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论文

时间:2022-07-31 17:30:03 党史学习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党史论文

 

 浅析“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

 “四清” 运动是研究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的关键阶段。

 在这场运动中, 毛泽东与刘少奇之间积聚已久的矛盾和分歧逐步公开化, 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 的诱因。

 “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关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性质问题; 关于运动的搞法和部署问题; 关于运动领导权的掌控问题。

 关键词:

 “四清” 运动; 毛泽东; 刘少奇; 分歧

 一、 “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之一 ——关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性质问题 毛泽东与刘少奇对“四清” 运动的主要矛盾和性质的不同认识是二人在“四清” 运动中最明显、 也是最根本的分歧。

 刘少奇认为“四清” 运动的主要矛盾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 , 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跟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 。

 而毛泽东则把这个问题看得严重得多, 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概括了 问题的性质” 。

 学术界对二人这一分歧公开争论的时间、 场合、 内容等, 不乏文献披露和史实叙述。

 对这次争论对后来的“四清” 运动的开展、 二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晚年的政治生涯、 刘少奇的个人命运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亦不存在较大的异议。

 学术界普遍认为, 在 1964 年 12月 15 日至 1965 年 1 月 14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国工作会议上,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分歧走向公开化, 毛刘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二、 “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之二 ——关于运动的搞法和部署问题 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四清” 运动的搞法和部署问题的分歧, 主要表现在:刘少奇强调依靠工作队领导, 集中力量, 进行大兵团作战, 对基层干部依靠又不依靠; 主张扎根串联, 下去蹲点。

 而毛泽东对不依靠基层干部, 搞秘密扎根串连,提出了批评, 认为工作队必须依靠群众大多数, 依靠干部大多数, 不要搞人海战术, 不要冷冷清清, 不要神秘化。

 刘少奇关于运动如何搞法的观点, 主要体现在他对《后十条》 的不满和他花费大量精力主持制定的《后十条》 修正案中。

 首先, 他强调领导人必须亲自蹲点。蹲点必须真正蹲下去, 要从头到尾地把一个点上的工作做完。

 要蹲在一个生产大队, 并且以一两个生产队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 亲自参加, 亲自 动手, 这样才能有亲身体会、 真情实感, 才能取得直接的经验。

 要求每一个领导人起码要这样地蹲点两次, 这些同志的亲自蹲点, 是领导这次大革命运动的前提条件。

 其次, 他认为整个运动都要由工作队领导。

 要求每一个点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都必须要有上面派去的工作队。

 为了 使“四清” 运动顺利开展, 各省、 市、 自治区都应当组织一批包括适当人数的专业工作队, 长期固定下来, 专搞运动。

 同时, 他还更进一步, 改变过去以县委领导为主的办法, 提出实行在省委、 地委领导下集中搞一县, 县以下都由工作队领导的运动方针, 即进行大兵团作战。

 这样一个县可以集中工作队员数千人上万人, 力量集中, 声势浩大, 便于打歼灭战, 对于把运动搞深搞透有更多的保证。

 再次, 他认为要把放手发动群众放在第一位, 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 既依靠又不依靠, 开始不能依靠, 等问题摸清了, 再来依靠。

 并指出:

 “是不是放手发动群众, 是不是放手发动贫下中农, 是彻底或不彻底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根本分界线” 。1他批评《后十条》 :

 “强调发动群众不够, 比较多地强调依靠基层干部, 强调团结两个 95%。

 于是, 基层干部和那些‘四不清’ 的干部, 就拿团结两个 95%来反对‘四清’ 。

 ”2他指出《后十条》中讲的团结 95%的基层干部是团结 95%的群众的前提这句话不对, 讲反了, 应该是团结 95%的群众是团结 95%的干部的前提。

 最后, 鉴于基层的复杂性和对依靠基层干部了解运动开展情况这一方法的强烈怀疑, 刘少奇强调要扎根串连, 访贫问苦, 开展背靠背的揭发斗争, 只有这样才能听到真话, 了解真情, 才能发动群众, 组织阶级队伍。

