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6篇

时间:2023-04-28 19:00:07 党建材料 浏览次数:

篇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作者:罗晓蓉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27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建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与基层治理有效性紧密相关。随着社会深刻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需要构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平台。目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在干群关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组织关系、社区治理方面面临着困境。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性的路径以社会资本为视域,从符号建构、空间覆盖、强化服务、政治引领入手。

  关键词: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治理有效

  基层党建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与基层治理有效性紧密相关。随着社会深刻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需要构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平台。目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尚存在一些困境亟需破解。

  一、面临的困境

  1.干群关系上,一些村民埋怨村干部“吃白饭”,对村支“两委”干部不信任、意见大;服务群众上,一些城市社区党组织对服务群众、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心无力”,“满足于应付、流之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

  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是农村党建工作的落脚点。目前,一些村的村支“两委”干部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或选举过程只是走走形式而已,甚至有些人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当上了村支“两委”干部;不少村支“两委”干部办事不讲政策、管理不循章法、工作随意性大。有的村支“两委”干部事事先为自己或者家族、亲友打算,有的甚至随意欺压百姓,拉帮结派,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村民对村支“两委”干部不信任、意见大,既指向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指向村干部的工作态度。村“两委”干部为民办事能力不强,工作缺乏积极性,一度使村党支部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村民埋怨干部“吃白饭”,极大的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

  村(居)党支部是基层治理的最佳抓手。但是,在城市社区,一些上级党委和政府职能部门把社区当成自己的派出机构,随意摊派工作任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建设、棚改征地以及拆除违章建筑等大量事务被交由社区办理,而且还下达指标任务,进行相应考核和奖惩。社区“责重”而“权少”,“行政化”“衙门化”倾向较为严重,变成了“准政府”“传声筒”“二传手”。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新城区规模日益扩张,县城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党员也向城区集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而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往往淹没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除了做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常规性“中心工作”,还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临时性工作。其中行政化任务繁多,并且征收社会抚养费、拆“两违”、创卫、征兵等多达近百项。每一项行政任务被提上了高度,仅靠5~7人社区配备的社区工作人员来完成,精力疲乏,难以应对,社区党建常常流于形式更难有创新。

  2.工作机制上,一些农村基层存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不知晓、政务不公开、参与度不高,极大影响村支“两委”干部威信和信任;而一些城市社区党建的整体推进力度不够,整体功能不强,导致“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更加关注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决策、管理、监督基层事务和重大问题的要求日益强烈。但是,一些村级组织治权衰弱。例如,在村级自主招商、对外招商等方面,项目资金只是“文件监督”“材料审核”,没有真正将财政公开真正落于实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打包”“捆包”和多用、挪用现象;财务公开无法至始至终的贯穿全过程。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干群缺乏沟通交流,导致村民对有业绩的村干部甚至也存在怀疑、抵触心理。虽然城市社区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但是城市社区党建的方法、手段和载体有待创新,党员融入社区服务亟待完善和加强。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民政、群团组织等参与社区管理的部门众多,职能交叉但缺乏协调。

  3.组织关系上,协调不够,出现“相互扯皮”“各自为战、多头管理”,甚至社区党的领导“停在口号上”,政府服务“浮在表面上”,居民自治“留在文件上”。

  村“两委”之间关系缺乏协调性,部分支委与村委之间存在嫌隙,支委对村委的矛盾纠纷等日常业务推诿,极大的降低了矛盾协调的实效性。村“两委”与村内自发性组织(如理事會等)的关系缺乏协调性,村“两委”解决村级事务大多数单纯依托镇干部、村委会班子讨论事务的方式来决定,村民对村级事务参与度不高,很多项目不了解、不知情,工作的开展难度比较大。

  4.社区治理中,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工作难沟通,环境难治理,上访难平息”的“三难”问题;而城市社区治理中,普遍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整合社会资源,社区居民“看客心态”比较普遍,出现“搭便车”的集体行动困境。

  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些传统农村村落社区具体表现为:一是逼着干。安于现状,既没有村级发展长远打算,又没有工作上的短期周密安排,仅仅把工作定位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和村稳定上。二是跟着干。应付日常工作,没有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会抓农村工作。三是瞒着干。重点方向不明,上面安排啥就比划啥,不善于调动群众。农村社区治理中面临“三难”问题,工作难沟通、环境难治理、上访难平息问题。城市社区治理中,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参与。

  二、优化路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1.符号建构:以党支部为核心,结合社区社会资本的总量和分布特点创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项目和品牌。

  目前,各地基层党建基地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无论是党建主题文化广场、楼道党建宣传栏及党员活动室等场所,还是党建综合体和党建联盟构建,都突显以党支部为核心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和完善调整成为创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在农村社区,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同心园,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统筹谋划村级治理结构,需要结合各类型社区社会资本的总量和分布展开。传统农村村落社区,注重运用传统的社会资本,如家庭社会资本、家族社会资本、邻里社会资本。针对“空心村”现象比较普遍问题,村支两委组织尤其是村支书需要在“党建+”工作内容上亟需根据适宜发展的农业产业,同时通过产业融合,努力做到“三富”:自己带头富、帮助群众富、堂堂正正富。在村庄治理上需要“用公心来治理,用发展来治理,用扑下身子来治理,用汇聚合力来治理”,做到“没事要找事”(主动去发现问题,从早了解问题,尽快处理问题)“出事不怕事”(遇到矛盾纠纷要敢于面对。做到不怕、不躲、不推、不拖,及时组织专班化解矛盾纠纷)“处事要了事”(做到“上管好天文地理,下管好鸡毛蒜皮”)。在城乡交融发展而来的村居合一型社区,传统社会资本镶嵌在传统的血缘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如礼俗、人情、关系等,同时也出现蕴含现代社会资本的组织。对于这类社区,由村级党组织和村居党组织联建联管,要逐步向社区党组织转型,这意味着组织结构、治理对象、管理结构带来全新的变革;而通过中心村改造后土地适度集中,企业集聚形成的功能拓展型社区,现代社会资本的载体更多出现,则需要在保留村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升格村级党组织,下设农村、社区、企业各类党支部,实行分类管理。

