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时间:2022-06-16 15:45:02 公文范文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供大家参考。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医案

 患者刘某,男性,66 岁,ID 号:300909,主因“反复恶心呕吐 4 年余”于 2011 年 7 月 24 日初诊。患者于 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呈天旋地转感,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耳鸣耳聋,到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压 18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最高血压 190/90mmHg,间断服用络活喜等治疗,自诉血压维持在120-130/80-90mmHg。今天下午再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5 次,天旋地转,汗出,前来就诊,就诊时见:神情,精神疲倦,头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天旋地转,汗出,平卧位加重,侧卧位缓解,无头痛,无心慌心悸,无胸痛胸闷,无发热恶寒,纳眠一般,大便偏干,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稍腻,脉沉细。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抽烟 30 余年。查体:心率 85 次/分,血压185/110mmHg,心肺无异常。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辨证为“痰浊中阻证”,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 3 级 极高危”,口服络活喜 5mg,QD。中医治以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法,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法半夏10g,白术 10g,天麻 15g,茯苓 15g,化橘红 6g,甘草 6g,枳实 10g,竹茹 10g。7 剂,水煎,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11-08-01),患者诉服药后头晕减轻,晨起时偶有头晕,无头痛,无天旋地转感,时有恶心,无呕吐,无汗出,无心慌心悸,无胸痛胸闷,口淡无味,眠可,大便稍干,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稍腻,脉沉细。血压:150/90mmHg,生化示:CHOL 5. 6mmol/L,TG 2.34 mmol/L。考虑患

 者头晕症状缓解,大便干,舌质暗,血脂高,在原方基础上重用半夏、白术,增加活血清凉之品,具体处方如下:法半夏 15g,白术 15g,天麻 15g,茯苓 20g,化橘红 6g,甘草 6g,枳实 10g,竹茹 15g,葛根 30g,黄芩 15g,当归 10g ,丹参 10g。继服 7 剂。

  三诊(2011-08-08),患者诉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天旋地转,无头痛,无汗出,无心慌心悸,无胸痛胸闷,口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黄,脉沉。血压:140/80mmHg。

 患者诸症好转,上方去枳实,加鸡内金 20g,续服 7 剂,巩固疗效。

  按语:

  目前,对高血压病的病因认为是饮食劳倦和情志失调,同时又与年龄、起居等因素密切有关。其病机表现为风、火、痰、虚、瘀,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多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浊中阻、气虚血瘀等证。

  本例患者症见头晕,天旋地转感,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属祖国医学“眩晕病”范畴,辨证为痰浊中阻证。其病缘于脾湿生痰,并肝风内动,致痰浊蒙闭清窍,风痰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治疗当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以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以天麻化痰熄风,而止头晕,李杲曾云:“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本方以此二味药为君药。余茯苓与白术相合,治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患者热像显著,以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以枳实行气化痰,消积导滞。

  二诊时患者眩晕减轻,时有恶心,是风痰未清,且兼有热像,故增加

 原方中法半夏、白术、茯苓的用量以燥湿化痰,加黄芩以清上焦之热;舌暗红,故增加活血化瘀之品,当归、丹参,一个偏温,一个偏凉,合用则无内热之忧,葛根发表解肌,舒经活络。三诊,患者大便已通,口淡,故去枳实,加鸡内金以消食导滞,并活血通络。

  中医古籍有关高血压病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大多高血压病是从肝论治,以清肝平肝为法,本例从痰论治,收到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化痰之法对高血压治疗的非常重要。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浅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病因病机分析浅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 4 个典型的病例分析,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通过方解,病因病机,治法,方剂,方药来观察其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种疾病引起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为明显的好转;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泛应用。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

  1.半夏白术天麻汤方

 1.1.药物组成

  据史书载录,半夏白术天麻汤自清代[1] 程钟龄所著的«医学心悟»,其药物组成有半夏 1 钱 5分、 天麻、白术、茯苓、橘红各 1 钱,炙甘草 5 分,生姜 2 片,大枣 3 个。现代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1.2 主治

