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02 08:45:05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精选推荐】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抓住发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作者:

 选

 文章来源:

 不详

 点击数 1382

 更新时间:

 2006-1-16 9: 22: 46

 文章录入:

 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全面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 深入分析了“十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就及取得的重要认识和经验, 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温家宝在讲话中着重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具体部署了明年的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 今年是“十五” 时期的最后一年,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

 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 价格平稳、 活力增强的态势, 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 “十五” 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可以顺利实现。

 会议强调, “十五” 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 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我们正确判断形势,积极有效应对, 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工业化、 城镇化、 市场化、 国际化步伐加快,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会议指出, 这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尤其是最近两年多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 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 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 又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主要是:

 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坚持把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 坚持把着

 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 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深化改革、 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 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践证明,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会议指出, 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 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是:

 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 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 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采取更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认为, 当前,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深入发展。

 从近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来看,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 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可能带来的挑战。我们要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趋利避害, 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会议指出, 2 0 0 6 年是实施“十一五” 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意义十分重大。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着力加快改革开放,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为顺利实施“十一五” 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这个总体要求的精神实质, 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明年务必迈出实质性步伐。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 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 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

 消费环境。

 要在大力增收节支的基础上,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优化货币信贷结构。要继续加强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 用好税收、 利率、 价格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完善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规则, 引导资源化配置。

 要认真研究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增强各项调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加注重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二、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做好“三农” 工作。

 解决好“三农” 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 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 坚持规划先行, 抓好试点示范, 有步骤、 有计划、 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在工作中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 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让农民真正受益;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 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坚持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加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不强求一律, 不盲目攀比, 不搞强迫命令, 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实行中央、 地方分级负责, 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有良好开局。

 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 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 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壮大县域经济, 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 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道路、 饮水、 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增加农村教育、 文化、 卫生等方面的投入。

 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全面取消农业税, 着力推进乡 镇机构、 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 财政体制改革,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的方针,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的长效机制。

 三、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 完善创新机制、 培育创新人才,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又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

 量办大事的优势, 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 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强化激励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

 当前,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 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四、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 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 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 抓好钢铁、 有色、 电力、 建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在重点行业、 领域、 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 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 进一步健全促进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节能降耗的管理制度; 综合运用财税、 价格等政策手段, 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 积极开发资源节约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 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 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 大气污染等问题,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五、 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也是当前要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要抓住当前区域间生产要素和产业流动、 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 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

 要从各地自身条件出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发展优势产业, 加快形成分工合理、 重点突出、 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加快产业跨区域有序流动;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技术、 人才合作, 创新合作方式, 加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 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 完善扶持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 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重视发挥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六、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当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 明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 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内控机制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 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要切实加强对各项改革的总体

 指导、 统筹协调和综合配套,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努力做到改革方案周密稳妥、 工作推进深入细致、 风险防范及时有效。

 七、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

 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 战略, 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

 妥善处理贸易争端, 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八、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要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 政策。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文化事业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对食品、 药品、 饮食卫生、 危险化学品和交通安全等的监管,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进一步加...

推荐访问: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年中 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