  2.空间覆盖:依托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初步成形格局,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创建社区党建联建(合)体,“强堡垒、强队伍、强作为、强引领”。

  目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由特大或大城市管理延伸到中小城市和县城管理。网格化管理是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依托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初步成形格局,各地社区打造党建联盟综合体,以盘活社区内各资源,形成“资源供应链”,将资源与需求有效对接。定期召开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共商党建工作,共用服务阵地,通过建立区域党建联盟,打破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等各类党组织之间的“无形藩篱”,同时,党建联盟联席会议通过统筹、协调、联络作用,明确成员党组织职能职责,合力推动责任落实。在党建联盟综合体内,通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区域党工委组织在社区工作的、在社区居住的或者挂点社区的省、市、县、镇四级“两代表一委员”轮值坐班,接待群众,收集问题。由社区党支部牵头,汇总收集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交办至各联盟成员,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创建党建联建体,实现了组织联建强堡垒,增强了党建工作载体,有利于克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运行状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初步形成整体性的党建联建体,组织联建强堡垒,抱团夯实党建基础。

  3.强化服务:以居民需求为本,克服“水土不服”;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服务规范运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强化服务是政治引领的基础和前提。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需要基层党组织设计服务活动项目以群众需求为本,否则,党建服务活动与群众需求脱节,容易产生“装点门面”“水土不服”。为此,着力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健全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共驻共建制度,大力推广“楼宇党建”等新型区域化社区党建模式。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党员对辖区困难群众慰问、开展“微心愿”认领等。二是完善社区服务组织。本着从社区广大居民的客观需求出发,在规划的基础上,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三是培育和发展各类社区自助组织。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挖掘文体骨干、培育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等,使社区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在社区活动中,增强居民参与,建立信任关系,提升社区归属感,增加社区现代社会资本,为社区善治打下扎实的基础。

  4.政治引领:嵌入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

  在多元治理格局中,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目前,城乡社区正在进行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党建引领是前提,要突显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比如,多地通过运用协商民主的形式,妥善解决了社区业主普遍反映的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管理问题。当下,亟需在“党建+”工作嵌入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实践,以“黨建+民主协商作为重要的抓手和发展趋势。只要“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转变基层组织体系,创新组织设置;在强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下突出政治引领,在多元治理格局中,优化功能实现,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持续改进服务方式,以嵌入式服务为突破口,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与变化,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帮助社会成员适应社会环境、融入社会环境,将有利于社区社会资本的提升,极大促进社区治理。

  参考文献:

  [1]林尚立.从基层组织中开掘党建资源[J].探索与争鸣,2002(07).[2]马敏.政治象征符号的工具价值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04).[3]龚上华.农村党建嵌入基层治理——以杭州余杭区丁河村“党建+”引领议事协商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01).