 本方属于祛痰剂,用于治脾湿痰盛,痰湿中阻,引动肝风,挟痰上扰,闭阻清阳之眩晕。表现为眩晕、头痛、头昏、胸膈痞闷,恶心吐逆,舌苔白腻,脉滑。风痰上行,困阻清阳,故头晕;痰壅气滞,升降失常,故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内有痰浊,故舌白厚腻;脉为滑,主风主痰。

  1.3 方解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天麻平肝风化痰,而止头眩;天麻与半夏并用相得益彰,为治头晕之要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在其所著的[2]«脾胃论»中提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半夏、天麻共同为君,白术、茯苓为臣药,健脾益气,化痰祛湿,治疗生痰之源。[3]«医学启源»中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橘红为佐,理气化痰,使人体气机畅通无阻,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互为平衡,气和则痰消;使以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性;姜枣固护脾胃,生姜也可削弱半夏之毒。

 1.4 兼证

 如果兼有手足麻木震颤,可适加石决明、蜈蚣;头晕目涩,加杭白菊、钩藤清肝明目;项背强痛者,加葛根止痛;呃逆者,加旋覆花以降逆止呃;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以补益脾气;睡眠差者,可加酸枣仁、合欢花、远志以安神益智;耳鸣重者,加磁石镇静安神。

 2.一般资料

 2.1 中医定义[4]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眩晕是以头昏眼花,重者眼前发黑感到自身或外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眩晕常同时发生。更甚者像乘坐舟船,头昏眼花,视物旋转不清,站立不稳,有时还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灵枢.海论»中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由此说明眩晕是一种以虚为主的病证。[5]其病因无外乎外邪,饮食,情志,体质等。眩晕可为本虚标实,病机可分为风、火、痰、虚四个方面,髓海失养者属虚,风、火、痰上扰,清窍失养者为实。眩晕的病位在大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五行为木,上升,肝阴亏虚,阴不制约阳,则肝阳上亢,上扰头目而晕;脾为后天之本,血气生化之源和生痰之源,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或气血亏乏,脑

 窍失养均可致头晕;肾生髓,大脑为髓海,肾之精不足,则髓海亏虚,发为眩晕。眩晕的治疗原则为补不足,泻有余,调和阴阳。

 2.2 西方医学认为眩晕由于机体的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动性或位置错觉。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它分为两种,一种为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旋转和倾倒感明显,常伴汗出,恶心呕吐,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另一种为假性眩晕(非前庭系统性眩晕),由周围各个器官病变所致,症状较轻。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眩晕可见于西医的很多疾病。例如:美尼尔氏综合征、晕动症、耳源性眩晕;高血压引起的眩晕、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属于脑性眩晕;头部损伤、中毒性头晕、神经官能症等都可以分类在大脑占位性病变里面。

 3.典型病例

 3.1 王某,女性,30 岁,2015 年 10 月 18 日初诊。主诉为持续性头晕,视物模糊,旋转不定 2 天。头闷如裹,胸闷、恶心,无气短、呕吐,痰多,咯白色粘痰,食纳差,夜休差,心悸,精神欠佳,浑身倦怠乏力,舌苔薄,脉滑细。

 血压 110/80 mmHg,建议病人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已拒绝。过去没有高血压病史。西医诊断:眩晕。中医诊断:眩晕。[6]证属痰瘀互结。治宜健脾祛痰,活血化瘀。方剂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斟酌加减。用法:半夏 15 g,天麻 10 g,白术 15 g,茯苓 20 g,川芎 10 g,鸡内金 12 g,泽泻 15 g,郁金 12 g,木香 10 g,竹茹10 g,升麻 5 g,牛膝 10 g,炙甘草 6 g,3 剂。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分早、晚 2 次温服。

