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区域战略历史考察【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22 08:00:03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区域战略历史考察【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区域战略历史考察【优秀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

 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

  曾亚平

 [ 内 容提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为起点, 开始了 新一轮的探索。

 在这一轮的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改变全国 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 根据经济基础和资源环境的不均衡, 采取了 区域突进, 带动整体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首先是建设沿海经济特区, 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 其次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 再次推动东北振兴战略, 最后实施了 中部崛起战略, 有计划地稳步推进了 国 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 改革开放的实验田与排头兵:

 沿海特区建设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从曲折中一路走来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受国内外政治、 经济环境的限制, 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模式, 这在恢复国民经济、 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所有制形式单一、 分配方式不够合理, 计划经济体制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步陷入活力不够、 发展停滞的状态。

 文革结束之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认真研究和调研、 考察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开始调整工作重心、 实行改革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 并将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977 年 11 月, 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 首站选择了 广东。

 在广东,邓小平注意到和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当时, 作为一个沿海小渔村, 当地农民一天的收入不过 1 元钱, 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为 60 多港元。

 巨大的反差, 促使邓小平认识到必须尽快让人民富起来, 必须尽快与世界接轨。

 1979 年, 邓小平在与广东省委负责人谈话时, 分析了粤闽两省地处沿海、 毗邻港澳台、 水陆交通便利等发展对外经济的优势, 第一次提出了 兴办特区的思想。

 他说: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 叫做特区, 中央没有钱, 你们自 己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根据这一思想, 同年 7 月, 党中央决定:

 在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建立出口特区, 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

 1980 年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批准了在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2 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

 “在广东、 福建两省设置几个特区的决定, 要继续实行下去。”

 时, 办特区, 主要是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 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在经济特区内, 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 原材料、 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 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 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 土地使用, 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由此, 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 建设经济特区的战略思想。

 在当

  1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 第 363 页,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 加上长期受“左” 的思想影响, 部分干部和群众始终疑虑重重, 认为搞特区就是搞资本主义, 在思想上存在抵触情绪, 改革派也备受争议。

 1984 年, 邓小平考察了 深圳、 珠海、 厦门三个经济特区, 当看到深圳 “家家万元户、 户户小洋楼”、 看到企业开发的计算机软件、 看到“三天一层楼” 的“深圳速度” 时, 邓小平欣然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在厦门, 他又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同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 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接着开辟“长三角”、“珠三角”, 福建“厦漳泉” 3 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 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 4 月, 作出了开放、 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至此, 以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政治风波以及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等政治因素, 使得改革开放一度遭受了最为严重的质疑。

 在此背景下, 1992 年初, 邓小平先后到武昌、 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视察, 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通称南巡讲话。在经济特区, 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 重申了深化改革、 加速发展的必要性, 他指出,“特区姓‘社’ 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 。在改革与发展思路的指引下, 特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子,中国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了飞跃发展, 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完成, 中国特区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

 2003 年 4 月,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深圳, 要求深圳“加快发展、 率先发展、 协调发展, 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同年 10 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 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仍具示范效应。

 2010 年 8 月, 深圳特区建设三十周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考察工作时强调,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 要发扬“不等、 不靠、 不空谈、 不争论、 不折腾” 的优良传统,勇于实践, 敢于开拓, 用干事创业的实绩, 把特区的旗帜举得更高。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可以发现, 特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极具战略性的举措, 为全国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概括地说, 特区建设具有如下重要功能:

 第一, 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

 1985 年, 邓小平同志指出:

 深圳是个试验, 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 “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 从世界的角度来讲, 也是一个大试验。”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在邓小平同志眼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办经济特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不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 而且在世界经济性特区发展史上也是一个新的贡献。

 第二, 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 充当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接点。

 通过这个窗口, 国外的资金、 技术、 管理方法乃至制度机制、 思想文化进入了长期封闭的国家, 既让国人开阔了 视野, 也获得了 社会主义建设所1 21992 年, 他要求经济特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3

