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人物个人随笔

时间:2023-04-12 19:55:06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名著人物个人随笔

  武行者一言不发,一身黑色杀气的头陀抬头,出门直奔二龙山而去,此后无数个夜晚,或许他曾多次梦到那个月下打虎的英雄少年,他提着哨棒喝了十八碗酒,只记得那天景阳冈上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名著人物个人随笔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名著人物个人随笔一

  具有正义感,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一忠一义,构成了《水浒》这本书的最大框架。作者施耐庵将自己的爱恨情仇熔铸在人物身上,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大部分英雄好汉都是被腐朽的王朝逼的走投无路,既然无路可走,那就索性替天行道!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武松,武松虽然从小到大的生活都在底层,但是底层的生活却赋予了他超越常人,甚至众多英雄的长处——那就是对亲情的关爱和呵护,彰显出其人性的忠义本色。这也是为什么我第一次读《水浒》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的原因。

  所谓长兄如父,武松和他哥哥武大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父子”。武家兄弟自幼丧母,少年武大怀抱着襁褓里的武松,沿街卖饼,看到哪家有产妇便卖饼不要钱,只求给武松喂奶。武松是喝着百家奶长大,而少年武大被却被扁担和生活压的不成人型。武松可以说是站在佝偻畸形的武大郎身上,成就了一番事业。

  武松的意义远高于英雄这个概念,他不仅有仁而且有智。不仅正义而且又懂法律。而鲁智深空有一身正义,抛弃了对“正当与正义”的认知,是一种无视法律的、暴力的正义。武松在鸳鸯楼写下大名,就是要对抗整个社会,认罪但是不服法。武松最大的意义就在这里,即使一个人也要反抗这荒谬的世界。可以说全书的意义也就在这里——反抗,一直反抗,这样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异常重要的价值。可惜后期水浒渐渐失去了这个价值观,这是整部书的一大悲剧。

  打虎是武松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可能是因为这一壮举能让自己想起当时的意气风发,能让自己记起自己是个大英雄,就连血洗鸳鸯楼,屠尽妇孺,武都头都不忘强调一番“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他渴望做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做个问心无愧的好人,只是这世情如霜,由不得他半分。说来也是唏嘘,英雄武松以打死大虫迎来了人生辉煌,行者武松却以打狗失败而黯然收场。说来也有趣,鲁智深跟武松这曾入佛门二人,一个不像和尚的花和尚,一个不像行者的武行者。两人杀伐无数,前者放下屠刀,皈依佛门,顿悟坐化,成了真和尚,后者痛失一臂,看破红尘,寿至八十,当了真行者。也算梁山好汉里难得的好结局了。

  “哥哥从小教我本本分分做人。”“不是兄弟不本分,是这世道容不得兄弟本分。”

  武行者一言不发,一身黑色杀气的头陀抬头,出门直奔二龙山而去,此后无数个夜晚,或许他曾多次梦到那个月下打虎的英雄少年,他提着哨棒喝了十八碗酒,只记得那天景阳冈上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只是他不明白,那个曾经是盖世英雄,一心想做好人的年轻人,究竟去哪了?

  名著人物个人随笔二

  我喜欢的水浒人物是武松。

  高傲胆大却虑事周全,心如明镜且善恶分明,知礼法但不愚忠,与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同,武松秉持的原则是,人不负我不负人,人若负我,我必杀人。

  景阳冈上打虎, 直到见了官府的告示才相信真的有虎,即便是相信了真的有虎,武松也还是没有走回大路的兴趣,借着酒劲上山,原因是什么? 心高气傲,不愿意被店小二嘲笑。真有虎又如何,艺高人胆大,我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愿冒险也不愿被人看偏

  哥哥莫名身死,回来之后哥哥尸身已经被火化,可以说是死无对往证,但武松一眼便看出有鬼。找何九叔,握着尖刀,指指九叔道:“小于粗疏,还晓得“冤名有头,债谷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我若伤你,不是好汉!倘若有半句儿差,我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个透明窟窿!”与何九叔这一对话足见武松的厉害之处,两条道摆在你面前。您自个儿选,说实话,便不伤你,不说,便不容气你。

  “你只直接说我哥哥死的尸首,是怎地模样。”

  然后这一句直切要要,费言不多讲,此时何九叔又要稍有推诿隐瞒之心就要性命不保。

  不同种人,不同种态度,他便把人性拿捏的恰到好处。

  大叔忠厚,他便下跪相请,批二叔油滑,说话说又不得体,那他武松便是不去也得去,至于王婆,场面话说得溜、武松说话虽不重,但眼神中已有杀气。

  武松是知礼法的,以和县对他的信任,若哥哥没有被害,武松可能一辈子在阳谷县当一个奉公守法的好都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武松有冤难报,若换作林冲,这件事也许就此作罢,心里记一辈子,却无法报仇。

  但他不是林冲,他正好是林冲的对立面。

  武松有着自己的一套社会法则,于公干私的处理的都并非常人,他并非那个只会打虎的猛壮汉子,在为人处事上,他确实有我们该学习之处。

  所以,我喜欢的水浒人物是武松。

  名著人物个人随笔三

  林冲是一百单八将之一,梁山泊排名第六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被称为“豹子头”。 在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征讨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这是文中所描述的林冲,相当英勇,这也使我第一次在文中见到他,就记住了他。

  林冲委屈求全。当他的娘子被人调戏时,作为教头的林冲,非但没有立刻反击,甚至默默忍下,就因为他知道对方是高衙内。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林冲却始终不反抗,就因为他是官。后来被配发沧州他被其他人当下人使唤,被人欺辱,他也一点声都不吭,自己默默忍下。

  林冲优柔寡断。俗语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因此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林冲身上和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总有不同的结局。遇到困难,林冲只知苦恼,只是整日整夜喝酒派遣,不敢轻易做出反抗,这也使林冲的路越来越坎坷。

  林冲性格的大幅度转变我认为从某个角度讲是被逼迫的。被人情所逼,被事态所逼。被社会所逼,一个人再能忍也不能被逼急了,于是就此林冲的性格发生了极端的转变——有仇必报,前期的逆来顺受和后来的有仇必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冲的性格也慢慢开始发生改变文中曾说过:“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足以见林冲以牙还牙的性格。

  林冲细心谨慎机智英明。提到细心和英明令我不由想起“风雪山神庙”中的战斗情形。他领军作战,遇到了陆谦,他没有选择最常见的战斗策略,先攻克首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杀了行军的差役,再去杀陆谦。这充分展现了他的谨慎和机智。

  林冲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很复杂,他的性格在很多时候也是存在矛盾的。林冲的性格是多面的,正是性格的多面性,让林冲这个角色显得更加立体生动。

  这就是林冲,我喜欢的水浒人物。

 

推荐访问:名著 随笔 人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