 二诊:病人服药 3 天后,头晕、视物旋转缓解诸多,效果显着,继用此方,续服 5 剂,回访患者眩晕未再发作。

 辨证分析:[7]脾为后天之本,生痰之源,主司运化,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痰浊中阻,阻遏清阳,气血不能上行,故见头晕、食纳差、浑身乏力等症状;水饮上凌于心则心悸不宁;痰浊阻滞,脾胃升降失司,脾气不升,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胸闷痞满,治当祛痰为先,脾胃兼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中半夏属性辛温,善燥化痰湿,和胃止呕;天麻属性甘平,息风而止头眩,与半夏并用,止眩之力事半功倍 ,故为君药。

 白术为臣,益气健脾,利水。佐药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并用,治痰之本;泽泻善利小便,清湿热,帮助痰饮从小便而去;川芎、郁金破气;木香、鸡内金行气健脾消食;竹茹清热化痰,止呕;升麻发表透疹、升举阳气,牛膝补益肝肾、强健筋骨、祛瘀通经;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使病邪尽去。

 3.2 患者刘某 , 女 ,50 岁 , 2010 年 3 月 12 日因持续性头晕 、耳鸣,恶心 、呕吐 2 天收入院。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中医诊断为眩晕。经山莨菪碱 、培他啶 、维生素输液等治疗 , 症状仍然没有好转。在 2010 年 3 月 13 日中医会诊 , 诊见 :头晕耳鸣 , 头闷如裹 ,视物模糊,旋转不定, 恶心呕吐 , 反复无常 , 舌苔白腻 , 脉濡滑 。中医辨证 :痰浊眩晕。治法 :健脾化痰,降逆止呕。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药用 :半夏 12 g、白术 10 g、天麻 10 g、泽泻 12 g、陈皮 15 g、竹茹 10 g、石菖蒲 10 g、旋覆花 9 g、代赭石 10g,2剂。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分早晚 2 次温服 ,2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续服 5剂,5 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人出院。

 分析:《丹溪心法·头眩》指出“无痰不作眩”、“治痰为先”的方法,由于饮腻肥甘,体劳太过,致使脾胃健运失司,水谷不化生精微,湿聚而生痰,痰湿中阻,上阻清阳,清阳不升,发为眩晕。

 故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逆止呕 ,疗效明显。诸药相伍 ,使风熄痰消,眩晕自愈 。

 3.3 吴某,女, 43 岁, 2014 年 3 月 24 日以“间断性头晕半年余”为主诉来诊。患者近半年来间断出现头晕,轻时头闷,头晕,重时视物旋转,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服用盐酸氟桂利嗪,曲克芦丁效果不佳。平时食纳差,夜休欠佳,频吐痰涎,腹满腹胀,大便稀溏,精神欠佳,全身困倦乏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测血压 130/70mmHg。在院查头颅 CT 无病灶显现,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右侧动脉有先天畸形。西医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中医诊断为眩晕,辩证为痰湿中阻型。治以健脾化痰,降逆止呕。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 15 g,白术 15 g,天麻 10 g,茯苓 20 g,陈皮 12 g,木香 10 g,藿香 10 g,山药 15 g,竹茹 10 g,石菖蒲 10 g,焦三仙 20g,生甘草 6 g,生姜 2 片,大枣 3 枚,5 剂。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 2 次温服。

 二诊,病人头晕明显减轻,无恶心吐逆,食欲好,大便正常,仍偶吐痰涎,浑身倦怠无力,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继用上方随证加减,减焦三仙,加党参 20g,佩兰 10g,5 剂。用法同上。

 三诊,偶有头闷不适,饮食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滑。继用上方,服药 5 剂。用法同上。随访三月,患者无复发性头晕。

