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百年历程中前两个“历史决议”出台始末(完整)

时间:2022-08-03 17:45:04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百年历程中前两个“历史决议”出台始末(完整),供大家参考。

党百年历程中前两个“历史决议”出台始末(完整)

 

 党的百年历程中的前两个“历史决议”出台始末 2021-12-14 15:00 朱东君田亮 文萃报·周五版订阅 2021 年 48 期 收藏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决议邓小平 朱东君 田亮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望党的百年历程,曾有过两个“历史决议”,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历史决议”: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 1944 年 5 月 10 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任弼时作为委员会召集人,负责主持“历史决议”的起草。

 对于如何作“历史决议”,毛泽东给出了自己的标准。“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任弼时在“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立以后,很快投入决议的起草工作。他当月写出第一个稿子。这一稿子概述了从 1927 年大革命失败至全民族抗战爆发 10 年间中国共产党曲折发展的历史,强调了毛泽东在斗争中对中国革命的军事建设、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问题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概括了王明“左”倾路线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他在思想、政治、军事和组织上的严重错误。

 大家对这一稿不满意,由于任弼时工作繁忙,中央又指定张闻天参加修改。张闻天重新构思,把“历史决议”对历史问题做结论的起点从六届四中全会提前到了 1927 年的大革命失败,使这个稿子不只是对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历史作决议,而是对大革命失败以后的十年内战时期的历史作决议。

 张闻天修改后的稿子,用 16 开的纸抄清有 46 页,约 1.3 万字。从 1945 年春开始,毛泽东在“抄清件”上亲自修改,至少参与修改了 7 次。

 在第一次修改中,毛泽东把题目从《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定(草案)》改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历史决议”的题目就此定了下来。在第二次修改中,毛泽东进一步强调了六大的正确方面,辩证分析了六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中央的积极面和错误面,并深切怀念了坚强不屈、慷慨就义的同志。

 第三次修改集中力量叙述从六届四中全会到五中全会期间“左”倾路线的发展过程及各方面的“左”倾政策带来的恶果,基本上形成了后来“历史决议”关于这段历史叙述的大体格局。在接下来的 3 次修改稿上,除了有毛泽东的修改笔迹,也有其他领导干部少量修改的笔迹。第五稿的亮点是毛泽东加写了一段话,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从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六稿汇总了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意見,强调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举起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参与了第七次修改。

 1945 年 4 月 15 日,又有了第八次修改稿,将原稿结尾部分的两段话独立成第七部分,形成了稿件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历史决议”稿的总体布局和主体内容,经过反复修改,直至拿到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上讨论的前 5 天,才大体定型。

 在这次会议上,《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经过表决原则通过,个别意见委托给七大以后的中央去采纳修改。毛泽东发表讲话说:“这个文件比较好,把治病救人两方面统一起来了。错误不是少数人的问题,全党大多数干部有这种病菌,非进行教育不可。”“过去政治上犯过错误的同志现在都改正了,要像决议上说的,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 六届七中全会闭幕后,七大随即召开。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定继续由任弼时牵头组织修改,并提交下次会议最后通过。这次修改增写了一段对毛泽东思想总的论述,强调了毛泽东在一些重大革命关头的作用,形成重要表述“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

 8 月 5 日,“历史决议”草案最后稿出炉。4 天后,这份凝结了全党智慧的决议在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一致通过,并于 8 月 12 日正式印成党内文件。

 第二个“历史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几个重大原则问题: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推进。为统一思想,在 1979 年春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有人建议作一个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79 年 11 月,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决议》起草小组成立。起草小组先写出了一份提纲,邓小平看后不太满意。1980 年 3 月 19 日,他找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提出三点意见:“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第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 根据邓小平的意见,起草小组形成了初稿,邓小平觉得还是不行。1980 年 6 月 27 日,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一开始就说,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现在这个稿子没有很好体现原先的设想。” 可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始终困扰着人们的认识。胡乔木提出一个解决思想疙瘩的方法:把毛泽东晚年思想上行动上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毛泽东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就解决了批判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与肯定毛泽东思想的“互相打架”问题。胡乔木上手逐字逐句琢磨修改,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部分,基本上是他改成的。邓小平对这一版新的修改稿基本认可。

 1980 年 9 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组织全党 4000 名高级干部对《决议》稿进行讨论。这被称为“四千人大讨论”。大讨论过程中,一些人,特别是挨过整的人,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失误和错误,都应由毛泽东一人负责。对于毛泽东思想,有人说,毛泽东同志犯了很多错误,《决议》中就干脆不写毛泽东思想部分。

 邓小平通过大讨论相关简报看到了大家的意见。1980 年 10 月 25 日,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

 国际社会也十分关注国内动态。20 世纪 80 年代初,时任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说,津巴布韦的胜利,基本上是毛泽东思想中符合于他们那里实际的东西所引导而取得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无论如何不能丢,毛主席不但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也是世界革命的领袖。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在思想上做不到实事求是。关键时刻,陈云提出宝贵意见。他在 1981 年 3 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决议》要达到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目的,需要增加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前 28 年历史的段落。邓小平说:“60 年一写,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 1981 年 5 月 19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幕。会议经过 10 天讨论,充分肯定了决议稿,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此后,起草小组又根据这次会议的意见作出修改。6 月 27 日至 29 日,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一致通过了《决议》。1981年 7 月 1 日,在建党 60 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用 5 个整版刊登了《决议》全文。

推荐访问:党百年历程中前两个“历史决议”出台始末 始末 决议 出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