篇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区域治理VOICE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重庆市江津区Y社区为例四川外国语大学李梦廷摘要:中国大量且快速的城镇化导致大规模的农村土地被占用。大量农民住进新的拆迁安置型社区,这使得农民原有的生产和成活方式被彻底地改变,而且原有的社交方式也被重组,他们的生活方式由熟悉变为陌生,他们所居住的社区治理也是难点问题。社区的党建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党建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江津区Y拆迁安置社区当前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总结出一条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的治理方式。关键词:党建引领;拆迁安置;社区治理;Y社区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5-0013-0002者的身份认识较为冲突。这些居民大部分更怀念以前在农村的生活,居民对他们原有的“村民”身份认同感较强,如果遇到困难或他们更愿意寻求原来的村委会帮助。者问题,其主要缘由是村民由于居住地的迁徙,原有的熟人脉络就会被打乱,新的邻居会来自不同的生产队或者外面的租客等,他们之间会了解比较少,加之原来生活在村里的熟人社这导致他们融入社区生活的积极性较低。会,同时,社区之间邻里关系较为淡薄,他们缺少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导致居民们对业主的义务或者权利认识有偏差或者不明了,从而给社区治理带来一些问题。(二)Y社区物业收取难度较大Y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依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平时的开销也大部分在农业上,他们的自建房也不收取物业费,所以Y社区的居民对小区要收取物业费的做法十分排斥,这导致物业公司收费难。此后,小区一直都没有收取物业费,平时小区垃圾处理的费用全靠社区外一楼门市的租金付清。从接房预收的物业管理费满期后,这些安置户一直对收取物业费排斥,即使中途社区人员号召大家缴纳物业费,也闹得不欢而散,其直接结果就是物业企业因为收取不到费用,没法经营,于是小区的物业陷入瘫痪的地步。长久之后,小区的户主们都有各自的意见,甚至怨气也多,一些人愿意缴另外一些人则仍拒绝缴纳物管费。纳物管费,(三)社区人员延续原有的生活习惯对于Y社区的大部分居民而言,虽然他们的居住地方发生了转变,但他们的思想观一方面,念以及生活的习惯依旧停留在以前。关于小区公用地使用的问题。“我希望社区由于拆迁安置,村里农民的身份已经变为居民,但是由于他们多年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导致他们对“村民”与“居民”两将我们一楼前方的空地利用起来,能够同意,种点蔬菜或者花草,这样大家看起来也美观。”(L2,20210107,杜,女,38,社区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该《建议》策划了我国未来5至15年的发展远景。其中,关于发展远景的规划中,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并且,在国家治理及社会治理方面要求做到:“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可见,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尤为重要。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当中出现了许多的安置农民的城镇拆迁安置的社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引导,社区党建是新时代背景下坚持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城镇拆迁型的安置社区有着多种的特殊性,例如:居民人口结构较为复杂、居民点本源性、“村转居”、居民诉求层出不穷等。这一系列的特点表明安置型社区较一般社区更为复杂:“对许多老百姓而言,目前的社区仅仅是他们临时居住或不得不居住的地方(地理单元),在这样的社区,人际关系彼此疏离,公共空间支离破碎,居住环境‘脏’‘乱’‘差’。”[1]房也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而上涨。经过调查,Y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介绍:Y社区目前总共有400余户,总人口有1100余人。另外,社区外的一楼门市为社区人员集体所有。(二)社区的拆迁补偿方案根据重庆市政府下发的相关拆迁的文件内容,拆迁安置按照村委会当时核实的农村个体实际拥有的土地为准,按照房屋面积进行具体的房屋补偿。如果是以个户为单位进行赔偿,那么一“户”为单位,按照每人三十平方米的标准来进行赔偿。对于新的安置房面积在规定范围之内,可以享受免除四十平方米的价格来购买。另外,对于一些不想购买安置房的村民,政府则修建一些公租房并给予租房的优惠,如果该安置房面积超过村民实有的土地面积,村民可以根据安置房的成本价格购买多余的面积。“房屋拆迁后,给予村民每户搬家费500元,另外按照每个月租房700元为标准,给村民作为安置租房的使用。”(G1,20210107,李,男,52,社区工作人员)按照拆迁的先后顺序,让拆迁户选房,先拆迁的村民享有优先得房的权利。另外,选房时采取摇号的方式,公平公正地让村民选房。二、Y社区的治理困境伴随着该区域工业区的扩建,大学城B区、旅游公园、恒大、金科等项目的不断引Y社区所在地区的城镇化率也逐渐提升。进,但是,伴随着村民的不断集中居住,这使得数量也在稳增,社区的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的积蓄以及爆发。(一)居民的业主意识以及自治意识淡薄这就意味着在社区治理时治理的难度系数较高。一、江津区Y社区的基本现状(一)地理位置状况Y社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的最北部,其地势平坦,它的北部道路为三界高速互通,有该镇最大的时代广场;南部为西彭高速互通,有多个职业院校;西部为来凤高速互通,有大型酒店以及多个小型公司;东部为华福大道,有多个职业院校,且周围围绕多个拆迁安置社区。近几年来,该社区周围经济发展较好,引来多个工业厂、小型公司、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近几年,Y社区所在的城镇大力引进工厂、企业,推动城镇化建设,农民拆迁安置作者简介:李梦廷,生于1996年,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13VOICE居民)Y社区的居民延续以前的农村意识,认为自己住房外的空地就是可以自己使用,因此,楼道和小区绿地经常被农民用作“自留地”,违章装修、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将小区的公共场所用作养鸡鸭,这一系列行为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美观与整洁。三、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治理的对策在城镇化背景下,党建对安置型社区的引领值得我们思考。Y社区只是安置型社区的一个,其反映的矛盾问题我们应该引起注意并提出对策,从具体到一般,从Y社区的问题,我们可以思考党建引领安置型社区的治理对策。主要有如下:(一)在社区合作下加强党对工作的领导第一,结合安置型社区的特点,完善社区的领导体制,实行社区党支部统一领导。在社区实行党支部统一领导。这样可以避免社区权利与村委会权力交叉重复的现状。第二,结合安置型社区的现状,在一些党员人数比例较大的社区,根据党章规定的相关程序,选取有号召力的党员组建社区党支部,并且围绕社区的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居民服务、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等,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统一的领导,另外选取社区中民意倾向较大的居民,组成一些社区特色组织,比如妇女联合会,因为“农村妇女对村庄事务的参与其实是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并愿意付诸实践的,而且妇女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完全可以为他们在村庄公共领域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服务。”[2]第三,可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党建工作基础,开设特色活动,增强社区的民心凝聚力。“社区之间的人太分散,各自在家过生活。如果在节假日,或者大家都有空的时间举办一些特色的活动,大家应该会互相了解得多一些。”(L2,20210107,杜,女,38,社区居民)鼓励社区内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及社区管理机构在社区内开展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各住户之间的联系。(二)党组织引领“资源整合”构建社区服务“整合社区的生态视角要求社会工作必须将社区主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接触面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也必须采用整合的社区工作方法和策略推动美好社区和社会的重建。”[3]一方面,社区的发展不能仅靠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更应该由小区的居民共同参与进来,以便顺利推进安置型社区的建设治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建成“文化共同体”社区。社区的党组织要坚持以“民”为本,建立教育与管理并重、14齐抓共建、整合推进的治理模式。“我们社区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没有地方表达我们的想法,我们都希望社区能够建设一些渠道,让社区的工作人员听到我们老百姓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为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LI,20210107,吴,男,45,社区居民)因此,坚持突出小区的重点,不仅要破除还要建立制度,收集社区的民意,整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围绕社区居民们真切关心的问题,发挥社区管理的作用,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时效性。最后,应该突破社区之间互相不融合、管理模式不统一的格局,创新以及探索社区自治自管、共建共享的模式,通过社区管理和参与资源的整合,解决社区管理组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三)在“市场化”引导下构建特色的物业管理第一,加强社区居民的物业管理意识。物业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只有两者间相互尊重、理解,加强沟通才能,够做好安置型社区的物业工作。两者合作的前提是互相信任了解,传统的物业宣传已让居民陷入疲惫与排斥,因此对物业的宣传方式和途径也需要创新。一方面,可以与商家合作,将物业相关知识印刷在居民的日常使用品当中,通过有形与无形的方式让安置型社区的居民了解社区的益处。另一方面,可以派物业管理的工作人员向居民汇报物业管理工作,听取业主们的意见,让业主们明白物业的程序以及用处然后参与进来。第二,物业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态度,所以,需要强化培训物业管理人员的业务,以及做好技能培训。只有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办事工作效率,解决居民小区一些实际需要的困难问题,并且做好反馈和回访工作,才能提高安置型社区的物业服务质量。第三,开设物业职位,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部分拆迁安置居民,他们原来的生活来源仅仅是农业或者养殖业,而且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当他们的土地被拆迁之后,生活来源就失去了。面对这样特殊的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可以在能力范围之类开设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比如物业管理中的保安、绿植保护、保洁等岗位,经过上岗培训之后再让他们参与到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中来,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解决社区部分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让安置型社区的居民亲身体验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严谨和负责。参考文献[1]张和清,杨锡聪等著.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区域治理[2]王君柏,葛珊.费孝通社区自理概念及其实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6):71-76.[3]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2(1):24-30.[4]杨帆.拆迁安置型社区的现实困境与治理对策分析——以山东C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616(26):245.[5]胡小萍.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安置小区管理的实践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69-72.相关链接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另外,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从上述社区治理的界定来看,社区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含义。1.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尽管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会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在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治理主体,例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甚至于个人,它们通过同政府机构,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得过去政府的社区管理趋向于社区治理。2.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此外,社区治理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正式、非正式的社区制度规范,建构社区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机制等。这些社区治理的过程目标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

