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春天新话题

时间:2022-08-17 14:00: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藏粮于地———春天新话题,供大家参考。

藏粮于地———春天新话题

 

 藏粮于地———春天的新话题 《人民日报》

 2005.02.24

 编者按: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点, 农业科技界积极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献计献策。

 常言道, 民以食为天。

 为了不断提高和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 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粮食, 然而粮食是存在家里、 仓库里, 还是存在大田里? 专家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藏粮于地” 的观点。

 这种新颖的观点发人深省, 对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本版今天特组织摘发5位专家的文章, 以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F 土壤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然而我国土壤质量的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认为———$E $F 土壤质量关系粮食安全$E 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 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1 / 4的人口,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增长快, 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关系社会稳定、 关系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进。

 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该包括数量安全、 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层次, 即在保障充足的粮食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 还要求质量安全、 营养全面、 结构合理、 卫生健康, 粮食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当前,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不断减少的粮田面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就意味着, 为了满足我国未来粮食需求数量的增加, 必须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土壤质量主要依据土壤功能来进行定义, 是指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 保障环境质量、 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即目前和未来土壤功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土壤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然而我国土壤质量的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种植制度的变化, 不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 工业污染以及部分高产良田被侵占等原因, 我国一些地区土壤质量正呈恶化趋势。

 诸如西北地区土壤的沙化、 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土壤遭受污染的面积扩大, 土壤中养分失调, 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 居民生活质量和发展循环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必须尽快采取综合措施, 切实提高土壤质量, 保障粮食安全。

 $F 耕地数量不足$E 目前我国耕地数量不足(2004年人均仅有1. 42亩), 仅1987—2003年我国因各种原因共占用耕地2. 3亿多亩,开发复垦耕地9000多万亩, 净减少耕地1 . 4亿亩。

 开发复垦耕地中80%左右属劣质耕地,优质耕地仅2000多万亩。

 1 0多年来, 我国共减少优质耕地累计近7000万亩, 折算损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4000多万吨, 占我国目前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

 $F“藏粮于地” 在国外$E 经济发达国家维持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 主要是通过“藏粮于地” 的办法。

 美国在这方面具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 规定按肥料的销售量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或作为税收、 或作为服务费用), 用于有关土壤培肥方面的研究和测土推荐施肥工作。

 如威斯康星州规定在该州每销售1 吨肥料提取1 0美分。

 这种政策和资金上对“藏粮于地” 的保障, 保证了美国农民能够获得满意的服务, 也保证了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进步和肥料的科学应用, 为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F 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藏粮于仓、 藏粮于民、 以丰补歉。

 然而, 耕地占补质量严重失衡, 耕地总体质量下降已经成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障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所长唐华俊建议——$E $F 积极实施“藏粮于地” 战略$E 实施“藏粮于地” 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战略措施。

 万物土中生, 土壤是作物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藏粮于地” 是“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 的一部分, 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 主要是指针对自然灾害和城市、 工业用地造成的减产。

 而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比藏粮于库的办法要更积极、 更长远、 更主动, 它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长效

 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粮于地” 或称“藏粮于土” 是指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 实现粮食生产稳产高产。

 一旦出现粮食紧缺, 就可很快恢复生产能力。

 它要求在土地开发过程中, 尽可能地避免破坏耕地或永久性占用耕地。

 而在粮食相对充足的情况下, 则可以利用部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或从事其它经营, 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藏粮于仓和藏粮于民、 以丰补歉的策略。

 耕地占补质量严重不平衡, 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致使粮食生产能力不足, 只能尽可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 利用丰年的节余弥补歉年的不足。

 这就带来了高额的仓储费用, 形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 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作物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特别是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如果连续几年歉收, 就给粮食的供应带来很大压力。

 在耕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 质量就尤为重要。

 所以, 抓紧耕地土壤质量培育,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实施“藏粮于地” 战略, 已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根本办法。

 实施“藏粮于地” , 一是完善立法, 健全土壤质量动态平衡机制, 鼓励和支持占用耕地表土的再利用, 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 二是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标准和土壤质量维护奖励制度; 三是建立耕作和栽培等技术规范, 控制农用化学品的使用, 确保科学用地。

 同时还应将土壤质量的研究和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 计划。

 $F 争论不休为哪般$E 2月1 6日,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

 全世界有1 41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但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美国并未加入其中。

 布什政府的理由是《京都议定书》 损害美国经济、 科学证据不足。

 所谓科学证据不足, 有点无理取闹。

 对此, 美国科学家说话了。

 上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的科学家称, 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在过去30年里, 全球温度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所致。” 参加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的科学家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们找到了全球变暖的证据, 并希望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的立场。

 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长期挑战。

 它看似一个科学问题, 背后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政治、 经济利益竞争。

 不过, 在重视气候变化、 努力保护地球环境这一点上, 各国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正在寻找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应对之道。

 也是2月1 6日, 在欧盟委员会积极倡导下, 出席第三届国际地球观测会议的代表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的十年计划。

 欧盟委员会官员表示, 在《京都议定书》 正式生效之日通过这项计划,将有助于提高人类对环境的认识, 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

 引起争论的, 还有克隆研究。2月1 8日, 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一项政治宣言, 要求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

 联大法律委员会自2001 年以来一直在讨论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国际立法问题。

 由于各国在是否将治疗性克隆也列入禁止之列的问题上争执不休,该委员会去年底决定放弃制定禁止克隆人国际公约, 转而寻求通过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政治宣言。

 这次宣言虽获通过, 争论并未平息。

 比利时、 中国、 英国、 瑞典、 日本和新加坡等赞成治疗性克隆的国家代表在深表遗憾的同时, 强调自己的国家将不受这一宣言约束, 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