  1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第 373 页,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2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第 133 页,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3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第 372 页,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需要的资源和要素。

 更重要的是, 外部影响被控制在可管理的范围内, 从而为渐进改革提供积极的推动力。

 第三, 经济特区是作为经济的增长点, 带动了 整个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增长。经济特区都设有出口加工区、 保税区, 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和来自内地的劳动力, 实现了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效结合。

 在过去 30 多年里, 特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的甚至处于全国领先, 不仅对周边地区形成了 辐射带动作用, 而且在整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

 第四, 是特区在开放经济的同时, 实质上也是制度创新的实验区, 为整个国家的制度变革提供经验做法和理论启示。

 特区成立之初, 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小政府、 大社会” 的结构, 并且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特区建设充分发挥了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塑造了 “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先行先试” 指导下,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 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带来了 沿海沿江特区经济的高速增长, 也对其他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

 但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 使地区差距日益扩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

 在沿海、 沿江地区的特区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1999 年, 西部 12 省区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4302 元, 只相当于全国人均 6534 元的 65. 8%, 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 10 省市人均水平 10807 元的 39. 8%。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最低的甘肃省, 仅为 4502. 26 元, 最高的是上海市, 为10988. 90 元, 前者只相当于后者的 41%, 后者为前者的 2. 44 倍。

 西部缺资金、缺技术、 缺人才, 环境恶劣、 基础设施差、 产业带动能力弱以及观念落后等综合因素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紧迫性就凸现出来了。

 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非常复杂的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区位优势、 人文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不一样, 导致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并最终形成了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差距问题。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区域差距问题始终高度重视。

 八十年代,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顾全两个大局” 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 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 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另一个大局是, 当发展到一定时期, 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 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2 年初南巡期间, 邓小平又提出认真要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问题。

 1995 年, 江泽民同志在“论十二大关系” 中专门阐述了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关系, 明确地提出了从“九五计划” 开始, 要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扩大等工作的力度。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西部大开发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域发展的新战略。

 这一战略的正式提出是在 1999 年。

 这年 3 月, 江泽民同志提出, 要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6 月 17 日, 江泽民在古城西安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动员令, 提出要把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199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 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党和国家长时间的积极谋划和实际运作下, 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开展。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

 2002 年, 国家计委、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中国“十五” 西部开发总体规划》, 国务院先后于 2000 年和 2001 年举办了 两届中国西部论坛, 这些政策举措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说来,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集中体现在:

 第一,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信贷资金比例, 扩大扶贫开发, 实行对口帮扶等; 第二, 改善基础建设, 大力构造便利的公路、 铁路交通网络, 实行政策性倾斜, 东煤西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向西部地区倾斜, 第三, 实施减税政策, 对西部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外来投资的企业实行大幅度减免税政策, 让西部地区的企业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壮大, 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第四, 是实施西部人才计划, 对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入和科技投入, 帮助西部无偿培训各类实用人才, 实行东西部人才对口支援等政策; 第五, 国家投资开展西部再造山川秀美工程, 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特别是三江源头水土保持灾难治理, 加大风沙源防治、 退耕还林还草、 人畜饮水、 清洁能源等项目的投入, 改善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 减少全国因西部自然地理环境变劣而造成的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实施西部大开发, 对于我国来说, 具有政治、 经济、 社会等多方面的目 的和意义, 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 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发展西部,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西部大开放战略实施十多年来, 取得了突出成就。

 从 2000 年到 2009 年, 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1. 9%, 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十年间都翻了 一番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这些标志性的工程相继建成,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 城乡 居民的收 入分别是增长 2. 7 倍和 2. 3 倍, 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

 此外, 西部地区的东、 中、 西不同地区之间互动合作的关系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的形成。

 从总体上看,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 城乡 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 也是西部地区对全国的发展贡献最突出的十年。

 这十年, 西部大开发不仅促进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不仅为全国的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而且它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具体而生...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区域战略历史考察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以来 考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