情感、态度与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价值观

  2.学习作者杨振宁,做一个对民族、对祖国、对朋友充满至情至爱的人。

  课

  前

  预

  习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作者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简介

  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写作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背景

  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

  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文体知识

  传记

  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宰割(zǎi)

  元勋(xūn)

  氢弹(qīnɡ)

  直肠癌(ái)

  ....读准奠基(diàn)

  妇孺皆知(rú)

  选聘(pìn)

  夐(xiònɡ)

  ....(xūn)

  铤(tǐnɡ)

  筹划(chóu)

  殷红(yān)

  字音

  曛....挚友(zhì)

  彷徨(pánɡhuánɡ)

  ...辨清字形

  愧(kuì)惭愧

  摄(shè)摄影

  槐(huái)槐树

  慑(shè)威慑

  魁(kuí)魁梧

  镊(niè)镊子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理解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词语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热泪满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萦带:环绕。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新课导千年的传统文明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这其中,有一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入

  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道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新课展开

  泪满眶。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感悟精彩句子】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前一句是说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后一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

  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邓稼先伟大人格的高度赞美。

  【分析主体形象】

  1.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2.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两个人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把他俩对比着写?

  他们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此处的对比,不仅说明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各自国家的贡献巨大,还说明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把握文章主旨】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

  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

  2.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结构独特,角度新颖。

  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与杰出贡献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不仅刻画人物性格,赞写作方法运用

  美人物精神,而且还去探寻其缘由,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

  2.选材精确,突出主题。

  邓稼先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但作者选择最能表现其精神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如,作者用“文革”时邓稼先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和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不要围攻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无私、真诚感染了所有的人。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来写自己的童年,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描写,只需写出几个小标题即可。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邓稼先》是一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写的是大科学家,用的是大手笔,因此课也要上得大气。作者把邓稼先放在深广的传统文化背景中,放在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突出表现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格,表达自己深挚的朋友之情与民族情感。因此,上课时就必然要把品析邓稼先的精神品格放在首位,把理解作者的大手笔与至情至义作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学、合作、探究中了解了两个大写的中国“人”,从而深受教益。

  方法指导:

  怎样分析小标题的形式及作用

  小标题常见的形式有:

  1.按照事物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

  2.按照事物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

  小标题的作用有:

  1.使行文条理清楚。

  2.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3.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素材积累:

  邓稼先的爱国情怀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邓稼先当时13岁,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玷污。

  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有一个爱国的父亲。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平时一向很和气的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朋友羞愧难当,正想辩解什么,父亲一声怒吼:“你出去!”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意识。

  2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说和做——记闻课题

  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时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分配

  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积累词语。

  知识与技能

  2.了解臧克家与闻一多,了解写作背景。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对比的写法。

  1.感知文章的内容,领会闻一多的精神品格,体会文章的中心。

  过程与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3.品味文章含蓄精炼,富于情感的语言风格。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课

  前

  预

  习

  写作作者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简介

  熟知和喜爱。出版的诗集有《淮上吟》《春风集》《欢呼集》和长诗《李大钊》等。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臧克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背景

  两人书信往来甚密,相知甚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

  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典籍(jí)

  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

  ...读准字音

  衰微(shuāi)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群蚁排衙(yá)

  硕果(shuò)

  ...校补(jiào)

  赫然(hè)

  心会神凝(nínɡ)

  ...迥乎不同(jiǒnɡ)

  迭起(dié)

  气冲斗牛(dǒu)

  ...辨清字形

  籍(jí)典籍

  迥(jiǒnɡ)迥然

  藉(jí)狼藉

  炯(jiǒnɡ)炯炯有神

  弥高:更高。弥,更加。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衰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滴尽了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沥,滴。

  理解词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慷慨淋漓: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痛快淋漓。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高标:高耸物体的末端。文中指超群、出众。

  新课导(教师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学生齐唱。)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诗人和勇敢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臧克家写的《说和做——记闻入

  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去深入了解闻一多的精神品格。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写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这篇课文的结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

  第一部分(1~7):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新课展开

  者的方面”。

  第二部分(8~20):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课文两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感悟精彩句子】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篇五: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邓稼先,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

  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后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导

  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2、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

  4.听读课文:

  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8——2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研讨课文:

  我们通过朗读、讨论,认识到闻先生“说和做”是完全一致的,这种高贵的品格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闻先生这一高贵品格的?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

  这部分列举了那些事例?这些事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怎样?