 3.4 贾某,男性,70 岁,初诊,2008 年 6 月 8 日,有高血压病史 20 年,血压最高达 180/110 mmHg,长期使用复方利血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降压,血压一直控制良好。最近 3 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血压控制不稳定,患者出现头晕,面部潮红,睡眠不佳等症状,增加降压药用量降压亦不理想,再增加“氢氯噻嗪”后血压有稍下降,但头晕加重,于 6 月 8 日出现头晕耳鸣,目眩等症状,伴恶心干呕,量血压 170/100 mm Hg,精神欠佳,面红耳赤,形体肥胖,心肺腹(-),眼球无水平振颤,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方药:半夏 15 g,白术 15 g,天麻 10 g,茯苓 12 g,蔓荆子 10 g,钩藤 18 g,石决明 18g,丹参12g,石菖蒲 10 g,大枣 5 枚,5 剂。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 2 次温服。

 二诊,病人无头晕,症状消失,血压 140/90 mm Hg,效不更方,连续服药半月后改为粉剂吞服,随访无类似发作。

 4.现代研究

  根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半夏里面含氨基丁酸、半夏总生物碱、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其中半夏总生物碱具有止呕、止咳、化痰、降血压、降血脂作用,氨基丁酸有短暂性降压作用,临床用于降血脂,谷甾醇止咳、祛痰及降低血中总胆固醇,新从半夏中分离出的多糖 PT- F2- I具有镇吐的作用。天麻在药理上具有镇静、镇惊、防止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止眩晕、改善记忆力、营养脑神经细胞、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白术、茯苓、甘草分别有利尿、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凝等作用,此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8]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包括耳性眩晕、高血压眩晕、神经性眩晕、颈性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椎动脉供血不足、大脑肿瘤患者术后眩晕等,前面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相似,临床症状相同,完全符合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所讲的异病同治原则。临床上凡属痰湿中阻,上蒙清窍之证都可辨证加减灵活运用,常常能够起到标本同治的治疗效果,既缓解了症状又杜绝其再发,充分展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因此,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疾病时,不能被原方的治疗范围所限制,应根据临床辨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关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疗效,经过临床实践,在以后的临床与实验中将会进一步体现,这也有待于广大医学从业者不断探求。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开始喜欢吃一些肥甘厚味,长此以往,必定损伤脾胃功能,脾为生痰之源,与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眩晕的预防调护就很重要。病人需要从眩晕的发病原因上去切断根源。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病安从来。

  参考文献 [1]程国彭.医学心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李东垣

 脾胃论[M]. [3]张元素 医学启源[M]. [4]周仲英

 中医内科学[M]. 2 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304. [5]王逍 李锐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初探[J] 中医中药

 2015.11,9(22). [6]王文斌

 胡文彬

 高伟明

 黄晓峰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临床

 2016.2,28(2).

 [7]李文雄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验案 1 则[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8, 23(8). [8]姜英彬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体会[J] 中外医疗

 2009.10.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医案一则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疗效

 株洲市攸县中医院

 内四科

 412300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380 例眩晕患者中 78 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眩晕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效果

  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一种位置性或动性的错觉,又包括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1],假性眩晕由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引起,如贫血、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等,患者常表现为“飘飘荡荡”,无明确转动感。真性眩晕由眼、本体觉和前庭系统所致,有明显的自身转动感。眩晕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站立不稳、听觉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若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中医学认为眩晕发病与血虚、邪中、髓海不足等相关,肝脏为主要病变部位,眩为眼睛发黑、发花,晕为头晕、自身或外景旋转,轻者闭目可停止,重者自觉旋转不定[2],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严重时出现昏倒,给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78例眩晕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和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78 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男性 45 例,女性 33 例,年龄 30~70 岁,平均年龄(53.1±10.4)岁;病程 2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30.2±15.6)个月。其中高血压引起 10 例,更年期综合征 8 例,梅尼埃病 18 例,基底动脉血供受阻 20 例,颈源性眩晕 13例,其他 9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 78 例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2 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P<0.05),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1.2 诊断标准