 英国在克隆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 科学界近几年来也一再强烈要求政府批准治疗性克隆研究。

 但由于涉及到早期人类胚胎是否具有生命权等伦理争议,这项研究迟迟不能合法化。

 2月8日, 因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 , 被誉为“克隆之父” 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负责人伊恩· 维尔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 获得英国政府人体生育和胚胎学管理局颁发的克隆人体胚胎许可证。

 从此之后, 他们就可以合法地进行用于医学目的的克隆人体胚胎研究。

 其实, 英国不少政治家对克隆人类胚胎也情有独钟。

 一方面, 英国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居于世界最前沿地位,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在这一领域大步迈进, 自缚手脚, 将有可能失去这些优势地位。

 另一方面, 全球仅器官移植的市场价值就有1 00亿美元, 英国一旦应用人类胚胎克隆技术, 将开挖出新的经济宝藏。

 绕来绕去, 看似关涉伦理道德的克隆研究还是跳不出政治、 经济利益之争。

 上周有消息称,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斯坦福大学的艾弗· 魏斯曼准备培养一只长有1 00%人类大脑的老鼠, 这一试图打破物种界线的科学实验, 引起舆论哗然。

 把人和老鼠撮合在一起固然有点匪夷所思, 但类似的科学实验并不鲜见。

 在此之前, 有人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 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有人培育出一种身体里流淌着人类血液的猪。

 研究者的理由是, 观察人类细胞如何发育, 与一个活生物体如何相互作用, 也许能够带来关于新疗法的发现。

 但反对者认为, 动物拥有不被任意篡改或与其它种类进行杂交的生存权利。

 他们责问:

 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才可以制造出这样的生物? 什么样的新组合是可以制造的? 超越了 哪一点, 这种生物就应该被视为“人类” ? 如果这种生物应该拥有自己权利的话, 这种权利的范围如何界定? 科学实验引发了棘手的伦理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立法规范, 可惜这些问题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都是空白。

 $F 为什么高产品种一经大面积推广就达不到它的预期产量?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面积耕地的肥力条件不能满足高产品种的生育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黄鸿翔研究员建议——$E $F 提高土壤科技支撑能力$E 我国耕地质量低已经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耕地质量低必然增加农业生产的物质与劳力投入, 从而提高农产品成本, 降低农业经济效益,致使许多农民单靠种粮难以脱贫致富, 还导致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此外,耕地质量低还限制了其他农业生产措施发挥应有效益, 消减了科技进步的应有作用, 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尽管我们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人均耕地数量的进一步下降在所难免。

 在数量少的情况下, 质量就尤为重要。

 数量虽难以增长, 质量却可以通过人为的培育得到提高。

 所以, 努力稳定耕地数量, 大力提高耕地质量, 应该成为我们发展农业的基本政策。

 提高耕地质量是一个投资大、 见效慢的艰巨过程, 因此长期没有得到各地政府应有的重视。

 试想, 没有良好的土壤条件作保证, 哪能有现代化的农业呢? 拿大家都重视的品种来说, 我们几十年来培育了许多高产品种, 却没有一个品种在大面积推广中达到它的预期产量, 其原因就是大面积耕地的肥力条件不能满足这些高产品种的生育要求。所以,提高耕地质量, 其艰难过程是绕不过去的, 必须下决心抓一抓。

 另外, 我国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土地利用和改良培肥技术基本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出来的, 许多技术已经不大适应当前农户分散经营而且高投入高产出高强度利用的特点。技术的滞后造成了有机肥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有机肥施用比例逐步降低, 化肥在许多地区过量使用, 设施农业区和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扩展等等问题, 使得我国土壤退化得不到有效治理, 并有加速扩展的趋势。

 而造成我国土地利用与改良培肥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则是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因此, 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土壤研究机构的队伍, 加强对土壤研究机构的投入, 提高我国土壤科技支撑能力。

 $F 大量土地不宜农用$E 我国耕地数量与质量的现状是由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首先是自然条件限制了耕地数量的扩展。

 我国地形复杂, 山地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6%, 特别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占到25%。

 干旱和半干旱区占到国土面积的50%, 加上居民点、 水面等用地, 造成可垦土地面积少, 再加上人口众多, 致使人均耕地数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 而且这个数量还是由于过度开垦得来的。

 不宜农用的土地在大多数国家都是不会被开垦的。

 在长达7000年的农耕历史中, 尽管我国农民通过合理轮作和施用有机肥等措施, 基本保持了耕地地力的长盛不衰, 甚至还培育出大面积的高产稳产田, 但也出现了因利用过度造成地力衰退甚至严重破坏的现象。

 $F 粮食需求还要增加$E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

 1978年到1 997年20年间,增产66%, 棉花增长1 . 1 2倍, 油料增长3. 1 2倍, 肉类增长5. 25倍, 糖类增长2. 61 倍,到1 998年我国粮食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达5. 1 23亿吨, 人均41 0. 5公斤。

 自此以后粮食逐年滑坡, 到2003年粮食减产13. 7%。

 2004年粮食恢复性增长, 为4. 695亿吨, 但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总体上看, 我国目前具备5亿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供需基本均衡的格局也未改变, 但据预测, 到2030年, 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 6亿, 所需粮食达到6. 5亿吨

 左右, 比现在要增加2亿吨。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化扩张, 我国种粮面积至多保持在1 6亿—16. 5亿亩。

 $F 科研部门对提高耕地质量的研究重视不够, 基本不能为农民提供科学性强而又易于操作的耕地土壤管理技术规范与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建议———$E $...

推荐访问:藏粮于地———春天新话题 春天 话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