  (3)

  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语句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4)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学生默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

  (1)

  第一、二自然段。

  (2)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写作《唐诗杂论》事例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他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详写第一件事,略写后两件事。

  (3)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先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语句(略)

  (4)“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意思对即可)

  教师小结: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不畏艰辛,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总第4课时)

  研讨课文:

  研读第二部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要读出气势来,思考下列问题。(投影片显示)

  (1)文中哪一句话是对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2)闻一多先生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3)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了,文中写了他做了几件事?反映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学生朗读后,四人小组开始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略)

  探究学习:

  (1)

  把学者闻一多和革命家闻一多综合起来,概述闻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两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这样衔接有什么好处?

  (3)

  把你认为生动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4)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学生自读课文,四人小组研讨、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1)

  (略)

  (2)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进行总结,并照应开头;第八、九自然段开启下文。好处: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度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特别是一个“沥”字,深刻地表现了闻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精当、凝练。

  (4)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拓展延伸:

  (1)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2)

  学习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一谈。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1)(2)题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大家领略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浅,让我们沿着闻一多先生的足迹,让理想在奋斗中闪光!

  布置作业:(1)

  摘抄生动、优美的词句;(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板书设计:

  学者和诗人

  1、《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2、《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3、《古典新义》

  闻一多先生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革命家

  ↑1、起稿政治传单

  说了就做

  2、群众大会演说

  3、参加游行示威

  教后记

  3.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5课时)

  一、导入:

  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谈谈

  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

  明朗

  (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

  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

  “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

  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作业:《配套练习》

  4.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积累文言文词汇。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翻译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学习古人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完善和充实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听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乱世出英豪。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可谓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称赞。对于孙权,也许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1、提问:《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有谁能谈一谈有关《资治通鉴》的知识吗?

  (指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

  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总第8课时)

  五、三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1、孙权的谈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语气肯定,语重心长,现身说教。(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2、鲁肃与吕蒙的对话。

  提问: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明确:鲁肃:惊讶、赞叹。吕蒙:自豪、自得。(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3、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吕蒙、鲁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评价、点评、肯定。

  4、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当场表演孙权与吕蒙、吕蒙与鲁肃的对话,再现当时情境。

  5、全班齐读。

  六、延伸拓展: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七、结束语: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挺立在时代的潮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

  →

  劝

  →

  吕蒙

  ←

  赞

  ←

  鲁肃

  (语重心长)

  (自豪、自得)

  (惊讶、赞叹)

  关爱部下

  虚心接受意见

  爱

  才

  好

  学

  勤学、刻苦

  敬

  才

  善

  劝

  教后记

  5.黄河颂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字、词的积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

  培养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读、悟、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课时)

  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板书:黄河颂

  光未然

  二、反复朗读,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

  思考: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生答:对黄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诗人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黄河?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三、朗读交流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

  3、全班齐读诗歌。

  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四、内容研讨:学生分组研讨,教师点拨指导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4、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五、布置作业: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其它乐章的音乐。

  第二课时(总第10课时)

  一、检查内容研讨结果,进行内容赏析

  (一)序曲

  师问: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大块?

  明确:两块。第一段是朗诵词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第一段中,朗诵词开宗明义的说出了黄河表现出我们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

  读朗诵词

  板书: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师问: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拟人。

  (二)主体:望黄河

  师自问答: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质及情感特征赋予了黄河,为什么黄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们来看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诗人对黄河形象及气势的描绘从哪里到哪里?

  明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

  师问: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可由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明确:望。

  师问: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诗人使用了哪些词语来描绘黄河的形象和气势?

  明确:滚滚、奔向、惊淘澎湃、万丈狂澜、宛转、九曲连环、劈成等。

  师问:请大家打开课本第一页,看图片,黄河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词语或诗句对黄河的特征、形象、气势进行描绘吗?

  自由回答。

  板书:描绘黄河形象、气势

  (三)主体:颂黄河

  望黄河波涛滚滚,颂黄河气壮山河。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话?

  明确:分割三层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黄河!”

  (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板书:歌颂黄河巨大贡献

  问:作者从外在形象,内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

  (四)尾声

  望黄河诗人心潮澎湃,对着黄河诗人有唱不尽的颂歌,最后诗人代表中华儿女发出向它学习的誓言,学习黄河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伟大坚强的精神

  师:以此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板书: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四、问题研究,理解主题

  1、作者仅仅是在写黄河吗?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不是。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民族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请再次感受课文,谈谈文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切的爱?同时用你的朗读把这种爱表达出来?

