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11 20:05:03 观后感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精选推荐】

 

 永远的光辉 ——《走近毛泽东》 观后感

 记得很小的时候路过天安门, 看着上面巨幅的头像, 只是看到一个老人在慈祥的注视着,注视着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

 却不曾知晓, 在那温和的笑容背后所托起的是一个时代的峥嵘和一个民族的崛起。

 该怎么去形容这样的一位伟人呢? 《走进毛泽东》 的激昂的音乐好像还浮现在耳边, 却已然播放完了好久。

 也许心潮澎湃最能形容此时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吧。

 当一个空洞说教的人物穿越出教科书和大家神话之后, 褪去光环, 原来是那样一个可敬可爱的人。

 我一直无法理解一个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健康会牵动全国人们的心, 为什么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的去世会引起举国上下的悲痛, 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信仰, 没有领袖。

 在这部片子中委以我最深感动的不是他部署军队时候的运筹帷幄, 不是他搏击浪涛时的自信三百, 不是他发表讲话时的坚定不移, 不是他与人民交谈时的平易近人,不是他会见外宾时的幽默风趣, 是那些纪实, 是那些纪实中每个人脸上最真诚的笑容。

 也许很多的东西都可以经过包装而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但是那些笑容不同, 那些笑容是最好的演员都无法演出来的, 是放在心灵深处的爱戴。

 丝毫不同于现在的些官方讲话人们敷衍的掌声和疲惫的神情, 那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也许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吧, 也许这就是前面的种种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魅力吧。

 那么我们当怎样解读这种特殊的魅力呢? 也许《走近毛泽东》 会给我们一些答案。

 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 是一个到生命的最后都在为他的人民耗尽最后一份心血的领袖, 还是一个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新生活的建立失去了六个亲人的无私奉献者。

 就像他说的那样, 到最后他也只剩下“教师” 这样一个称谓, 一个人民前进的伟大导师。

 也许他的魅力在于他对于生活坚定的信念和不渝的追求。在抗日战争时期, 在延安的窑洞里,他发表了《论持久战》, 他说这是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沉迷于那样的霸气和胆魄, 在那样动荡不安实力悬殊的国情下, 我们多么希望一个人站出来, 给我们力量, 毛泽东做到了。

 也许他的魅力在于他的风趣幽默, 又不失谦逊可亲的态度。

 他把自己的死亡看得很开, 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死观的一个验证。

 他要别人在自己死后把他喂鱼, 他说你们吃我吧, 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 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而在他会见非洲外宾时候所行的屈膝礼也在非洲国家传为佳话。

 也许他的魅力还在于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霸气之上。

 一根白发

 一根毛笔 一百九十多封电报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谈笑间 蒋谈笑间介石的一百多万军队灰飞烟灭; 北戴河游泳, 勇于搏击风浪; 延安受困的时候, 懂得取舍, 顶住巨大的压力, 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四渡赤水, 我们与敌人巧妙周旋, 那又是怎样的智慧。

 可这样一个霸气的铁血男儿却在听到自己人民受苦受难的时候留下了眼泪。

 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却过着最平凡的生活。

 他的衣服补了又补, 多年使用的东西都不愿丢弃, 一个竹子做的拐杖, 跟随他走遍了大江南北。

 物质不灭, 永远不灭, 现在我们提起他, 我们所说的早已不是他留给了我们什么, 他是不灭的, 永远的光辉。

 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 我们正在前进, 也将不断的向前进。“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最大的创造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他最艰辛的探索是实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 他最伟大的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他是我们永远的光辉。

推荐访问:《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观后感 走近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