篇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管理科学技术协作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切实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关于社会治理,尽其所能帮助群众处理社会与生活中产生的关于党建工作,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关注民生、时时心系群众,并提出相关的优化途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困境及优化(2)和主动参与性。治理模式局限于包控。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明显是社区要求我做什么,治理模式的强制性也进一步弱化(3)了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治理手段不传统的治理手段够丰富。自媒体时代下,需要不断地创新,普遍的治理手段也逐渐地不被社区居民所广泛接受,我们应该努力吸取新生力量,终身学习,与时俱進,切切实实地为居民服务。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化途径1.积极转变思维理念。新时代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有与之相契合的思维理念作为前提,但思维理念变革也是其首要挑战。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社会治和共享发展的价值理念,转型,使基层社理理念从“管控”向“服务”增进人民会治理真正成为维护人民权益、利益、提升人民获得感的过程;二是要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的思想观念。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意识,从思想认识深处正确理顺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互动也不“放任自关系,做到既不“包揽代办”“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流”;三是推动形成融合发展思想共识。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互相支撑、互为促进,新时代推进党建最终要落实到推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动形成“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思想共识上。2.加强基层党组织体制改革。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是党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推动组织更了解和宣传组织。基层组织贴近民生,社会矛盾和社会治理的需求。现阶段,我根据基层党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体制改革,社会治理的需求划分治理单位。一方面要完善基层组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的创新的执行能力。为此,我党要严抓基层作风建设,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教育与监督,充分发挥提升基层组织的清廉执政能力,利用基层组织基层组织调动群众的能力,的凝聚力量来创新社会治理模式。3.提升基层党建民主实践。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多元治理格局中,城乡社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目前,窑窑◎蔡杰一、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1.管理层自身力量不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工力的基础,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管理体制、社区作惯性、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变化,社区工作人治理自身力量存在诸多不足,员“在位不在岗”等各种现象值得堪忧。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也不强,大多数居民都是被动的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人们需求的主动性与满足也是基于社区能提供什么,社区居民归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属感不强。在经济压力和人才竞争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在人口流动性越发增长的现年状下,除去一些老年人群和待业人员外,绝大部分轻一代的人们为获得生活支撑,精力在于工作单位,参与社区治理与发展意识淡漠。其次,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老一辈的社的途径单一。新生力量缺少,安.com.cn.AllRightsReserved.区管理人员缺乏创新力度和创新思维,即使人于守旧,旨在维稳。在很大程度上,们想参与社区治理,见证社区发展,形成进一步的社区凝聚力,但是不知从何入手去提出意见。高效快捷地反应问题,2.组织力建设没有理顺其体制与机制。现阶段,我国“党建+社会治理”这一在实践创新机制依旧处在初步探索时期,过程中建立了初步的基层党组织协同社可是还没有达到会治理的新型运行构架,常态化运行的状态,也没有在实践过程中党形成稳定与持续性。在团组服务机制、建区域共建机制等相关配套的体制与机制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在党建工作中的相关单位进行合作共建的模式相对单一,不能真正地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优势转变成社会治理工作的不竭动力。3.基层党建制度与方法的困境。新时代下,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和信传统社区治理模式、理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予社区治念、技术与信息时代的不平衡,理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社区治理(1)治理理念局限于维稳。保证社区不出事,社理念依旧局限于维稳,区居民不闹事,这种社区治理理念会造成广大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事务丧失积极性党建引领区正在进行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是前提,要突显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政治多地通过运用协商功能和政治作用。比如,民主的形式,妥善解决了社区业主普遍反当下,映的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管理问题。亟需在“党建+”工作嵌入基层治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实践,以“党建+民主协商作为重要的抓手和发展趋势。只要“党建+”工作,创新组融入中心工作,转变基层组织体系,织设置;在强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下突出优化功能实政治引领,在多元治理格局中,现,突出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持续改进服专注于问务方式,以嵌入式服务为突破口,题的解决与变化,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融入社会法,帮助社会成员适应社会环境、极大环境,将有利于社区社会资本的提升,促进社区治理。4.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的创新能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是党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推动组织和基层宣传组织。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时应该充分应用信扩大社会治理的息化管理,推动联合治理,范围和能力,由各级、各部门联合开展多元化社会治理活动。在新形势、新业态下,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要充分体现城乡空间的变迁和社会矛盾问题,应用信息化平台始终坚收集社会治理意见,做好群众调查,持群众路线,根据群众管理需求推动社会要提高党组织成员治理模式的创新。为此,的创新能力,鼓励基层党组织成员主动学习社会治理创新的典范,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与群众及其各级基层党组织加强互动,带领基层群众公共参与社会治理。结束语: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新时期社会治理的必然需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我党要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思想,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结创构调整和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整治工作,为社会治理创新造出清廉的党组织环境,工作奠定党建工作实践的基础。(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委党校)