  五、总结课文,强化主题

  刚才我们通过对课文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主体--------------->尾声

  赞美黄河

  描写黄河

  歌颂黄河

  学习黄河

  ------>

  伟大坚强

  形象、气势

  巨大贡献

  精神

  补充资料:

  《黄河颂》的作者

  光未然

  作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教后反思:

  6.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这样,才能更好体味和推敲作品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

  2情感目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通过这课两个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时机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这样非常自然地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能力目标:在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他们创新写作。

  教学重点:

  1、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变化,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感情。

  2、《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时上课不一样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分析和文章中处处照应是本文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以启发和点拨。

  教法、学法

  第一,文献法。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资料,充分预习,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对话式,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

  教学时数: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1课时)

  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参见课后注释①)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当时法国政府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普鲁土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

  二、生字、词

  捂(wǔ)戒(jiè)凳(dèng)郝(hǎo)叟(sǒu)膝(xī)诧(chà)惩(chéng)赚(zhuàn)钥(yào)匙(shi)藤(téng)祈(qí)祷(dǎo)哽(gěng)挟(xié)懊(ào)皱(zhòu)

  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祈祷:

  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面容)苍白。

  三、课文分析

  1.请学生粗读课文。

  问: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文章用"我"--小弗郎土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串联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把文章分为:第一部分(1-6)上学路上。

  第二部分(7-10)上课之前。第三部分(11-23)上课经过。第四部分(24-29)宣布放学。

  2.讲读课文第l一6节,请学生朗读,要求注意,"我"在途中的所见所闻。

  问1:"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连……也……""怕""想"①小弗郎士这天迟到,怕老师骂,特别是怕检查功课,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学。

  ②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问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天气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普鲁土兵正在操练。

  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作用?--认为比学习有趣。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文做了铺垫。

  问3:"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①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逃去。

  ②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没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跃,经过一番斗争还是"不停步"。

  ③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

  问4: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看到的情景(操练、布告牌)对全文内容

  起什么作用?--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表现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为他后来的心理变化作了辅垫。

  那么,布告牌前为什么围了那么多人?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3.讲读课文第7-10节,请学生朗读课文。

  问1: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不同往日?--平常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平时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老师,今天却温和;老师穿上了只有遇到重大事情才穿的漂亮礼服,教室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

  问2:这不同之处说明了什么?--强调今天不同于往日,引起读者的疑问;同时也告诉读者,人们对最后一课是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本课生字、词,预习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总第12课时)

  [教学要点]1.通过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

  2.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环节。3.注意省略号、破折号以及某些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拼音。

  2.从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看,你觉得小弗郎士是怎样一个人?幼稚、天真、无知。

  3.教室里有哪些地方不同往日?说明什么?(1)教室气氛。(2)老师对学生的态度。(3)老师的衣着。

  (4)教室里来了镇上的人。

  这一切引起读者的疑问,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二、讲析课文第11-23节

  1.讲析第11节。

  问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问2:这问题严重吗?为什么?--很严重,说明国土沦丧,国已失去主权.

  问3: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又柔和又严肃"。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

  问4:这"沉痛而又复杂的心情"还表现在哪儿?--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

  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及愤慨的心情。

  第二个"最后"提出希望"用心学习"的原因,表现他对祖国的热爱。

  2.讲析第12-16节。

  问1:听到这消息,小弗郎士思想上有了哪些变化?(用书上的原文回答)--"万分难过,坏家伙"、"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可怜的人,忘了他给我的惩罚"、"现在我明白了"。

  问2: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小结:小弗郎士原来是个幼稚、无知的孩子。当他听到要永远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他的感情起了极大的变化,他感到了亡国的痛苦--"坏家伙";对祖国语言的眷恋--"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称先生是"可怜的人"。现在,小弗郎士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他明白了布告牌前为何围了那么多人,今天教室气氛为何与往日不同,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小弗郎士的爱国心在他思想上强烈地表现出来。

  3.讲析第18、19节。

  轮到小弗郎士背书了,他是怎么想的?韩麦尔先生都说了什么?请学生朗读第18、19节。

  问1:小弗郎士想"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他的这一想法表现了什么?(1)他懊悔当初未努力学习,想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

  (2)表现他要学好祖国语言

  的决心。

  问2:小弗郎士未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韩麦尔先生并末责怪他,而是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

  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

  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4.讲析第20-23节。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是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这是他热爱祖国语言、强烈爱国心的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法国语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问1:先生为什么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表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的象征,代表着民族的尊严,是联系本民族人民思想感

