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杜甫的文章:写杜甫一生的散文

时间:2022-07-14 16:4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杜甫的文章:写杜甫一生的散文,供大家参考。

写杜甫的文章:写杜甫一生的散文

写杜甫的文章:写杜甫一生的散文

 

 杜甫的一生 1、“诗史”:“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2、“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

  1、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对自己丰富复杂、

 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2、杜甫对诗歌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直接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诗创作。

 (2)用律诗反映时事政治,为律诗尤其是七律注入丰富深刻的政治内涵。开辟了全新的题材领域,对晚唐李商隐,尤其是宋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用诗歌表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细内容,扩大了诗歌的功能和题材。

 (4)将议论引入诗歌,影响到韩愈的“以文为诗”,宋诗的散文化。

 杜甫的一生 杜甫的一生呢,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年少轻狂-游山游水,中年抑郁-忧国忧民。

 一般啊,我们提到杜甫都是认为是忧国忧民的形象,确实是这样的,但是那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的前半生。

 杜甫呢,是出生在官二代家里的,老爸是当官的,祖父也是当官的,所以呢,杜甫从小呢,家境还算优越,所以就衣食不忧呀,跟着唐朝时期的诗人一样,游山游水,陶冶情操,杜甫在 20 岁的时候就出门游走四方,他去过吴越,也就是今天的江浙沪一带,还去过山东,登过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可以体现出杜甫当时的心高气傲,也绝不输给李白的浪漫主义。

 那杜甫出门在外驴友的时候呢,就碰到了李白,那个时候杜甫已经32 岁了,两个人就是一见如故呀,还一起去了今天河南省的王屋山,去寻找什么仙人,看来那个时候的诗人们也是,随性。

  后来呢,他们俩有找到了一个新的驴友,就是高适,可惜,三人个人的友谊始终是不牢固的,所以高适不再当电灯泡了,就与他们告别了。

 此时的杜甫已是奔 4 的中年人,35 岁左右吧,这个时候杜甫没办法再佛系了,赶紧去了长安开始找他的铁饭碗,也就走他父辈们的老路,当官混口饭吃吧,所以呢就继续求取功名,我们知道再古代想要当个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其实,杜甫再出门驴友前就已经参加过一次,但是没考上,才接着去浪的。

 可是呢,这次又背当时唐朝的一位叫李林浦的的奸臣给暗箱操作了,又没考上,那可怎么办呢。再古代当官呀,要么是参加科举考试,要么就是有达官贵人举荐。于是,他就给当朝的各种达官显贵写自荐信,杜甫其实自认为是很有才的,但是呢,不是认为,要别人认为呀,所以他的那些自检信都石沉大海了。

 没办法,得找到工作呀,所以就去给各种贵人写诗,还贩卖过药。于是,杜甫就

 不断地开始接触并能够体会到下层老百姓的疾苦了,又加上是兵荒马乱的时代。所以在那个时期呢,杜甫有一首诗【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人无收,描写的就是朝廷一天只知道打仗,不管老

 百姓的死活。

 慢慢地,这样比较辛苦的日子度过了,杜甫终于找到了一份差事--当了个县尉,这个是个九品芝麻的小官,但是县尉是个在诗人们看来,失格欺压百姓的官位,所以拒绝了。那没办法,又给了个兵曹参军,这个职位呢,其实就是个管仓库的,或者管理马匹,驴子之类的,可以说是个弼马温吧。于是,杜甫就欣然接受了。

 那不能一直上着班吧,杜甫就在一次探亲假期中,回自己的老家去了,可是,却凄惨地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了。太悲伤了,又加上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就写下了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500 字】的文章,可能你们不太熟悉这首诗的名字,但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绝对大多数人听说过,这就是杜甫在他自己的悲伤和时代的悲痛中写下的名篇。

 其实,我们都知道,杜甫生活的唐朝已经是由盛转衰的时候了,于是在公元 759 却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时候杜甫是 47 岁了,在长安飘荡已经有 10 多年了。叛军打进了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跑了,那杜甫没跑成,当了俘虏。看到长安城里的凄惨景象,有写下了一首名作。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以,这样杜甫就被叛军抓了去,但是杜甫在那个时候是个小人物,连反叛者都没把他当回事,杜甫一不小心就逃跑了。杜甫,逃出叛军的营地之后啊,还是心心念着他的大唐,回去找当时唐朝的管事--唐太宗的儿子,唐肃宗,唐肃宗见他衣衫褴褛,就被他的忠诚所感动了,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说白了,就是专门给皇帝提建议的,那简直就是杜甫的本家啊,所以,耿直的杜甫就直接了当的表达出自己想法,但是,却把唐肃宗惹毛了,这下又完了,差点小命不保,最后被贬出了长安。在被贬期间啊,杜甫在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民不聊生,写出了【三吏三别】

 十壕吏

 募投十壕吏,有吏夜抓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杜甫,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对当时的官场彻底失望,对当时的社会也倍感失望。所以,就干脆辞职,就投靠亲戚朋友,由于就来到了成都。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那个时候成都的西郊,搭起来一座茅草屋,也就是咱门今天所看到的杜甫草堂。杜甫在成都的日子,可以所是他的后半生过的最舒心的日子。我们可已从他的诗句中体会到。

 他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殴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来,蓬门今始为君开。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衣衫泪满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成都将近待了四年左右,这时杜甫杜甫已经是 50 岁左右了,就想念家乡了,再加上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杜甫,就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了。在路过今天的重庆时,看到三峡景象,有感而发。

推荐访问:杜甫 散文 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