篇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党建研究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对策研究?文/闫燕【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和坚实基石,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基层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带动引领,将党建的有效性体现在基层治理的问题解决中,能够有效克服基层党建的弱化与虚化问题,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关键词】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对策研究基层社会的良治、善治离不开中国共民族谋复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了作用,导致基层组织威信下降。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构建基层社会治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二)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弱化理新格局”要把基层党建作为基层治理的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重要抓手,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组织处于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最末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共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实践的全过程、和基层治理的最前沿,这种特殊的位置建”明确了社会治理是党委、政府、社会、落实到基层治理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赋予了基层党组织特殊的职能,既要传民众共同的责任。但是在基层治理过程一、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达党的声音、落实党的决策,又要引导、中,一方面,有些党员干部社会治理理逻辑分析动员、组织、协调基层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念滞后,习惯使用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根本保证域和环节。因此,基层治理质量和水平的方式,没有凸显自己的引领服务作用,党建引领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让提升,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和努力。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不基层党组织成为凝心聚力的“主心骨”。要把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相适应,造成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不强,具体到基层治理方面,党建引领就是要做要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要充分发治理功能弱化。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好示范带动,让党员干部成为促推基层治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基组织的工作内容和街道办、居委会和村理的“领头羊”、让各界力量成为参与基层党员干部、党务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委会相比,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层治理的“生力军”,夯实党在基层的群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领导核心,为基层相对不是很紧密,从而导致基层党组织众基础,推动基层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打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在基层群众心中的存在感较低,在社会铁必须自身硬”,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二、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治理工作中限制了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充理能力现代化,党的领导是核心,党员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发挥。干部是关键。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一)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权威淡化(三)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创新力为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要充分退化战斗堡垒,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各种优势和作用,但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社能顺利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在实际的治理实践中,党组织在领导基会结构加速转型,基层党组织所面对的工(二)基层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层治理上权威的淡化影响了基层党组织作对象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基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基层治理优势的发挥。一是基层群众对基层党组党建在理念、内容、方式上适应新的治理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就既体现了中国共织功能的认识误区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需求,但很多基层党组织都只侧重于解决产党的正确领导,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织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单一方面的问题,固守传统的党建模式,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中国特色作用的发挥。二是基层党组织长期与基缺乏创新规划和宏观思考。突出表现有:社会主义制度也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得到层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捆绑在一起,一是在理念方面,缺乏问题意识和创新意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为基层治理实权责边界模糊,职能定位交叉重叠,在识。新时代基层党建要发挥好领导基层治践提供保障、扫除障碍。不同程度上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理的作用,首先要在思想理念上实现转(三)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基层治理影响力和向心力。三是基层党组织对自变,但是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固守社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身职责认知不清,没有自觉提升自身的治理就是管控的观念,不善于用新思维、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工作能力和素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不新办法、新载体来解决新问题。二是在决策探索2021.2下21党建研究内容上,与社区治理需要不匹配,吸引力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三是在形式上,缺乏创新,跟不上基层治理的发展需要。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习惯用行政化手段推进工作和任务落实,影响了基层群众对党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认同度。另外,况和效果中倒逼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好主业,落实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责任。三是要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后备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年龄、知识、资历、能力结构,培养后备力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与社会治理网“双网”深度融合,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四是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从“经济型党组织”转向“社会治理型党组织”,把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五是要推动工作方法创新,用最新科学技术和方法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充分随着基层治理日益朝着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在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引入专业队伍以及探索智慧党建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现有的党建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的探索并不多。三、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一)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重塑基层治理主体权威基层党建引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是政治属性,基本功能是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要坚持把政治引领放在首位。一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做好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坚定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内带党外、以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二是将坚持党建核心地位的政治原则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树立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绝对权威,保证基层治理创新的政治方向,为基层治理提供发展基准,提升新时代基层治理水平。(二)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压实基层治理主体责任提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基层治理中,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要抓住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个关键。一是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转变他们的观念理念,启发思维、提升能力。二是要完善任职评议考核体系,在检验基层治理工作落实情22决策探索2021.2下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指导,提升其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的能力,引领各类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为基层治理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三)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融入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通过引领推动社会治理来助推传统党建向服务型党建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通过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来强化政治功能,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价值理念创新,实现治理理念现代化。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建工作与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要以领导、协调、包容的理念推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在实践中做到以“党建带业务,业务固党建”,在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不断凝聚党建与治理共识,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要推动基层党组织结构创新,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着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积极探索全域党建在提升基层治理服务上的新模式,继续完善基层党建协调机制,通过整合基层党建治理资源,提高对基层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组织等其他组织的领导能力,使各类组织在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引领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社区治理绩效。三是要推动组织体系创新,探索推进基层党建网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整体性、开放性和预见性水平。总之,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基础工作,要以重塑基层治理主体权威为重点,以压实基层治理主体责任为支点,以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为创新点,实现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融入与良性互动,以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和引领基层治理。参考文献:[1]张娅.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现状及优化径——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03).[2]张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逻辑机理、价值表征和实践进路[J].云南社会科学,2020(02).[3]高立伟.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研究[J].学术前沿,2019(11)上.[4]刘长发.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06).[5]侯承材.以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J].学习月刊,2019(06).[6]孙涛.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2018(07).[7]陈延华.如何抓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J].人民论坛,2019(12).[8]宋黔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2).(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篇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存在问题有:一是党员参与度偏低;二是宣传比较乏力;三是技术支持不足;四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对策建议:一是提高党员参与度,活跃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二是增加宣传力度,更好地弘扬党建精神;三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加快技术支持更新迭代;四是促进政策支持,政策上更多助力社区建设。