 王光美的“桃园经验” 正是以这种办法开展“四清” 运动的典型之一, 并得到刘少奇的大力推崇。

 在印发《后十条》 修正案的通知中, 中央指出:

 “领导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关键在于三个问题, 领导人员亲自 蹲点, 有坚强领导的工作队, 以及在运动中间放手发动群众。

 ”3这三个方面正是刘少奇开展“四清” 运动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 郭德宏、 林小波著:

 《四清运动实录》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152 页。

 2 金冲及、 黄峥主编:

 《刘少奇传》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959 页。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第 19 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 227 页。

 对于“四清” 运动的搞法, 毛泽东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把干部群众发动起来, 依靠群众的自发性, 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解放自己, 而不是上级的包办代替。

 他在 1963 年 5 月 杭州会议期间讨论修改《前十条》 时曾指出:“从基本上说, 不是派人去的问题, 而是依靠群众, 依靠省、 地、 县、 社的广大干部, 把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 这是最主要的。

 用这种方法, 自我教育的方法,来办好人民公社。

 ”4他还认为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 要依靠群众大多数, 依靠干部大多数, 不能只依靠工作队。

 工作队的任务主要是给基层干部当“参谋” ,出主意, 进行指导和帮助, 启发基层干部善于分析问题, 确定方针和方法, 而决不能包办代替。

 参加《后十条》 修改工作的田家英在随刘少奇去广州之前向毛泽东请示对修改有什么意见, 毛泽东谈了两点意见:

 一是不要把基层干部看得漆黑一团; 二是不要把大量工作队员集中在一个点上。5这已经明显表示出了 对刘少奇关于运动一些搞法的不同意。

 毛泽东在 1964 年 8 月 30 日的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 还指出:

 “派一万多人的工作队去, 倾盆大雨, 是不是径流太大? ”6这实际上是对大兵团作战这一搞法有意见, 认为四清工作队集中大批人员, 是搞 “人海战术” 。

 毛泽东还反对秘密扎根串连和学文件搞繁琐哲学。

 他认为运动一开始就必须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来意, 把政策交给他们, 而冷清地访贫问苦, 看不出好人, 真正的好人要在斗争中才能看出来。

 不要冷冷清清地去扎根, 要去搞群众运动, 去领导群众起来斗争, 群众要什么, 你就搞什么, 在斗争中他们会选出自己的领袖来。

 四清, 要给群众讲清楚, 是清干部, 清少数人, 不清社员。

 他批评学文件是越学越蠢, 学习文件四十天不进村是搞“繁琐哲学” , 认为要开大会搞斗争, 而不是读文件。

 毛泽东在 1965 年 1 月 3 日晚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 不点名地批评刘少奇在指导“四清” 运动中的一些做法。

 他指出:

 搞“四清” 运动一是不要读文件, 二是不要人多, 三是不要那样扎根串连。

 要让群众去搞, 不相信群众, 只相信工作队, 不好。

 1 月 5 日, 他又指出:

 “搞运动首先是依靠群众, 再就是依靠放了包袱的大多数干部, 第三才是依靠工作队。

 工作队也要依靠前两者。

 ”7后来, 根据毛泽东讲话精神修改制定的《二十三条》 充分肯定和反映了毛泽东关于运动搞法的意见。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传(1949-1976)

 》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327 页。

 5 董边、 镡德山、 曾自编: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增订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99 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传(1949-1976)

 》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357 页。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传(1949-1976)

 》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 1376、 1377 页。

 三、 “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之三 ——关于运动领导权的掌控问题 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四清” 运动领导权的掌控问题这一分歧, 目 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提出过。

 虽然有关这一分歧的许多内容, 大多数学者都有论及, 但是把它们归结为“领导权的掌控问题” , 却是笔者的一个尝试。

 “四清”运动是由毛泽东亲自 发动的, 运动初期也是由他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因此, 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运动领导权掌控问题的分歧在运动初期并未出现, 而为这一问题的真正显露创造条件的是四清、 五反指挥部的成立。