  情的纽带。牢记住祖国的语言就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热情,团结起来为收复

  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作者把语言比作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先生强烈爱国心

  的表现。

  问2:今天听讲小弗郎士的感受如何?为什么?--全都懂,觉得挺容易。他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知道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自觉要求学好语言,听得特别细心,所以全懂。

  请学生朗读第21节。

  韩麦尔先生的教育,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大家决心要认真学好和牢记"法兰西""阿尔萨斯",他们把这看成是祖国的象征,因此把字帖比成小国旗。习字的时候也特别专心。

  问3: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抓住声音和最容易分心的人和事来写。

  (1)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2)大家平

  常最感兴趣的"金甲虫飞进来"也"谁都不在意";

  (3)孩子们越小越容易分心,可现在"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问4:此时,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我"心里怎么想?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感情?--"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略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愤慨。

  请学生朗读第22、23节,讨论此时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

  --小弗郎土设身处地的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可怜的人"的慨叹。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听到郝叟那古怪的拼读字母的声音,他想笑,但没有笑,因为他感到难过。他听出

  这声音中包含着悲愤与痛苦。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的语言。

  三、总结: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完成《配练》练习二、六。

  第三课时(总第13课时)

  [教学要点]1.讲读第24-25节,归纳本文的中心。2.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主题的。

  3.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请学生朗读24-29节

  钟声和号声说明放学时间到了,它无情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问1:"忽然"一词在这里又说明什么?--大家学得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

  问2:听到钟声、号声,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钟声、号声无情地宣布了阿尔萨斯人民从此将和自己祖国的语言告别了。先生脸色惨白,说明他内心极度痛苦。在这个小镇上,他已教了四十年多年的法语,而今他即将离开这里,他想跟学生和镇上的人再讲些什么,只开了个头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声音哽住了。

  问3:"我--我--"这里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声音哽住说不下去了。先生内心非常激动,一张嘴,仿佛有好多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里,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问4:书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含义是什么?--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里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既不转身也不回头,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已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先生的心都碎了

  请学生朗读第24-29节后小结:

  通过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到了先生热爱祖国的高大形象,更加敬仰先生的崇高人格,因而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是最后一课的结束,也是整篇小说的结束。在这一段里小说情节发展到高潮,十分感人!

  二、讨论主题

  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为代表的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思想教育: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三、总结写作特点

  1.选材。

  (1)作品表现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激情,没有选择血腥的战斗场面来写,而是写了沧陷区的一个农村小镇上的一个小学。作者为何如此安排?--农村小镇的学校、老师、学生--普通、平常。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

  (2)(结合单元提示)小说第一部分"上学路上是由主人公路上的见、闻以及感受等材料构成,它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表现孩子的心理状态,为后来小弗郎士的变化作了铺垫。显然,这些材料是为下文表现中心服务的。另外,"上课前"表现气氛的不平常也是由材

  料构成,表现人们对这最后一课的重视,说明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即对祖国的爱。总之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

  2.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但指出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着他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

  3.人物描写(结合课后练习)。

  韩麦尔先生--服装、表情、动作、语言。

  服装:穿礼服上课表示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表情:柔和、严肃、惨白、呆

  语言:

  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最后……"评论法国语言

  动作:用尽全身力气书写"法兰西万岁"总结:韩麦尔先生漂亮的礼服,温和而又严肃的表情,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教诲,用尽全身力量写下的"法兰西万岁!"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说明二个普普通通的语言教师的职业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因此由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典型,更有代表性。

  小弗郎士:他的心理活动贯穿全篇,主要段落有1、3、4、12-17、2l一23,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归纳为:贪玩,不爱学习--看到教室里种种不寻常情景后感到吃惊--知道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后万分难过--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深深懊悔--明白学好祖国语言的深刻含义,憎恨普鲁士侵略者--被先生深挚的爱国激情所打动,由衷地敬佩老师。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祖国被侵赂者践踏,人民失去自由实的残酷现实震动了小弗郎土幼稚的心,激发了他朴素的爱国感情,韩麦尔先生的谆谆教导使他朴素的感情走向成熟。

  另外,文章还写了郝叟等镇上的人们,不同身份的人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亡国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完成《配练》练习五及练习八。

  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教后反思:

  7.《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树立学好本领将来报答故乡养育之恩的决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丰富深沉的语义2.了解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按感悟、联想、思考的步骤学习课文2.重视品味、学习和借鉴作者的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4课时)