篇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薄弱环节

  一、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强。目前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存在着人员偏少,整体素质、专业水平偏低等不足。同时,从事基层工作的大部分同志,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很少,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不够高,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不够强,限制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二、部分同志对基层党建在认识上还存在某些偏差,对基层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存在基层党组织只是指手划脚、上传下达、读读档案等,实际工作做不了多少的片面认识。

  三、有的基层组织不能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或者组织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的需求;有的基层组织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能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整体素质不够高、能力不够强,甚至对党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形不成核心,无法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开展工作;个别基层组织甚至存在软弱涣散,不发挥作用的问

  四、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程式不够规范,存在重视数量淡化质量的现象,发展质量受到影响。

  五、日常工作中存在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习惯于等待、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主动研究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开展创新理论研究少;主动谋划发展大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怎么写

  主要从机关党建对基层党建的引领和指导方面来写机关党建的方法措施制度,以及抓好机关党建对基层党建的效果

  i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

  存在哪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一)党员身份难掌握,表率作用难发挥。一是“两新”组织人员分散性强、流动性大,党组织掌握党员身份难。二是有部分人故意隐瞒党员身份,认为在“两新”组织中发展靠个人实力,与党组织无

  关;还有人认为在私营企业中亮明党员身份会遭到私营业主的歧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要求不严,不敢喊“对我监督“。党员身份难以确定,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就无从谈起。

  (二)组织机构难设定,阵地覆蓋难全面。一是“两新”组织党建负责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对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认为资产私有和

  ***讲的公有制是冲突的,没有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或怕党组织开展活动多,影响生产经营。二是“两新”组织有规模小、分布广、流动快、变化大的特点,按传统模式组建困难大,有大量的“两新”组织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党建工作始终跟不上“两新”组织的变化速度。

  (三)党建活动难开展,活动效果难体现。一是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经济来源依附于“两新”组织业主。二是阵地建设不全,党组织缺少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装置。三是缺少活动时间,“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开展大多利用的是工余时间,时间短、次数少。四是形式单一,有部分党组织开展活动还是采取老一套,“念一篇文章,读一段报纸”,有的干脆将党建活动开成生产经营讨论会。

  (四)积极分子难培养,入党物件难发展。一是忙于生计,注重个人的才能的发展培养,对党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向党组织靠拢是捞取政治资本。二是人员来源复杂,相互接触不多,背景了解不清,不利于组织考察培养。三是人员流动大,即使有部分列入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员,也由于工作调动原因等间断培养,发展难度大。

  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一、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在不断削弱,“无人理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党员教育活动不经常。少数村书记认为基层党员教育活动难搞,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比较松散,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个别党员缺乏活力。没有制定约束机制,少数村民主评议党员走过场、不规范,把民主评议会开成评先评优会,难以评出不合格党员,对不合格党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对新进的党员把关不严,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还不高。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四)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村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下降,遇到好事都争着上。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法设法逃避矛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上还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村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

  2、党员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党员管理松散,对没能按时交党费和不参加组织生活会的党员,没有及时的处理和调查,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

  3、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甚至有些村组织没有经济来源,“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严重影响了村干部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4、健全服务体制上还没跟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保障机制没有跟上,农村党建工作经费还没有落实,村干部待遇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存在形式主义,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部工作热情底,听到的抱怨多。

  三、对策及建议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政策方面的,有工作方面的。按照加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强化党建工作措施,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1、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机制,为基层党员“补脑”。

  一是实现党员教育全覆蓋。依托电视、广播、网路、手机、报刊杂志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二是突出党校教育主阵地。将农村基层党建课题纳入省、市、县党校干部培训的内容,特别是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要加大农村党建的培训课程,形成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熟悉、了解基层党建的教育机制。三是开展农村党员素质大提升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基层党员为主要物件的科学素质教育大提升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

  2、进一步创新组织管理方式,为基层组织“强身”。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规则。进一步理顺“两委会”关系,明确规定村党支部的地位、职责任务、监督约束等。二是健全直接联络群众长效机制。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络群众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制度化、规范化,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制度层面解决党员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勤于联络群众。三是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完善镇、村党组织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绩效评估推进镇、村党组织管理创新。同时,将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评估镇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四是创新组织设定方式。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畅通党员进出渠道,支援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农村协会和合作社上。

  3、进一步强化激励保障措施,为基层干部“提神”。

  一是加大农村优秀干部录用公务员力度,解决基层干部“有所盼”的问题。目前,我县每年从村干部中录用公务员的数量不足1%,建议扩大优秀村干部的公务员录用比例,选拔特别优秀的进入镇领导班子。二是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标准,形成初步增长机制。既要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又要提高离任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标准,按工作职位、工作年限扩大补助范围。三是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解决基层干部“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县、享受物件共同承担的村干部养老保险体系,确定统一标准,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四是健全党内关怀机制,解决村干部“有所靠”的问题。把经济困难的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范畴,建立党内关怀机制,通过财政预算、党费支援等渠道,建立党员爱心基金,重点加大对基层经济贫困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力度。