 1964 年 5 月 15日至 6 月 17 日的工作会议以后, 经毛泽东的同意,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四清、 五反指挥部。

 8 月 5 日, 中央书记处会议正式决定:

 四清、 五反指挥部, 由刘少奇挂帅。8此后, 刘少奇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四清” 运动中去, 他作为全国四清总指挥的角色进一步明确化了, 实际上处于“四清“运动领导工作的第一线。

 随着运动的开展, 作为一线指挥的刘少奇与“退居二线” 的毛泽东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刘少奇一些有意无意的话语和风风火火的行为使毛泽东深感不满。

 四、 对“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的评析 (一)

 “四清” 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分歧的实质 1、 革命逻辑与生产逻辑的对立 毛泽东与刘少奇对“四清” 运动存在的一系列不同认识, 不是偶然的, 归根到底, 是因为二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着根本不同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两大基本理论观点:

 阶级斗争观点和生产力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重视生产力的原动力作用, 又强调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作用。

 这样, 就给后人从不同的方向解读经典马克思主义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后, 实际上有两个发展趋向, 一个趋向是革命主题的马克思主义, 一个趋向是建设主题的马克思主义。

 沿着这两个发展趋向思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便会出现革命逻辑与生产逻辑的分别。

 显而易见, 毛泽东倾向于以阶级斗争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刘少奇年谱》 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599 页。

 为纲, 不断革命, 消灭资本主义, 是革命逻辑的代表; 而刘少奇则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生产力, 保留资本主义, 是生产逻辑的代表。

 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 在打倒帝、 官、 封,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理想指引下, 往往重视阶级斗争观点, 而容易忽略更为根本的生产力观点。

 这可以从毛泽东的一段话中体现出来:

 他说, 读了《共产党宣言》 等几本书, “才知道人类自 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可是这些书上, 并没有中国的湖南、 湖北, 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

 我只取了它四个字:

 ‘阶级斗争’ , 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9可以说, 在当时的情况下, 强调阶级斗争是必须的。正是依靠阶级斗争, 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阶级斗争在革命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遗憾的是, 在革命胜利后, 毛泽东并没有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的、 根本的调整自己的认识。

 虽然早在七大上, 毛泽东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理论。

 他说: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 大小, 归根到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10建国前后, 他还提出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此外, 八大后, 根据公私合营后出现“地下工厂” 的情况, 毛泽东明确指出了“可以搞国营, 也可以搞私营。

 可以消灭了 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11的命题。

 尽管这些理论和观点并不是很完善, 仍有欠缺, 却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但是, 由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不足, 加之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 在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困难或难以解决的新问题时, 这些理论并没有一以贯之, 很轻易的就被束之高阁, 毛泽东的革命逻辑不可避免的会自然流露, 这不但导致他后来完全抛弃了 生产逻辑,把政治、 阶级斗争、 生产关系等当作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 并愈加陷入革命逻辑的迷雾中, 直至生命的终点。

 因此, 在毛泽东的晚年岁月里, 他一面是对自己的革命逻辑的笃信, 另一面是对生产逻辑的残酷打击。

 他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的观点, 严厉指责刘少奇所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党的领导者们“在民主革命成功以后, 仍然停留在原来的地方。

 ……还在继续搞他们的‘新民主主义’ , 不去搞社会主义改造” ,

  9《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379 页。

 10《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75 页。

 11《毛泽东文集》 第七卷,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170 页。

 这是“离开总路线的右倾观点” , 这一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 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12这一批评表明他对自 己创立并为全党所接受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党在建国前后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成分长期存在和发展思想的否定。

 他幻想通过不断革命, 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就要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一些有利条件, 轻率地抛弃了 八大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进而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期通过急风暴雨式的、 群众性的阶级斗争, 迅速达到建成社会主义,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目 标。

 他把刘少奇等一线领导人在 60 年代初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正确估...

推荐访问:党史论文 党史 论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