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光辉历史

时间:2022-07-31 19:45:03 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党光辉历史,供大家参考。

学习党光辉历史

 

 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讲课提纲)

  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她肩负起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重任。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为实现祖国的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了 28 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从 20 世纪中叶至 1978 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革命为民、执政为民,为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革命为民、执政为民,为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及革命任务

  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民族曾经先进并不意味永远先进。自 1840 年西方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为独立、解放而进行了百年抗争。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1、在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割占土地、开辟租界、驻军、占领战略要地等,这使中国丧失了主权。

 2、在经济方面,巨额赔款、商品倾销、资源掠夺和资本输出,使经济衰败不堪,民众赤贫如洗。

 3、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二)近、现代中国各阶级在革命中的表现:

 1、农民阶级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皇权主义思想严重,总是陷入“打倒皇帝做皇帝”的历史怪圈(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经济的联系,既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又不敢彻底推翻封建主义(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与成就(1922.7-1949.10)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与成就(1922.7-1949.10)

  (一)大革命时期( 1923.6---1927.7)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党的“八七”会议开始寻找革命新道路的征程;

 192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引兵井冈山,是党开辟革命道路的首创;三湾改编是加强党对军队领导创新。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其特色是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模式。

 其特色是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模式。

 其要点:1、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其要点:1、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1.9—1945.8)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经验作了系统总结,先后发表了 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1《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1、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毛泽东在党内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4、论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5、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共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进一步丰富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进一步丰富发展

 历史的启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2、中国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3、必须坚定信心历史的启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2、中国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3、必须坚定信心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1949、10—1956)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正确的,即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党成功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的政策是和平赎买,改造的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和发展(1956、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形成和发展(1956、4—

 )

  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探索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胡锦涛。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探索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胡锦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1956.3---1976.9)

 )

 1、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1)思考:在 1956 年 3 月 19 日至 24 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时,毛泽东一再强调“不要再搬苏联一切了,应该用自己的头脑思索了。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了。“

 1956 年 4 月 4 日下午,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又指出对于苏联模式出现的弊端“问题在于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收益。最主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飞跃,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2)《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代表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式继承了毛泽东的探索精神和《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探索成果,领导人民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功道路。

 2、毛泽东的重大理论贡献

 (1)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作为全面性问题提出。阐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科学思想,为党制定基本路线,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他提出用 100 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提出社会主义阶段可分为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的思想。这为我们认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确立经济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的部署提供了原则思路。

 (4)他领导创立和坚持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5)他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仍指导我们的工作。

 (6)他领导建立了我国的经济制度,为我国社会今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7)他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这为党确定精神文明战略任务奠定了基础。

 (8)他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要防止帝国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的战略思想,他强调基本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物质搞多一些,把国家搞富强起来的思想,对我们的现实仍指导意义。

 (9)他在六十年代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思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里,只要主权统一在中央,香港可以保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台湾党政军由国民党当局自己管理,这是一国两制的思想先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78.12.28---1997.2)(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78.12.28---199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的目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是适应新科技和新工业革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会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重新确立了解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党

 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改革全面展开。

 3、党的十三大提出: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1997---2002.11)

 )

 1、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根本突破了社会主义=清一色国家所有制公式;根本突破了社会主义=大一统的计划经济。

 2、党的十五大的历史贡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2.11--)(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2.11--)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和基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观: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进入了均衡调发展的阶段。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十七大提出的更高要求是: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化理论认识,首次作出两大界定

 (1)

 首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

推荐访问:学习党光辉历史 光辉 学习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