  头晕目眩,轻症闭目停止,重症如坐车船,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慢,反复发作频率高,病情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入院行 CT、MRI、心电图、颈椎 X 线摄片等检查,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排除血液病、颅内肿瘤所致眩晕症。中医辨证标准[3]:痰浊中阻型,视物旋转,为头重如裹,恶心呕吐,少食多梦,脉搏濡滑,舌苔呈白腻状态;心脾两虚型:头晕目眩,懒言倦动,皮肤及头发缺少光泽,面暗、苔白、脉弱;风阳上扰型:眩晕如水中舟车,伴有耳鸣、心悸、肢体麻木等症状,舌苔呈黄色,舌质呈红色,脉弦细而数;肾阴虚型:口干乏力,急躁健忘,腰腿酸软,视力下降,舌苔薄白,脉搏弱而细。本组患者均符合眩晕临床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口服,每日 1 次,敏使朗 6mg 口服,每日 3 次,辛伐他汀片一次 10mg,晚间口服,脑络通 100mg口服,每日 3 次。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药方剂为:大枣 3枚,甘草 6g,生姜 10g,陈皮 12g,半夏茯苓、白术、天麻各 15g,用水煎服,分两次服用,每日 1 剂,一个疗程为 10d。痰热偏盛者,去生姜,加胆南星、黄芩、竹茹,以达清热化痰之功效;肝阳上亢者,去生姜和半夏,加龙骨、珍珠母、石决明、钩藤等,具有镇肝潜阳、熄风平肝的作用;耳鸣重者,加郁金、石菖蒲、葱白等,促进患者通阳开窍;气伤血虚者,加当归、黄芪、党参等,血瘀者加红花、川芎、桃仁等;湿重者加佩兰、藿香;眩晕较重者加旋复花、竹茹等[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饮食清淡,保持心情愉快,

 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1.4 疗效判定

  结合眩晕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规定患者实施治疗后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所好转,眩晕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眩晕发作频率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治疗效果作综合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收集并整理本组研究数据,在统计学软件包 SPSS17.0 中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描述,组间差异以 x²检验,差异在 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有轻度药物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眩晕是一种位置性或运动性的主观幻觉,由于患者对重力感受力和空间方向定位出现功能性障碍,眩晕常伴有平衡障碍,甚至晕倒,主要以头晕、目眩为临床症状。眩晕发病原因较多,临床常见的贫血、高血压、颈椎病、美尼尔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等窦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压力逐渐增加,运动量逐渐减小,难以确保正常规律的饮食和生活,对胃、脾、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影响,气血运行不畅,清阳不升,进而引起眩晕。近年来眩晕发生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加上病因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中医认为,眩晕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病后体虚、年高体衰等因素相关,眩晕

 病位在头窍,肝脏、肾脏及脾脏为主要病变脏器。中医从辨虚实标本及辨脏器两个方面进行辨证,临床应坚持阴阳调节、泻实补虚的治疗原则[6]。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天麻具有熄风化痰、活血止痛之功效,半夏增强化痰、燥湿能力,茯苓健脾渗肾,进一步增加祛痰的能力,生姜调和脾胃,陈皮理气化痰,白术燥湿健脾,诸药联用,共达祛痰、健脾、理气之功效。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西药治疗效果,同时发现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除药物治疗外,眩晕患者应注意日常调养,包括饮食、生活、心情等,做好认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综上所述,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能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白莉,蒋红钢.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30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35-2035. [2]李西京,支忙郎.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 100 例[J].陕西中医,2012,33(9):1173-1173. [3]曹守梅,刘文武.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7):47-48. [4]马兴德,刘慧君.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 104 例[J].陕西中医,2011,32(6):694-694. [5]宋鹏飞,张文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对血脂影响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0):112-112. [6]徐素梅.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 60 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1):400-401.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