  一、激情导入: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谋生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上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1912-1996),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三、订正字音:

  端木蕻良

  炽痛

  胸膛

  喷涌

  泛

  滥

  白桦林

  嗥鸣

  山涧

  斑斓

  碾

  丰饶

  污秽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

  四、尝试有感情地朗诵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要求:1、标出你有疑问的字词和语句。2、标出你喜欢和深受感动的语

  五、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本文的结构内容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果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婉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2、结构特点:

  思考: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1、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3、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4、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类似句子可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六、布置作业:背诵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句段。

  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

  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秋天,银线似的······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小组讨论: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

  奔突,就要喷涌而出。

  “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4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5.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二、归纳主旨:

  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三、拓展延伸:

  交流学完本文后的感想?写一篇歌颂家乡的短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对家乡描写赞美)。

  四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土地的誓言》,我们要热爱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因为土地以宽厚似海的胸怀哺养着华夏儿女,土地以丰腴肥厚的身躯滋养着炎黄子孙!我要为土地吟一首诗,那就是土地之诗;我要为土地谱一曲歌,那就是土地之歌。请允许我轻轻地拨动琴弦,为你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练》二三四。

  教后反思:

  8.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16课时)

  一、导人新课::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

  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

  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我们重点欣赏写“战”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五、布置作业

  :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板书设计

  木兰诗

  一、(l一3)替父从军

  详

  二、(4)十年征战

  略

  第二课时(总第17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第四、五、六段,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

  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

  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木兰离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家,思念家中的亲人。现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思念的家,一进家门,还来不及卸下戎装,就开门开窗,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惬意,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4.《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来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服务,事奇诗亦奇,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四、总结、扩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木兰诗

  1.

  母问女答

  表明缘由

  毅然代父从军

  排比铺陈

  匆忙购置

  急切准备出征

  2.

  反复烘托

  思亲情切

  奔驰遥远征途

  3.

  夸张对偶

  烘托互渗

  长期激战凯旋

  4.夸张衬托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铺陈

  亲欢伴惊

  喜剧高潮结束

  5.

  双兔为喻

  风趣亲切

  赞美谨慎机警

  教后反思:

  9、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长妈妈是一个怎样人?

  2、把握课文中作者情感变化过程,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

  3、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什么样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体会“抑”中“扬”。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复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骇

  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疏懒

  惧惮

  孤孀

  2、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教学。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精读思考——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也可采用讲讲、读读、议议方法。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阿长怎样性格特征。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

  化语句,学习欲扬先抑表现手法。这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整体感知,把握长妈妈性格特征。第二课时,通过对课文前半部分种元旦吃福桔和长妈妈繁琐规矩描写,以及长妈妈讲长毛故事分析,体会作者在这些充满贬义文字后面,对阿长同情与怀念。先分析阿长与山海经故事,体会长妈妈善良仁慈和对我关心爱护之情;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生活中像阿长一样普通人感想和思考。这一课时主要完成任务是重点段落研读以及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童年时光,因为那时我们天真无忧。当代作家冯骥才在他文章写道:“我上高中时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书。往昔美好故事,亲切人物,甜醉情景,就想鲜活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回忆。谁能使过去一切复活?那去世外婆,不知去向挚友,妈妈乌黑卷发,久已遗失那些美丽书,那跑丢了蓝眼睛小白猫……还有快手刘。”我们熟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也写过《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关于他童年文章,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将美女蛇故事讲得生动而又诡秘人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他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

  二、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重点检查“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

  三、整体感知

  (一)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自由讨论。

  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

  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阿长性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形象。

  3、依照文中时间次序画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感情态度词句,对比前后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4、作者对阿长有着怎样思想感情?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要点提示:

  1、适当引导,大概意思正确即可。从记叙事件篇幅长短、情节具体程度及表达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文章写了:“长妈妈”名字来历。长妈妈喜欢切切喳喳。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桔,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2、引导归纳,师生共同小结:

  长妈妈名称来历:先前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他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他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他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地位低下,连个像样名字都没有。隐含着作者同情。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鼻尖——饶舌多事。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母亲问起这事时,他不开口。但到夜里依然如故——不拘小节,质朴,有些愚钝。

  元旦吃福桔,将福桔“塞在我嘴里”——岁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祝福。

  交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关心爱护。

  讲“长毛”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无知和纯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篇幅和非常具体细节描写,作者只是随意告诉阿长《山海经》事,他却真买了回来,令作者对他产生了衷心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善良、热心和对孩子关心、爱护。