  4、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领导方式,为基层班子“输血”。

  一是增强班子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精力放在服务群众上,善于与群众谈心交心,征求群众意见,夯实班子在群众心中的基础。二是勇于担当作表率,面对困难,敢于担当,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全体干部相互协作,攻坚克难。三是整合基层党建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程,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打造成农村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如何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第一,把思想建设摆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是要创新学习观念。当下,资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市场风云的瞬息万变,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都要求我们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精确把握理论,及时更新理念。否则,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出色的业绩,因而也就不具备担任领路人的资格。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要积极运用资讯化、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培训

  方式方法,广开渠道,大力培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和岗位专业技能。再次是学习方法创新。提倡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鼓励农村干部带着问题学,为了解决问题学,做到思想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把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要建立健全和严格遵守学习制度,落实检查监督措施,杜绝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第二,调整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布局。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管党员,要真正担负起组织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关怀党员的功能,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等内在动力,从而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改革领导和管理方式,把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交给村委会和村民会议决定与管理,而基层党组织则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村民自治制度落实的作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整合作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真正担负起关怀农村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和保障农村社会的功能。支援共青团、妇联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各种农民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它们联络群众、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功能。

  第三,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创新。

  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定。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设定的,随着农村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的多元化,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资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使得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定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定的形式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完善“支部+协会”运作机制。并且,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努力寻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联结点。

  二是创新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树立全新的用人观念,坚持选拔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众威信高、作风正派、公正廉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

  识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推行“能人治村”,扩大选人、用人渠道,落实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围绕思想品质好、创新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等基本条件,重点从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和企业骨干中选拔领路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优秀人才的基地。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干部执行机制、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和科学的干部考评与奖励机制。

  三是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对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应当向群众公开的必须公开,维护群众知情权,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国家专案投入资金等使用情况必须全面公开,落实群众的监督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监督机构,继续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

  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1、强化思想建设,提高基层党员理论认识水平。

  2、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提高农村党员质量。

  3、强化教育治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上到中央下到农村基层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问别人不如问问真实的农村基层的意见

  十三五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怎么抓

  1强班子育示范壮队伍夯基础建机制

  --关于如何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党的...五是村级党组织的职位工作任务重,报酬较低,缺乏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村级组织直接跟..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依照《中国***章程》的规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体内容

  有:

  1、工作重点放到凝聚群众共同奋斗上,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通过联络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和激励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人民

  群众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

  2、巩固发展党员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

  3、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4、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村民代表会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社会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

  5、以服务群众作为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重点,加强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

  你好!这是一篇乳源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的经验材料,你可以参考下。

  近年来,乳源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切实加强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薄弱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党建示范点建设特色明显,基层支部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队伍“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党建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机关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整治赶超:基层支部增活力

  新年伊始,记者在乳源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组织部门近年来采取党员群众评议、支部自评、上级党组织评定三结合方式,对全县9个镇102个村党支部进行地毯式摸查,认真为每个支部“把脉会诊”,进行分类定级,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原则制定晋位升级方案,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经过两年实践,已对全县31个薄弱村进行整治,建立了党建示范点20个,基层支部普遍实现

  晋位升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去年11月进行的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全县115个村、社群民主测评支部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94个,占81.7%;村(居)委会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87个,占75.7%;党员群众对现任村级班子的反映普遍较好,推荐人选中93.8%仍是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

  示范点建设特色鲜明。按照“一村一品牌”思路,注重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基础党支部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加强分类指导,在全县成功打造20多个不同型别、特色鲜明的“精品”和“样版”党建综合示范点。如乳城镇云门村通过成立苗圃协会及其党支部,引导党员能人为村民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成为党员创业带富党建示范点;游溪镇大寮坑村通过党代表带头提议兴建“八一”瑶族新村、带头推动专案落实、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成为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桂头镇杨溪村通过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使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办事更方便,成为党员为民服务党建示范点等等。

  薄弱村面貌明显改观。两年来,全县先后“拉网式”倒排出31个薄弱村。针对查找出的“软、散、穷、乱”等问题,成立整顿转化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实行“一村一策”,由党群部门帮“软、散”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如一六镇东粉村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安于现状,谋发展的眼光和

  ***不够,“两委”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为了帮其带强班子,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建立年初承诺、年内践诺、年终评诺工作机制,对村干部履职践诺过程进行考核监督,用惠民成果来树立威信。通过这种工作机制,东粉村完成大坪到老合掌夫石下等村道硬底化工程、启动了造价超过1000万的高元村50户整村推进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拆迁和征地等前期工作。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逐步树立了村干部威信,村“两委”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洛阳镇月坪村存在“两委”部分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为此,镇党委、***督促村干部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利用镇招商引资的契机,引进乳源卓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月坪村开发建设五彩谷特色农业观光园专案,基地面向当地村民招工,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2013年“8·16”洪灾中,月坪村“两委”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救灾第一线,巡堤坝、疏河道,精心组织,连夜转移群众400多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村干部们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布镇坪山村多措并举增加村集体收入,利用扶贫资金40万元入股电站,将200亩山林出租给承包商使用,同时引进老板投资电站收取费用,一系列专案的实施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7万元,摆脱了村集体收入不足的困境。一六镇一六村通过扩大西瓜种植规模、申请“田心”西瓜商标,形成了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人均实现增收1000元,有力地改变了穷村的面貌。