  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美德。

  文章自始至终一直在刻画他对孩子关心爱护品质:从他“不许我动”到吃福桔祝福,以及“晒裤子用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道理和后来买《山海经》中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他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3、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师生共同明确,作者对他“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对他繁琐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他讲长毛故事产生“空前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他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敬意”,因为作者说:书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真挚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祝福:“仁厚黑暗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人物形象给人意外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就叫先抑后扬写法。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有层次,形成跌宕。

  4、纵观全文,作者

  显示“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心小孩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三)小结:将上面归纳内容整理成表格形式。

  事情

  形象特征

  感情色彩

  写法

  欲

  扬

  “长妈地位低下

  同情

  妈”名字来历

  喜欢切切絮叨琐碎,纯“实在不大佩察察

  朴直率

  服”“最讨厌我”

  睡觉摆不拘小节、质“无法可想”

  “大”字

  朴、有些愚钝

  吃福桔

  真诚、善良

  “不耐烦”

  教给我很对孩子关心“烦琐之多道理

  爱护

  至”“非常麻烦”

  讲“长愚昧无知

  “空前敬意”

  毛”故事

  买《山海对孩子关心“新敬意”

  经》

  爱护、善良仁慈

  四、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可边分析边板书,也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六至十七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部分文字写了哪几件事情?作者对这些事态度是怎样?

  先

  抑

  2、在看似贬义外表下鲁迅先生有没有对阿长同情、怀念与赞美?

  要点提示:

  1、写了元旦吃福桔、长妈妈叫“我”很多道理和讲“长毛”故事共三件事。作者态度从觉得“麻烦”到产生了不牢靠敬意。表面上看是贬义。

  2、首先,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桔往事,写他“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他又有所要求似,摇着我肩”,焦急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他于是十分欢喜似,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东西,塞在我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劈头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愿望啊!他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是孩子,因为并不是他自己吃福桔,而是由他“塞在我嘴里”。

  其次,阿长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从对这些繁琐规矩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不然他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再次,作者还用诙谐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故事,令人捧腹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无知、纯朴。这在一个孩子眼中,觉得他有“伟大神力”,从此对于他就有了“特别敬意”。然而,最让“我”对他产生敬意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十八—二十八自然段

  1、在这部分中,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经过。请学生复述买书原因、经过、结果。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态度?用了什么样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3、“我”为什么会觉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4、文中哪些地方书写了作者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要点提示:

  1、事情起因:“我”曾在远方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山海经》。可远方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有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事,他告假回家以后四五天,他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敬意。

  2、文中写道那位远房叔祖疏懒,别人又不肯真实回答“我”,而长妈妈主动来问,“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他说了,就连“我”也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长妈妈

  会帮助“我”。这里用了对比写法,突出了长妈妈善良和对“我”细致入微关爱之情。

  3、文中用了“一个霹雳”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欣喜之态。

  4、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地母呵,远在你怀里永安她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真实写照。这里用了在记叙中抒情手法。

  二、讨论交流

  在你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想法和感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明天小测生字词。

  教后反思:

  10.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老王的不幸。

  2.把握老王、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过程和方法目标

  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会“我”的平等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

  领悟“我”平等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

  2、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3、文中

  “幸运的人”指的是谁,“不幸者”指的是谁?

  三、合作探究

  (一)认识不幸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段,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

  姓

  名

  性

  别

  职

  业

  身体状况

  家庭情况

  居住条件

  (二)寻找美德

  跳读课文1-16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1)老王的善良

  第一件事:送冰

  (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

  (不要钱,送我们)

  (2)杨绛及家人的善良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送老王大瓶鱼肝油。

  (3)老王再客气作者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关心老王的生计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

  (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三)品味善良。

  请同学们速读8-16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四、感悟情感

  领会主题

  杨绛一家一直关爱老王,帮助老王,可为什么在老王去世几年后,她还觉得愧怍呢?老王究竟最需要什么?

  杨绛给予老王的是同情,老王给予杨绛的是感恩。

  老王需要的是真诚、平等和尊重!

  五、拓展延伸

  老王离世已经很多年,可像老王那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不少。面对他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国家、社会在行动。2、学校在行动。3、关注他们,我们当代中学生准备做些什么呢?请拿出纸笔写写。

  六、结束语: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七、作业:1、课后练习三

  2、阅读《我们仨》

  教后反思:

  11.台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

  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_________(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板书设计

  《台阶》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教后反思:

  12卖油翁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4、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推荐访问: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下册 教学设计 七年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