  城乡结对:“零距离”产生凝聚力

  乳源以深入开展“三实一满意”(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满意)下基层、转作风活动为抓手,以“365党代表工作站”为平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村(社群)、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记“驻村手记”、建“民忧档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城乡结对全覆蓋。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组织省、市相关挂扶单位、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全县115个村(社群),开展“一帮一”或“几帮一”的结对共建活动。选派驻村干部180多名,组织6931名干部与7016户群众结成对子,开展“五帮四送”活动,即帮助薄弱村赶超、帮助党员创业致富、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培养“领头雁”、帮助完善活动阵地和制度建设,送政策、送资讯、送技能、送关爱。

  深入一线办实事。统一印制并发放“驻村手记”、“民情连心卡”,实行下乡干部人手一本、基层群众人手一卡,通过记“驻村手记”、建立“民忧档案”,收集资料、查摆问题、摸清民意、疏解民困。截至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赴基层,走访群众45000多人,记走访日记21539篇,建立接访档案1679宗,记录群众意见建议2874条,帮办民事2148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红色信贷:铺就党员创业致富路

  乳源县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红色创业信贷”是该县基层党建的一大特色。依托“红色创业信贷”和“党员创业技能培训”等党内关爱工程,拓展“支部+协会”平台,不断加大培训、引导、帮扶力度,提升了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注重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托“红色创业信贷”专案,向有创业需求而缺乏启动资金的28名贫困村党员发放贴息贷款220多万元。大桥镇党员李公财2012年获得23万元“红色信贷”、2013年又续贷20万,将他的200多亩综合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周边近20名党员、群众创业、就业。在“红色信贷”的带动下,该县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

  据统计,去年,全县种植业规模比上年扩大了17.5%,养殖业规模扩大了15.3%;种养专业村从2010年的9个增加至29个;种养大户从2010年的317户增加至936户。

  注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近一年,该县共组织专题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网路平台培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等形式的培训571次,7133人次参加了培训,党员的创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一大批党员成为党员创业示范户、致富带头人。据统计,全县4000多名农村党员中,956名党员成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占全县农村党员的三分之一;459名党员成为农村创业示范户。

  注重拓展党员带富平台。推行“支部兴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富家业”的党建与扶贫相融互进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支部加协会”这一党建品牌优势,先后建立必背镇养猪营销专业协会、东坪镇方武种姜协会、乳城镇云门苗圃协会等29个协会,会员达8100多户,其中党员户1175户。协会引进了12家农业龙头企业,涵盖农村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领域,带动3600多户村民从事特色农业专案生产经营,户均增收4000多元。

  注重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各镇重点培育2户以上致富带头人,每村重点扶育1户以上致富典型。以李公财、张亚有、李志文等一批党

  员为典型,制作了农村党员创业致富专题电教片,展示了老中青三代党员创业致富、带富的风采。积极推荐农村创业致富典型参与评先推优活动,洛阳镇的李志文被评为“韶关市创先争优优秀

  ***员”,乳城镇的张亚有被评选为市级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进个人。组织全县123名农村创业致富典型与539名群众组成帮扶对子,为困难群众提供专案、资金、技术多方位的支援,帮助群众脱贫奔康。

  培强育优:确保队伍后继有人

  支部书记是支部的带头人,支部书记强则支部强。为此,乳源致力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去年11月进行的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支部书记得票“优秀”占70%以上的有76个,占66.1%。

  抓教育强素质。完善了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轮训制度,利用党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端网路等教育资源,全年共开展培训105次,培训人员达1271人次,让“小书记”走进“大课堂”,提高了村支书“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党建管理”三种能力。

  抓考核强管理。实行“421”专案化管理法,村支书年初作履职承诺,本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跟踪落实。全县102名村支部书记共做出承诺408项,涉及党建、基础设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县委还制定出台了村“两委”班子和干部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将村干部的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实现干有目标、管有依据、评有尺码。

  抓储备强基础。大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注重提升在青年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的比例。按照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稽核考查的方式确定102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具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加强培养锻炼,为下一届支部换届打好基础。建立优秀支部书记“一对一”带班培养后备干部制度,对口“传、帮、带”后备干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参加土地征用、信访维稳和重点工程建设等,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大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养力度,先后招聘

  了180多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县共有在职大学生村官83名,确保了80%的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建立了符合乳源实际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引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目标的实现。东坪镇汤盆村委的大学生村官赵雪芳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近三年,该县先后有18名村官考录了公务员、14名考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名被推荐进国企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村官的士气,激发了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激励保障:“干好干坏”有差别

  乳源注重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办得好事”,并且“干好干坏”不再一个样,使村干部“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

  在经费上保障。该县财政及挂钩联络单位先后筹集资金900多万元为73个村入股电站,结合扶贫“双到”工作,着力抓好99个贫困村脱贫工作,为贫困村找准“造血型”的增收专案。县财政每年列支731万元用于保障村级办公经费及村干部工资,再加上上级财政下拨、党费补助等,形成了多渠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2008年的全县平均每村1万多元,增加到2013年的平均每村6.3万元。

  在待遇上落实。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建立村干部待遇落实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基本补贴、绩效补贴、通讯补贴、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等“五位一体”的保障制度。积极配套资金,确保村“两委”干部每月平均报酬不低于1300元。制定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实施方法,县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离任村干部进行补助,解决了1582名正常离任村干部的生活问题,使他们退有所安、老有所养。按时足额发放困难老党员和“三老”人员补助金,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老党员的心中。

  在政治上关心。对村党支部和村干部进行定期表彰奖励,积极推荐优秀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或监督员。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有效途径,对政绩突出、议事能力较强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或吸收到基层公务员队伍。

  现任474名村“两委”干部

  ***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62人,2008年至今,全县共有3名优秀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4名优秀村干部考入公务员队伍。

推荐访问: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矛盾困难 党建 基层 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